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7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386篇
安全科学   124篇
废物处理   18篇
环保管理   308篇
综合类   1312篇
基础理论   266篇
环境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102篇
评价与监测   98篇
社会与环境   338篇
灾害及防治   25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204篇
  2012年   164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01.
利用1948—2008年的NCEP/NCAR逐月再分析资料,计算了四川地区大气中的可降水量、水汽含量相对变率、水汽输送通量和水汽输送通量散度,分析了四川空中水资源的稳定性与可开发性。结果表明:水汽含量的稳定性特征与水汽含量有密切关系,水汽含量高的东南部,水汽含量稳定;水汽含量相对低的西北地区,水汽含量不稳定。盆地月水汽含量的平均年际变化特点为:夏季小、冬季大,东部小、西部大,1948—2008年以来,区域平均的年大气可降水量总体呈偏多—偏少—偏多—偏少的趋势。大部分水汽集中在对流层中下层,主要来自印度季风区孟加拉湾和南海,而对流层中上层,则以中纬度西风带输送为主。春、秋、冬季四川东南地区有较强的水汽辐合中心,结合大气环流和大气湿度分布揭示了区域上空水汽汇聚,可以较好地指导云雨作业。  相似文献   
902.
能源供应安全视角下中印生物质能源利用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向阳 《自然资源学报》2010,25(10):1806-1812
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两个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印两国作为世界上两个能源消费大国,如何满足众多人口和经济快速增长对能源的需求,以及提供安全的能源供应是中国和印度都在考虑并试图解决的紧迫问题,分析印度的生物能源利用政策对我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我国在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1994年我国进口的原油仅为290×104t,进口依赖度为1.9%。到2009年我国石油净进口量为21 888.5×104t,进口原油的依赖度上升到了52.5%。我国日益增加的对国际石油市场的依赖对我国能源安全供应构成了极大的风险和挑战。我国在"十一五"期间,在生物质能源的利用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问题是原料来源和成本不稳定、缺乏统筹规划、发电上网制度不完善、相关政策配套措施和实施细则不完善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物质能产业的发展。印度政府积极支持的生物质利用技术,包括利用清洁发展机制大量开发的生物质能CDM项目,这类项目大约占印度全部注册CDM项目的三分之一左右。印度从能源多元化供应的角度和扶持乡村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上开发利用生物质能项目的实践是值得我国借鉴的。  相似文献   
903.
世界石油资源空间分布格局演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郝丽莎  赵媛 《自然资源学报》2010,25(11):1897-1906
文章以石油探明储量为考量指标,以1980-2009年为研究时段,分析世界石油资源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演化特征。根据1980-2009年间世界石油探明储量的阶段性上升走势,可将其大致划分为5个演化阶段,并选取相应的特征时点;针对各特征时点,依托ArcView GIS的空间分类与可视化功能,考察世界石油资源分布的等级体系、空间组合结构及其演化过程。结果表明:①世界石油资源的空间分布总体上呈多中心的圈层结构,其中波斯湾储油圈层和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储油圈层分别是东、西半球的油极,核心地位不断强化,其他七大区域性储油圈层则呈差别成长态势;②世界石油资源的空间分布总体上呈"东升西落"的演化态势,总体分布格局经历了多元化(1980-1985年)、极化(1986-1990年)、再多元化(1991-1997年)、再极化(1998-2001年)、复又多元化(2002-2009年)的演化过程,形成"北集中、南分散"的分布态势;③西半球石油储量空间逐渐分裂,而东半球中部的储油圈层则逐渐对接形成一个巨型弯月状储量带。  相似文献   
904.
中国1990~2004年生态足迹动态变化效应的分解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通过构建生态足迹分解模型,论文将中国1990~2004年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分解为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和足迹强度这3种因素的变化效应,并对各分解效应进行了测度与分析。结果表明:生态足迹年度间变化均值为1.065 5×108hm2。其中,由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和足迹强度所引起的足迹变化分别为2.108 2×108hm2,-0.439 8×108hm2和-0.602 9×108hm2。总的看,经济规模的变化助长了总足迹的增长,而足迹强度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对总足迹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生态足迹变化是由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在不同时期各因素对足迹变化所发挥的效应不同。该研究结果对于理解我国生态足迹变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产业发展政策调整及可持续发展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05.
