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7篇
安全科学   89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20篇
综合类   123篇
基础理论   25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33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为研究城市道路两侧不同绿化带宽度及不同植物群落配置模式对消减大气中PM2.5浓度的作用,选择北京市四环主干道旁3种典型植物群落配置类型作为试验监测点,对0 m、6 m、16 m、26 m、36 m不同绿带宽度下PM2.5浓度分布与变化进行监测,并对其消减能力进行计算,分析PM2.5浓度变化与道路车流量、绿化带宽度及植物群落配置模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PM2.5浓度的日变化与车流量的日变化特征一致,道路绿地空气中PM2.5浓度的日变化呈现双峰单谷型特征,即早晚高、白天低,PM2.5浓度在8:00-10:00的交通早高峰期间增加,而后开始下降,到12:00-14:00左右达到最低值,之后呈持续上升状态,直至晚高峰19:00浓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2)不同植物群落配置模式对大气中PM2.5浓度的消减作用不同,群落内郁闭度高的多复层结构绿地对PM2.5消减作用优于郁闭度低的单层配置绿地模式;(3)分别对3类空气质量条件下,道路绿地对PM2.5消减作用进行评价。无污染或轻度污染(PM2.5〈100μg·m-3)环境下,绿地对PM2.5消减作用明显,26 m及36 m的绿带处消减作用最强,最高可达12.22%;中度污染(101μg·m-3201μg·m-3)天气条件下3种绿地对PM2.5的消减作用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252.
辽河干流消落区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强  梁雷  王峰源  刘峰 《中国环境科学》2013,33(12):2220-2227
通过测定辽河干流消落区10个断面中0~5cm、5~15cm、15~30cm深沉积物中重金属Pb、Cu、Zn、Cd含量,揭示消落区干-湿交替下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特征.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重金属含量,并采用地质累积指数与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估重金属污染状况.结果表明,除Cd外,Cu、Zn与Pb的含量均值分别为31.4mg/kg、28.14mg/kg、43.75mg/kg,均低于中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I级土壤标准;Cd含量均值1.438mg/kg,是中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I级土壤标准的7.19倍,是辽河水系沉积物平均值的1.29倍,辽宁省土壤背景值的13.31倍,表明研究区Cd污染严重.地质累积指数评价表明,Pb、Cu、Zn的污染程度低于1级,Cd达2级中度污染以上,在通江口达3.92,为5级强污染;据潜在生态危害评价,达牛渡口上游干流潜在生态危害指数为强以上,通江口生态危害指数最高,且生态危害主要来源于Cd.相关性分析表明,Pb、Cu与Zn间相关性极显著,可能有相同的污染源,Cd有单独的污染源.  相似文献   
253.
辽宁沿海地区用水效率与经济的耦合协调发展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论文构建辽宁沿海经济带用水效率与经济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首先运用改进的突变模型对2001—2010 年辽宁沿海经济带用水效率和经济发展各子系统进行状态评估,其次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对辽宁沿海经济带各市用水效率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①辽宁沿海经济带整体用水效率与经济发展耦合度水平从0.437 提高到0.498,呈缓慢提高状态,但一直处于拮抗阶段。用水效率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不断减小,耦合协调度从0.254 增大到0.408,呈增大趋势但仍处于中低度协调水平;②辽宁沿海经济带各市用水效率与经济发展都处于上升趋势,其中用水效率最好的为大连市,用水效率评估值已达到0.887,其次为锦州、营口和葫芦岛,丹东和盘锦市用水效率处于最低水平,分别为0.604和0.535。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为大连市,其次为营口和盘锦市,丹东、锦州和葫芦岛较差; ③各市耦合度均处于拮抗阶段,并且处于上升趋势。大连市和营口市耦合协调度2010年已分别达到0.457 和0.401,已从低度协调进入中度协调且呈不断上升趋势,丹东、锦州、盘锦和葫芦岛均处于低度协调阶段,呈波动式上升。各市的经济发展滞后于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导致耦合协调度一直处于中低度协调水平;④辽宁沿海经济带耦合度和协调度的区域差距在不断减小,经济带协同发展趋势越加明显。  相似文献   
254.
“蛇形”带式输送机在转弯过程中,失稳情况十分常见,对其转弯稳定性的研究可以避免生产事故,提高生产效率。根据实际工况中“蛇形”带式输送机的受力情况,得到转弯过程中各小车的运动方程,结合转向油缸对于小车转弯的影响,得到油缸和小车转弯角度之间的关系,建立起转弯过程动力学模型。运用实验设备进行实车实验,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蛇形”带式输送机系统转弯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了“蛇行”带式输送系统在不同转向条件下的工作状态。将实验结果和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蛇形”带式输送机转弯的临界条件,为“蛇形”带式输送机稳定域估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55.
利用高压脉冲放电裂解作用机制,将胞内水经济的释放出来,再结合带式压榨工艺对城市剩余活性污泥进行高干度脱水处理,并通过实验研究对其作用机制及相关参数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该研究为城市剩余活性污泥高干度脱水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56.
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沿线交通噪声对环境的污染分析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在我国一些中心大城市,道路交通量迅猛增长,交通污染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本文主要阐述了交通噪声对道路沿线环境污染的危害,并提出了降噪为主要目标的综合治理的方法以及措施:采用多孔隙低噪声沥青路面,设置声屏障以及在道路两侧设置绿化带降噪声等,  相似文献   
257.
保留带与造林带水土和养分再分配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留带( 保留现有灌丛的带状区域)与造林带( 砍掉现有灌丛用于栽植林木的带状区域) 沿等高线交替配置的生态技术在四川西部逐渐被推广应用,本文定量分析了该技术中保留带与造林带的水土和养分再分配效应.结果表明:①坡度和雨量级是影响保留带与造林带水土流失的重要因子,其越大则水土流失量越大.②保留带净存储水61 464 ~125 179tkm -2a-1 ,拦截土壤2 136 ~2 817tkm -2a-1 .③保留带表土层的养分比造林带的提高了14.68% ~74.89% ,造林带表土层的养分比对照提高了3 .31% ~114.16% .④保留带和造林带内从上至下的表土层养分有逐渐富积的趋势,且保留带与造林带相邻处的养分变化速率最大.⑤保留带通过地表径流的养分流动净积累了575 .59 ~1 690 .66 kg km -2a-1有效N;而对P、K 而言,保留带是否能通过地表径流来净积累养分则主要取决于坡度,坡度越大,越有利于保留带通过地表径流来净积累有效P、K.  相似文献   
258.
对平果热电厂皮带上煤除尘系统失效进行了故障诊断 ,对故障产生的主要原因诱导风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采取了可行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59.
阐述了生物防火林带在森林防火、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方面的作用和效益,分析了在防火树种选择、防火林带营造方面应遵循的原则和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60.
污染物联合削减费用函数的建立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计量经济模型为手段,利用全国上千家重点污染源数据,从微观角度对工业企业的污染行为进行了经济分析,建立了企业污染物联合削减费用函数,并对水和大气污染物削减费用函数进行了回归.以2004年为例,说明了主要污染行业在不同的有效收费强度下的污染物排放强度,并在此基础上分别提出了不同行业不同污染物削减的边际费用,对排污收费政策进行了初步经济评估.结果表明:利用污染物联合削减费用函数对目前我国工业企业的污染物削减费用、边际削减费用和污染物排放浓度与有效收费强度之间进行定量分析是可行的;不同行业企业的水和大气污染物边际削减费用不同;为增强工业企业污染物削减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应针对不同行业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收费标准;排放标准与削减费用的关系表明,企业要达到既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其污染治理投入应达到一个合理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