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2篇
  免费   199篇
  国内免费   172篇
安全科学   27篇
废物处理   17篇
环保管理   119篇
综合类   514篇
基础理论   161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83篇
评价与监测   74篇
社会与环境   40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21.
电子垃圾填埋时重金属元素的浸出会造成环境和地下水的污染,进而危害人类的健康。文章以Sn-0.75Cu、Sn-3.5Ag-0.75Cu和Sn-37Pb焊料合金及接头作为对象,研究了它们在3.5%NaCl溶液中重金属元素的浸出行为。结果表明,3种焊料合金浸出后Sn的浸出量差别不大,而3种钎焊接头Sn的浸出量却高出焊料合金中浸出量的1个数量级,并且无铅钎焊接头中Sn的浸出量高于Sn-37Pb钎焊接头;焊料合金中Ag、Cu的浸出量较少,Pb的浸出量较高,而钎焊接头中Ag、Cu及Pb的浸出量均高于焊料合金。焊料合金在NaCl溶液中浸出后表面生成的腐蚀产物较少,而钎焊接头浸出后表面生成的腐蚀产物却很多,其产物主要是由SnCl2、Sn(4OH)6Cl2和PbC(lOH)相组成。  相似文献   
422.
以适当比例混合煤矸石、粉煤灰和活性污泥并种植黑麦草构建植物-矿区复合基质体系,测试复合基质有机碳及酶活性变化,利用群落水平生理结构(CLPP)对复合基质微生物功能多样性进行解析,分析了矿区复合基质中有机碳动态变化及其与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关系。结果表明:植物-矿区复合基质体系3种基质中有机碳随复垦年限增长而增加,且在第3年煤矸石+粉煤灰+污泥(F+G+S)区有机碳达到最大,分别是煤矸石+粉煤灰(F+G)区和对照区的1.1和1.2倍。3个复垦区域复合基质中蔗糖酶、脱氢酶、酸性磷酸酶酶活性随复垦时间增长而增加。微生物多样性CLPP解析结果表明,微生物种类在复垦1年时最多,微生物优势度和均一性随复垦时间逐渐变大;同时3个区域基质微生物多样性与营养元素相关性不大,可能有机碳可获得性低成为微生物生长的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423.
针对北京2013年1月的一次混合型大气重污染过程,于2012年12月31日—2013年1月18日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环境研究所楼顶采集了TSP和PM10样品,分析了其中的元素组分. 结果表明,逆温和静稳天气是导致此次大气污染的主要气象条件. 重污染期(2013年1月11—15日)北京大气ρ(TSP)和ρ(PM10)的日均值分别为426.34和363.46 μg/m3,分别是非污染期(2013年1月2—6日)的3.5和3.4倍;而重污染期TSP和PM10中ρ(无机元素)分别为36.38和18.67 μg/m3,是非污染期的2.2和1.6倍,低于颗粒物质量浓度升幅. 元素质量浓度特征和EF(富集因子)分析表明,Na、Mg、Al、K、Ca、Fe的质量浓度之和占总元素质量浓度的90%以上,其EF均小于10,属地壳类元素,重污染期各元素质量浓度未明显升高;Mn、Cr和Ni 3种元素的EF在研究过程中无明显变化;重污染期PM10中w(Cd)(0.05%)、w(Zn)(3.34%)、w(As)(0.22%)、w(Pb)(3.54%)、w(Mo)(0.03%)、w(Sn)(0.14%)和w(Tl)(0.03%)明显升高,并且这7种元素重污染期与非污染期的质量浓度比值和EF都较高,其来源主要为燃煤、移动源、工业源和垃圾焚烧等人为源. 重污染期本地源对TSP和PM10的贡献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424.
苏北沿海沉积物的化学组成和重金属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苏北沿海沉积物的主要矿物组成为石英、伊利石、高岭石和绿泥石,主元素化学成分变化较大,反映沉积物物质组成差异大。重金属元素分析显示,Cd的富集系数明显高于其它元素,较高的还有Cu和Cr,Hg元素大多低于背景值;连云港、射阳、启东三个地方的变异系数较高,反映它们受人类活动影响大。比较连云港区沉积物不同时间的重金属含量发现,几乎所有重金属都明显增加,特别是新港区。对照沉积物质量标准,Cr的污染最严重,其次是Cd、Cu和As。  相似文献   
425.
