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8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210篇
安全科学   66篇
废物处理   42篇
环保管理   184篇
综合类   568篇
基础理论   78篇
污染及防治   94篇
评价与监测   41篇
社会与环境   36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对2000年3月1日起始实施的GWPB3-1999《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主要修订内容进行了阐述 ,并对新的锅炉排放标准实施后达标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32.
江苏省工业污染排放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模拟江苏省1991年以来经济增长和工业污染之间的动态演进关系,应用分解分析法对2001~2004年间部分污染物排放变化的成因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工业污染排放量和人均GDP之间的关系类型有U型、倒U型、U型+倒U型以及N型4种,目前大部分污染物呈增长态势.将污染物排放变化的成因分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广义技术效应3类,结果显示,规模效应促进污染物排放量增加,结构效应和广义技术效应的作用方向不确定,但广义技术效应对污染物控制有决定性作用,强力的环境政策和管理措施能够有效地控制污染物排放.  相似文献   
233.
皂素工业废水CODCr排放限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皂素工业是近几年来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生物医药化工行业,我国皂素主产区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汉江上游,其排放的大量高浓度含酸有机废水给水源保护带来严重威胁,急需制定我国的皂素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采用三段式两相厌氧为核心的二级生化组合工艺技术从实验室试验、现场工业性试验和示范工程三方面对皂素工业废水CODCr排放限值进行了研究,皂素废水二级生化处理出水中残留CODCr总量(以质量浓度计)约为400~500 mg/L,其中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SMP)质量浓度约为240~280 mg/L.综合考虑技术可达性和经济可行性,将现有企业CODCr排放限值规定为400 mg/L;为引导企业对废液综合利用,推进皂素行业清洁生产,规定新建企业和现有企业的第二时段的限值为300 mg/L.提出了丹江库区相应的CODCr总量指标及皂素规模限额.执行该标准后,全国每年可削减CODCr 71 400 t,其中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汉江上游至少可削减60 690 t,可以满足中线调水水源区的环境保护要求.   相似文献   
234.
采用直接高压放电降解水中含有苯酚,自行设计加工了线筒式放电反应器,考察了氧气鼓入量、反应器压力、溶液初始pH对苯酚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设计的放电反应器中,放电电极直径为0.6 mm、地极直径29 mm或者38 mm,电压8~10 kV,电流4~14 mA,气体鼓入量为60 mL·min-1、溶液初始pH为9左右时,在180 min之内水中苯酚降解达到90%以上.同时发现溶液电导率具有相对应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235.
H2O浓度对强电离放电等离子体脱硫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脱除SO2过程中,H2O起着重要作用,采用强电场电离、分解H2O,生成的强氧化剂OH·将SO2直接氧化成H2SO4。就H2O浓度对强电离放电脱硫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H2O浓度的越高则SO2脱除率越高;改变H2O浓度可以在不同流量下取得相同的脱硫效果;也可以根据H2O浓度来控制等离子体反应时间从而提高脱硫效果;SO2脱除率最高可达100%。  相似文献   
236.
高压脉冲等离子体催化还原NO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离子交换法制备Co-ZSM-5催化剂,考察了有氧条件下,在甲烷选择还原NO的反应中,高压脉冲等离子体的加入对Co-ZSM-5活性的影响。发现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高压脉冲等离子体与Co-ZSM-5之间存在协同效应。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高压脉冲等离子体活化CH4催化还原净化NO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237.
我国4种重要海水经济鱼类热忍受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探明我国重要海水经济鱼类的热忍受能力,分别采用急性升温和缓慢升温两种方法对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鲈鱼Lateolabrax joponicus、真鲷Pagrosomus major、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进行了室内热效应模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夏季自然起始水温为28.5℃条件下,大黄鱼,鲈鱼和黑鲷的急性升温半致死温度(LT50)分别为34.2,33.9和36.4℃;大黄鱼,鲈鱼,真鲷和黑鲷的临界热最大值(critical thermal maxima,CTmax)分别为35.0,34.7,32.7和36.8℃.  相似文献   
238.
The most inform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zooplankton-community response to the effect of industrial wastewater from mines have been determined using water bodies of the Kola Peninsula as an example. It has been demonstrated that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zooplankton depend on the degree of industrial pollution of a water body and adequately reflect differences in the conditions of zooplankton growth between the whole water bodies and their individual parts. The role of zooplankton as an indicator has been assessed and the possibility of including it in the system of monitoring of water objects has been substantiated.  相似文献   
239.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bility of transparency measured for 15 years at 7 stations near the San Diego sewage outfall has been investigated and compared to the temporal variability of sewage suspended solid discharge and flow rate. the purpose of the time-series analyses was to distinguish natural from human (sewage discharge) causes of temporal changes in transparency.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variations in transparency are highly correlated over the entire area, but there is a gradient in means and variability in the direc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oast; 2) there are no long term trends for increase or decrease in the water clarity at any of the stations; 3) most of the variance of transparency is contained in the seasonal frequency band; 4) over the same time period sewage discharge h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nd suspended solids decreased; 5) most of the variance of these human-caused properties is in the interannual frequency band; (6) there is no correlation at any time-lag between water clarity and suspended solid discharge or flow. These results lead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se anthropogenic properties are not affecting transparency, while natural factors such as seasonality and distance from coast do.  相似文献   
240.
安丽  陈祖奇 《环境科技》2000,13(1):36-37
为了保障香港市民的身体健康,保护鱼类及其他海洋生物并提高维多利亚港的水质,必须对香港的150万m3/d污水采取处理措施,介绍了策略性污水排放计划的产生及一期工程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