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8篇
  免费   269篇
  国内免费   700篇
安全科学   184篇
废物处理   335篇
环保管理   153篇
综合类   1515篇
基础理论   331篇
污染及防治   427篇
评价与监测   45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20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139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219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47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131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81.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是控制氮氧化物的主流技术,催化剂是SCR脱硝的核心。脱硝催化剂再生是催化剂到达设计寿命后最佳的处理方案。催化剂潜能是综合了催化剂品质和数量的表征值,满足脱硝效率必须保证催化剂在使用寿命周期内总体潜能都高于最低值。在考虑再生或加装催化剂时,需要对原有的催化剂进行活性检测。  相似文献   
782.
重铬酸盐法测定化学需氧量是国家标准方法,采用硫酸银作催化剂,浪费了贵金属银,增加分析成本,不适用于长期、大批量样品分析。本文采用Mn SO4-Cu SO4-KAl(SO4)2协同作为催化剂的新方法,确定最佳试验条件,并应用该催化剂用于实际废水测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783.
采用沉淀-微波热解法,以Fe SO4·7H2O为铁源制备环境友好的γ-Fe2O3催化剂,结合XRD(X射线衍射)、N2等温吸附-脱附、SEM(扫描电子显微镜)、EDS(能谱仪)等手段对催化剂样品的晶相、孔结构、表面形貌、表面元素组成等进行表征,并考察其NH3-SCR(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性能,研究煅烧温度对γ-Fe2O3催化剂物性及NH3-SCR脱硝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300、350和450℃下煅烧制备的催化剂中生成的杂质α-Fe2O3对SCR反应不利,而400℃煅烧制备的γ-Fe2O3催化剂脱硝性能最优,NOx转化率最高可达95%以上,XRD结果表明其纯度高,并且在60~100 nm孔径区间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有利于SCR反应进行;随着煅烧温度升高,γ-Fe2O3催化剂表面晶格氧逐渐增加,颗粒形貌经历了片状颗粒(300、350℃)→球状颗粒(400℃)→针状颗粒(450℃)的变化过程,均匀的球状颗粒形貌及其表面丰富的晶格氧是400℃煅烧制得催化剂具备最优脱硝性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84.
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由于具有"三致"效应受到人们广泛关注,高效经济地捕集PAHs意义深远。选取一种典型的PAHs菲为研究对象,通过浸渍法制备Cu O/Al2O3和Ce O2/Al2O32种催化剂,采用固定床催化反应装置研究其对菲的催化能力,考察活性组分、负载率、气体流量、反应温度对菲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负载率的升高,2种催化剂对菲的去除率均呈现增大的趋势,Cu O/Al2O3和Ce O2/Al2O3对菲催化效果最好的负载率分别为18%和25%;随着气体流量的增加,18%Cu O/Al2O3对菲的去除率逐渐下降,18%Ce O2/Al2O3没有明显变化;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2种催化剂对菲的去除率均逐渐增加,18%Cu O/Al2O3和18%Ce O2/Al2O3对菲的去除率分别在300℃和325℃得到显著提升;通过对比不同负载率及工况下菲的去除率可以发现,Cu O/Al2O3对菲的催化能力要优于Ce O2/Al2O3。  相似文献   
785.
根据热力学原理,计算吉布斯自由能的变化量,讨论柴油烟气净化反应的可行性。钙钛矿型四效催化技术是提高CxHy、PM、CO、NOx转化率和降低反应温度的有效方法,也是改变吉布斯自由能变化量ΔG的间接条件。  相似文献   
786.