上海江湾机场植物群落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市区内江湾机场失去管理后出现的自然植被为研究对象,通过群落学调查研究,分析了群落的种类组成以及结构特征,阐明了群落的恢复过程和潜力。结果表明,江湾机场的植被可划分为4个外貌类型,16个群落类型。自然植被表现为以草本群落为主、辅以少量木本植物群落为特征的分布格局。非地带性因素主导着植被发生和演替,很难达到上海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的地带性植被类型。  相似文献   
426.
通过测定倾倒区海域沉积物,产品码头和原油码头的疏浚物的有机碳同位素,分析来自不同区域的样品同位素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各区域碳同位素值有较大的差别。倾倒区有机碳同位素在-22.95‰~-23.05‰之内变化;产品码头疏浚物有机碳同位素在-25.20‰~-23.50‰;原油码头疏浚物碳同位素在-22.35‰~-21.89‰。通过碳同位素变化特征可以界定悬沙大致扩散范围。经混合配比实验,得到碳同位素组成与配比系数之间的关系,由此可推算倾倒活动中各码头的倾倒量。  相似文献   
427.
利用美国EPA开发的区域多尺度空气质量模式CMAQ对2008年8月发生在深圳地区的臭氧污染过程进行模拟,运用brute-force方法分析深圳机动车限行对臭氧浓度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CMAQ模式能较好的重现模拟期间臭氧的浓度水平和变化趋势;深圳机动车限行造成机动车的排放源削减会提高深圳城区臭氧浓度峰值,数值一般在10μg/m3以下。  相似文献   
428.
上海市浦东城区二次气溶胶生成的估算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利用2010年5~10月不同日最高O3小时浓度(O3,max)下PM10浓度变化评估不同O3浓度水平下二次气溶胶生成量.CO作为一次颗粒物的标志物,O3作为光化学反应水平的指示物种.结果表明不同光化学水平条件下,PM10中一次与二次气溶胶浓度及比例存在较大差异.随着光化学水平的增加,PM10中一次气溶胶排放浓度增长不大(0.036~0.044 mg.m-3),二次气溶胶的生成量却呈数倍增长(0.018~0.055 mg.m-3);二次与一次气溶胶浓度的比例也从49.8%增加到124.5%.O3,max出现的时间也随着光化学水平的增强由13:00推迟到14:00,二次气溶胶生成的主要时段也从11:00~20:00增加到09:00~20:00;此外,PM2.5中主要组分SO24-、NO3-、OC等比例随着光化学水平(即O3,max浓度)的不同而存在一定差异,当O3,max<0.10 mg.m-3时,PM2.5主要由12.0%有机碳(OC)、18.7%硫酸盐、13.1%硝酸盐和4.5%元素碳(EC)组成,而O3,max>0.20mg.m-3时,PM2.5主要由20.0%有机碳(OC)、22.9%硫酸盐、23.1%硝酸盐和4.7%元素碳(EC)组成.说明SO24-、NO3-、OC受光化学水平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29.
为探讨青藏高原大气POPs(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空间分布趋势、来源和传输特征,应用POPs相对组成探针技术对16个大气被动采样观测点的数据进行分析,将青藏高原空间尺度上的采样点聚为不同的组,以探讨污染物来源及大气传输过程. 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大气中的HCB(六氯苯)主要来自于本地燃烧,其中人类活动较为频繁的城镇(波密、格尔木、玉树、拉萨、工布江达、拉孜、那曲)具有较高的HCB相对组成(25%~74%). 青藏高原南缘(包括珠峰、然乌、萨嘎)以南亚正在使用的农药——HCHs(六六六)和α-Endo(硫丹)为特征(二者的相对组成之和超过了40%),凸显了南亚污染排放经长距离传输对青藏高原的影响. 剔除HCB影响后,青藏高原中部、东南部河谷地区(鲁朗、拉孜、拉萨、日喀则、工布江达、昌都)及那曲、狮泉河因具有较高的o,p'-DDT相对组成而聚为一组,平均值为40%,表明这些采样点可能受到本地污染排放的影响.   相似文献   
430.
选取滨海城市厦门的城区、郊区、工业区和背景区为研究对象,于2008年10月至2009年9月对厦门市大气进行了为期四个季节的采样工作,用GC-MS对气相和颗粒相中的28种多氯联苯(PCBs)同系物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厦门市PCBs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PCBs的含量在66.94~689.59 pg/m3之间,平均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