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5篇
  免费   272篇
  国内免费   703篇
安全科学   183篇
废物处理   330篇
环保管理   151篇
综合类   1515篇
基础理论   334篇
污染及防治   435篇
评价与监测   45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20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219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47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56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31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Mn-Cu-O负载型催化剂上CO氧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ZrO2或Al2O3负载Mn-Cu-O体系催化剂CO催化氧化活性,以及物相结构,表面氧性能与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锆基催化剂的氧化活性明显优于铝基催化剂,起燃温度T50低达50℃,ZrO2载 利于活性组份形成高活性物相,并促进表面吸附氧的脱附,表现出催化剂表面吸附氧的脱附温度高低次序与其氧化活性有一致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53.
纵观汽车尾气净化用催化剂的发现、发展,是纳米级的贵金属,助催化剂及载体起主要作用。本文从纳米级的观点对汽车尾气净化用三元催化剂的形态、特性及结构作综述。  相似文献   
54.
从废钒催化剂中回收V2O5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硫酸工业中的废钒催化剂中回收V_2O_5早已提到议事日程.笔者曾提出无添加剂高温活化法,即高温焙烧后,弱碱性浸出,然后加入NH_4Cl而沉淀出NH_4VO_3,灼烧后即可得纯度≥98%的V_2O_5,回收率达60%.这种方法在1989年12月通过省级鉴定,并经两年生产实践,证明经济效益良好,因而获1991年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为适应近年来国内外钒市场竞  相似文献   
55.
稀土钙钛石型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焕英 《陕西环境》2003,10(2):30-31
该文介绍了稀土钙钛石型复合氧化物的特性及其作为汽车尾气净化用催化剂的研究、制备概况。  相似文献   
56.
本试验采用氢氧化物共沉、还原凝聚和活性炭吸附对Cu-EDTA废水进行了工艺条件的研究,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于三种方法的工艺条件与除铜的关系,作了探讨。结果表明,在严格控制各自特定的条件下,经上述方法处理均可使出水残Cu浓度≤1mg/l。使用活性炭吸附法时,还可以达到铜回收和水回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57.
用Ti(SO4)2和硅溶胶制备TS载体。研究了以TS为载体的催化剂催化氧化脱除三甲胺的臭味。在制备TS载体的研究中考察了反应温度、钛硅比、焙烧温度、老化条件(如老化时间、pH值)等因素对载体吸附性能和比表面积的影响,并考察了不同活性组分、不同钛硅比的催化剂对脱除三甲胺的催化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添加Pd活性组分以及Ti:Si比为4:1mol的催化剂具有低温催化活性,脱臭效果好。  相似文献   
58.
微等离子弧放电催化水处理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钛为阳极的微等离子弧放电技术,研究了在模拟废水处理中放电催化效应及其机理,发现该技术对甲基橙有好的放电催化处理效果.甲基橙的脱色程度与峰值电压、脉冲频率、占空比、阳极电极面积等有关.在0.3mol·L-1的H3PO4电解液中,在峰值电压为550V、脉冲频率200Hz,占空比1∶180、阳极电极面积50mm×50mm条件下,20min内600mL、20mg·L-1的甲基橙溶液脱色率达90%.实验结果表明,该放电催化体系具有协同效果好、能效高、反应器设计要求简单等特点,是一种有发展前景的水处理新技术.  相似文献   
59.
丁基锡化合物在水体悬浮颗粒物上的吸附行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海河河口表层底泥制成悬浮颗粒物(SPM),采用批量平衡法首次研究了模拟河口条件下三丁基锡(TBT)和二丁基锡(DBT)在该SPM上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TBT和DBT均能在SPM上发生吸附,尤以TBT更为显著.吸附速率可用Kuo和Lake的经验公式描述;吸附过程受SPM的浓度及TOC含量、pH值、温度、腐殖酸浓度和盐度影响.实际河口水样中的SPM对TBT和DBT的吸附百分率也较高,因此SPM是TBT和DBT归趋的重要场所,去除SPM可使水体得到一定净化.  相似文献   
60.
钢绞线逐根张拉下锚墩基床沉陷所致锚索预应力损失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良潍  黄润秋  许强 《地球与环境》2005,33(Z1):453-458
在预应力锚索锚墩下部地基岩土的基床系数较低情况下,采用钢绞线逐根张拉来施加预应力会导致较大的预应力损失以及各钢绞线较显著的预应力不均。基于锚墩基床岩土体的弹性压缩模型,理论探讨了钢绞线逐根对称循环张拉下的锚索预应力损失,及钢绞线的预应力均匀性问题。分析表明,基床系数越低,逐根张拉下的锚索预应力损失越大,且其所含各钢绞线预应力的均匀性越差;而同样荷载和基床系数下,锚索所含钢绞线根数越多, 逐根张拉后的预应力损失和不均匀性也越大。但采用分级循环张拉、正序张拉及调整、锚墩下部一定扩散角填石等工序及措施有助于减轻预应力损失和解决不均匀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