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18篇 |
免费 | 87篇 |
国内免费 | 434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9篇 |
废物处理 | 55篇 |
环保管理 | 63篇 |
综合类 | 518篇 |
基础理论 | 130篇 |
污染及防治 | 309篇 |
评价与监测 | 31篇 |
社会与环境 | 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41篇 |
2022年 | 42篇 |
2021年 | 66篇 |
2020年 | 62篇 |
2019年 | 63篇 |
2018年 | 57篇 |
2017年 | 64篇 |
2016年 | 61篇 |
2015年 | 53篇 |
2014年 | 54篇 |
2013年 | 55篇 |
2012年 | 78篇 |
2011年 | 54篇 |
2010年 | 38篇 |
2009年 | 49篇 |
2008年 | 47篇 |
2007年 | 46篇 |
2006年 | 54篇 |
2005年 | 25篇 |
2004年 | 28篇 |
2003年 | 29篇 |
2002年 | 24篇 |
2001年 | 15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501.
农用地重金属污染长期以来一直是生态环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2017年,对某镇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开展详查,单项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表明,镉超标率为67.60%(Pi>1),基于内梅罗污染指数法的评价结果显示,57.30%的点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PN≥1.0);2018年,分别选取钝化修复和植物修复进行中试试验,经钝化修复后土壤有效镉和总镉含量分别平均降低32.73%和5.64%。经超富集植物籽粒笕种植一季修复后,土壤总镉含量降低15%以上。本次中试试验修复效果良好,能为下一阶段的土壤镉污染修复方案的制定和优化提供科学的依据,为全国农用地重金属污染修复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02.
工业企业搬迁遗留的大量污染场地,是城市土地开发的重要来源。我国污染场地修复工作起步较晚,污染场地风险管理与修复体系尚不健全。通过北京市污染场地案例调研,分析了北京市污染场地调查评估、修复以及监管概况,探讨北京市污染场地修复工作中目前存在的标准缺失、原位绿色修复技术缺乏和监管内容不完整等问题,并从技术标准支撑体系、绿色可持续修复理念和全过程监管框架等方面提出对策,以期为北京市污染场地管理与修复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03.
通过乙醛酸与壳聚糖形成西佛碱,用硼氢化钠还原制备N位取代的羧甲基壳聚糖,采用FT-IR、X-ray、NMR分析手段对分子结构进行表征。吸湿保湿性能研究发现取代度较低的N-羧甲基壳聚糖吸湿性能较好,保湿性能随着羧甲基取代度的增加而增强。通过羟基磷灰石、骨胶原与N-羧甲基壳聚糖制备了新型的复合生物材料,与没有添加N-羧甲基壳聚糖的复合材料相比较,发现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溶涨性能。 相似文献
504.
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33,自引:4,他引:133
根据90年代国际最新文献,从污染治理途径角度,对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方法的进展作简要介绍和述评,包括利用细菌降低土壤中重金属毒性,添加粘合剂固定土壤中重金属,用电动力学方法,热解吸法,提取法和植物治理法去除土壤中重金属。 相似文献
505.
506.
云南省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治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云南省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和危害进行了阐述,介绍了目前较为常见的几种土壤修复技术,分析了各技术的优缺点及技术发展方向。植物、微生物修复和联合修复是将来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方向。 相似文献
507.
为研究抗坏血酸与柠檬酸作为增强试剂对高酸性缓冲能力的尾矿Pb污染土壤[w(Pb)为(5491.9±24)mg/kg]电动修复的强化效果,利用0.1 mol/L柠檬酸作为阴极电解液并控制阴极pH在2~3之间,系统分析土壤饱和液中c(抗坏血酸)(0~0.4 mol/L)、修复电压梯度(1~3 V/cm)对电动修复Pb污染土壤的影响,并对土壤中Pb的存在形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电动修复过程中施加电压梯度为1 V/cm、c(抗坏血酸)(0~0.4 mol/L)作为饱和液时,随着c(抗坏血酸)的增加,土壤中Pb的迁移能力随之增加,Pb的去除率得到提高.当c(抗坏血酸)达到0.4 mol/L时,土壤中Pb的去除率为36.86%;保持c(抗坏血酸)为0.4 mol/L,当施加电压梯度由1 V/cm增至2 V/cm时,土壤中Pb的去除率得到增加(最高可达87.09%),通过Pb的形态变化可知,w(弱酸提取态Pb)由初始的2.99%(1 V/cm)最大可降至0.34%(2 V/cm),w(可还原态Pb)由初始的83.86%(1 V/cm)最大降至2.94%(2 V/cm).研究显示,当c(抗坏血酸)为0.4 mol/L、柠檬酸(作为阴极电解液)控制阴极电解室pH在2~3之间、施加电压梯度为2 V/cm时,土壤中Pb的迁移能力显著提高并达到较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508.
以广东省某镇级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整治为例,介绍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治理技术及主要工程措施,为今后类似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09.
510.
ABSTRACTTo date, research on mine remediation in North America has focused primarily on technical management; relatively less is known about the historical, political and social dimensions of remediation. Remediation, as a continuation of the mining process, alters local landscapes and economies and can be both dangerous and beneficial for surrounding communities. Because remediation projects tend to focus on the technical aspects of clean-up, such projects risk overlooking the environmental injustices associated with past development and obscuring blame or responsibility from industry and government for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Insofar as it is understood as cleaning up or repairing environmental damage, remediation is generally seen as “doing the good” and is less amenable to political or ethical challenges based on community concerns or value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greater attention needs to be paid to public participation and justice concerns associated with cleaning up mine sites. Drawing from the literatures o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environmental justice, reconciliation, discard studies, and matters of care, we highlight critical, yet overlooked issues in the remediation of post-mining landscapes. We argue that remediation projects present a unique opportunity for the negotiation and articulation of morals, values, histories, and physical experiences associated with mine sites and we seek to re-frame remediation as an ongoing, creative process of community healing.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