通过对中国和韩国的海洋环境行政管理的特征、海洋环境管理法律的特征以及海洋环境政策的特征的分析和比对,认为较之韩国的海洋综合管理而言中国的海洋环境管理过于分散,而与中国的海洋环境管理政策的协调性相比韩国的海洋环境政策过于独立.尽管中韩海洋环境管理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但两国都意识到世界发展趋势和新的秩序变革,并为建立先进的海洋环境管理体制积极地进行相关调整和改革.  相似文献   
906.
A new bolosaurid parareptile, Belebey chengi sp. nov., is described from Dashankou, Gansu Province, China, a Middle Permian locality which is known mostly for its therapsid fauna. The material consists of well-preserved mandibular and anterior skull remains and currently represents the largest and latest surviving member of Bolosauridae.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bolosaurid interrelationships, the first analysis of any clade of Early Permian parareptiles, indicates that the new taxon groups consistently with the other (Russian) members of the genus Belebey, and forms the sister clade to the genus Bolosaurus from North America. The Early Permian Eudibamus cursoris from Germany falls into the basal most position within Bolosauridae. Our analysis also shows that the split between the main bolosaurid lineages must have occurred near or before the Permo-Carboniferous boundary and that the paleo-equatorial region of Laurasia probably served as the center of origination for these parareptiles. A similar pattern can be found in other clades of Paleozoic amniotes, suggesting that this may be the general trend in early amniote evolution.  相似文献   
907.
中国的环境问题历经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发展阶段,现已成为制约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障碍。古代,由于生产力低下,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相对较小,尚未从根本上威胁到国家的环境基础。近代,由于种种原因,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遭到了人为的破坏,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危机。新中国成立后,计划经济时代,由于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战略,使环境基础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改革开放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环境的退化日益加剧,严重威胁到人民的生命和健康。跨入21世纪以来,由于中国政府对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环境状况局部改善的范围日趋扩大。追溯历史,探究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对寻求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08.
西部小城镇生活垃圾处理方案的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国西部小城镇生活垃圾的特点,以选择经济适用的处理方案为目标层,构建层次结构模型,显示出层次分析法(AHP)作为一种系统工程的理论工具在环境领域里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准确性和有效性,是一种简易而且可行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其中以西部有代表性的小城镇生活垃圾为例进行了探讨,对焚烧、卫生填埋和堆肥三种处理方案进行综合比较分析,探讨出了与当前该地相适应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和分析。  相似文献   
909.
中国战略环境评价(SEA)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0年战略环境评价引入中国以来,SEA在中国已经有了很大发展。中国政府已于2002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下称“环评法”),该法中明确规定了对各级政府制定的规划需要进行SEA。通过运用资料调查和文献分析等方法,针对环评法实施后中国SEA实践和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并探讨中国SEA主要层次一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现状,总结发展特点;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中国SEA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10.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pollution, its characteristic and institutional factor should be studied for pollution control through economics and sociology. Based on the data gathered from investigations by several government sectors, rura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types by its sources: internal source type and external source type. The internal source type is the main component of rural pollution at present, which can be further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contributing institutional factors of rural pollution issues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over rural pollution can be summarized as distinctiveness. In essence, the rural pollution issue results from the dualism of rural and urban areas’ inadaptability to rural modernization. In detail, the contributing factors can be summed up on three institutional levels. There are obvious loopholes in rural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which, in the meantime, is incapable and inadaptable to rural pollution control. There exist similar questions in the related public service system, which are intensified by inappropriate reform which brought about incompatible incentive in the recent years. However, in the eleventh five-year plan period, there are advantageous trends in the three institutional levels. Main data sources in this paper: ➀ the surveys on TVEs (township and village enterprises) conducted by Township Enterprise Bureau of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of China in 1997 and 2002; ➁ the partial survey on rural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by EP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dministration) of Zhejiang Province in 2002; ➂ the survey on the pollution of IPLFs (livestock and poultry farms) in 23 provinces, municipalities, and directly administered cities by the St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 in 2002; ➃ the research report on Mechanism of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y China Council for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in 2003; ➄ the third investigation on national hygiene service in 2003; ➅ the regular monitoring of safe quali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by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of China in 2005; ➆ the investigation arranged by the Ministry of Health which finished in 2007 and showed the total situation of rural environmental health and drinking water security of the whole count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