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8篇
安全科学   105篇
废物处理   19篇
环保管理   77篇
综合类   299篇
基础理论   90篇
污染及防治   122篇
评价与监测   82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化学絮凝—SBR法处理味精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化学絮凝联用 SBR法对味精废水进行处理 ,该方法比较符合味精生产厂家的实际并取得了较好的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大气颗粒物高浓度区污染物的源解析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应用受体模式的化学质量平衡法支9个监测点的大气颗粒物进行污染源的源解析,得出这9个监测点的各类污染源平均贡献率为建筑尘占32.1%,土壤尘占27.5%,钢铁尘占24.9%,燃煤尘占14.8%,汽车尘和燃油尘分别占0.2%和0.4%。  相似文献   
13.
硝基苯废水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综述了近年来硝基苯废水治理方法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在治理硝基苯废水中的不同作用,指出物化法与生物法相结合会成为根治硝基苯废水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HBCOD-1型COD在线自动监测仪的测定原理、分析流程和性能特点。仪器采用重铬酸钾氧化水中有机物和还原性无机物,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化学耗氧量(COD值)。与国标方法进行线性回归校正后,仪器测定值与国标方法测得的CODCr,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陈曦 《环境科技》2007,20(4):1-3
含有氯霉素(CM)、抗菌素增效剂(TMP)和磺胺新诺明(SMZ)的合成制药废水对生物处理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研究表明,通过对厌氧菌和好氧菌的驯化、筛选和复配采用吹脱-厌氧-好氧串联工艺可有效降低废水的有机污染指标:经吹脱和厌氧水解酸化处理后,CODCr去除率为70%,再经好氧生化系统处理,CODCr去除率可达60%.试验结果表明装置运行效果稳定,为实际废水处理提供了一定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6.
水中化学耗氧量的快速测定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烘箱法测定水中的化学耗氧量是国内外在微量分析测定方法上较为先进的分析,优点是仪器、设备简便、操作简单、分析快速、节省大量化学试剂,可以大批量地进行试验.实验中不加入硫酸汞试剂,避免或减少了汞污染.方法的空白值较好,提高了实验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是一种易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庞爱东  沈剑虹  陈赟  刘军  顾飞玲 《环境科技》2005,18(3):19-20,22
针对某医药公司在制取胰岛素过程中产生的高浓度废水,采用预处理(酒精回收-盐水投配-除油)-倒A2O-接触氧化-化学除磷组合工艺进行调试,其处理效果明显,出水各项指标均能达标,同时对工艺中存在的缺陷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对液体化工罐区静电产生的原因及可能产生的严重危害性做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9.
O3是一种强氧化剂。利用臭氧处理带色有机废水。可以脱色,而且可以降低废水COD。采用O3氧化脱色速度快,效果好,对废水的脱色废可达80%以上,这是通常的混凝处理通信以达到的。如果采用通臭氧和混凝联合处理,处理效果会更好,脱色率可提高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20.
The most common mutation in alpha-1-antitrypsin deficiency, conversion of a G to an A at base 9989 (PI-Z), was detected with the chemical cleavage of mismatch method, demonstrating the power of the method for prenatal diagnosis. Exon V of the gene was amplified using th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d heteroduplexes were formed to test for the presence of the mutation. The predicted C mismatch was readily detectable with hydroxylamine, and by making the probe from the chorionic villus sample it was possible to determine that the fetus was heterozygous, not homozygous, for the mut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