MnxCe1- xO2(x: 0.3–0.9) prepared by Pechini method was used as a catalyst for the thermal catalytic oxidation of formaldehyde(HCHO). At x = 0.3 and 0.5, most of the manganese was incorporated in the fluorite structure of Ce O2 to form a solid solution. The catalytic activity was best at x = 0.5, at which the temperature of 100% removal rate is the lowest(270°C). The temperature for 100% removal of HCHO oxidation is reduced by approximately 40°C by loading 5 wt.% Cu Oxinto Mn0.5Ce0.5O2. With ozone catalytic oxidation, HCHO(61 ppm) in gas stream was completely oxidized by adding 506 ppm O3 over Mn0.5Ce0.5O2 catalyst with a GHSV(gas hourly space velocity) of 10,000 hr-1at 25°C. The effect of the molar ratio of O3 to HCHO was also investigated. As O3/HCHO ratio was increased from 3 to 8,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HCHO was increased from 83.3% to 100%. With O3/HCHO ratio of 8, the mineralization efficiency of HCHO to CO2 was 86.1%. At 25°C, the p-type oxide semiconductor(Mn0.5Ce0.5O2) exhibited an excellent ozone decomposition efficiency of 99.2%,which significantly exceeded that of n-type oxide semiconductors such as Ti O2, which had a low ozone decomposition efficiency(9.81%). At a GHSV of 10,000 hr-1, [O3]/[HCHO] = 3 and temperature of 25°C, a high HCHO removal efficiency(≥ 81.2%) was maintained throughout the durability test of 80 hr, indicating the long-term stability of the catalyst for HCHO removal.  相似文献   
787.
以KMnO4和MnSO4为基底采用回流法合成了氧化锰八面体分子筛(OMS-2)。以OMS-2为载体采用前掺杂法和浸渍法制备了不同Ag含量的负载型OMS-2催化剂,对所制催化剂进行了结构和织构表征。并研究了不同制备方法和Ag负载量对Ag/OMS-2催化氧化CO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OMS-2为典型的cryptomelane一维隧道结构,适量掺杂Ag使OMS-2载体分子筛的有序性得到改善。负载型Ag/OMS-2的催化活性均明显优于OMS-2载体,且前掺杂法催化活性优于浸渍法。这与Ag/OMS-2-PI催化剂中Ag颗粒大小及OMS-2载体与Ag之间存在强相互作用有关。Ag负载量明显影响Ag/OMS-2-PI催化剂的催化活性,3Ag/OMS-2-PI催化剂(Ag=3.0 wt%)催化活性最高,这是由于适当Ag负载量,Ag颗粒较小,与载体OMS-2的相互作用较强,能较好地活化OMS-2晶格氧,同时Ag的引入使OMS-2对CO的吸附性能及晶格氧的扩散能力得到显著增强,提高了催化剂对CO的氧化催化能力。  相似文献   
788.
本研究采用ZnCl2作为活化剂,用640W功率的微波照射5min的方法制备改性小麦秸秆。研究了改性小麦秸秆投加量、吸附时间、温度、pH对改性小麦秸秆吸附水溶液中Cu2+的影响,以及对其等温吸附特征、动力学和热力学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投加量为0.1g,pH为6,改性小麦秸秆对Cu2+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吸附在10h后达到平衡。改性小麦秸秆对Cu2+吸附较好地符合Langmuir、Freundlich温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过程中△G0,说明属于自发反应。  相似文献   
789.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方法是目前国际上电站烟气脱除氮氧化物(NOx)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其脱硝率的高低对于催化剂有着较高的要求。研究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就燃煤电站SCR催化剂的管理及优化进行研究,旨在探索实现SCR效益最大化的途径。研究表明,只有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计算出成本与脱硝率之间的合理比例,才能有效地实现对SCR催化剂管理的优化。  相似文献   
790.
以锌盐和聚丙烯酰胺为主要原料制备了1种新型复合絮凝剂.利用该絮凝剂进行了处理焦化厂二沉池出水的试验,研究考察了pH值,絮凝剂用量、温度以及搅拌速度对去除污染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絮凝pH为10.絮凝剂投加量为1.2mL/L,慢搅拌速度为75 r/min时,COD_(Cr),和浊度的去除率最高,分别为76.02%和98.1%.而温度对絮凝效果影响甚微。研究还进行了聚合硫酸铁和聚合氯化铝絮凝剂的类比试验,相比而言,锌基复合絮凝剂处理焦化废水的效果明显更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