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84篇
安全科学   17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242篇
基础理论   170篇
污染及防治   20篇
评价与监测   15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81.
DNA加合物8-氢基脱氧鸟苷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DNA氧化损伤的生物学标志物,8-羟基脱氧鸟苷(8-OH-dG)的特性研究,对稳定、灵敏、准确地定量8-OH-dG,进而研究有毒化学物质对生物体内的氧化损伤很重要,该文研究了氧化损伤DNA中8-OH-dG的分析、水解、储存、稳定性等方面的问题,采用Fenton型产羟自由基系统如螯合剂Fe^2 -H2O2为氧化源,与脱氧鸟苷和小牛胸腺DNA反应,生成的8-OH-dG用高压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检测,并对8-OH-dG的分析条件进行优化,该法最低检出限为32fmol,比光学吸收法高2~3个数量级,线性范围可高达4个数量级,从0.32pmol到3.2nmol,相关系数0.9996。并对酶水解DNA的条件、储存酸度、中性偏酸的缓冲液中损失较少,其形成与所处介质环境有关,在氧化源存在或有氧环境中一定时间内有积累作用,添加抗氧化剂等干预措施后,能灵敏而稳定地对DNA中的8-OH-dG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382.
赵伦  李闽 《环境》1993,(6):6-6
基因工程又称基因重组技术,顾名思义是将基因重新组合,然后把其转化到受体细胞中进行复制和表达的技术。这是在分子生物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是改良生物性状的有力手段,有时也称为DNA重组技术。因此基因工程农作物与普通农作物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其体内的遗传物质DNA中有一个被人为插入的非自然状态的基因,因而使这种作物具有人们所需要的性状。  相似文献   
383.
采用研磨/冻融和SDV蛋白酶K热处理以及CTAB处理等理化方法,直接从太湖流域土壤样品中抽提得到微生物总基因组DNA,所得粗DNA用透析袋法以及Nucleaotrap suspension DNA纯化试剂盒进行了纯化,纯化过的DNA能够满是常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细菌16S rDNA通用引物和随机引物进行PCR扩增的要求,将所得纯品DNA经过EcoRI部分酶切之后与酶切并脱磷酸的pSK^ 空载体连接,再以大肠杆菌JM109为宿主细胞初步构建了土壤微生物基因组文库,图6参7  相似文献   
384.
为了探讨低浓度SO2长期暴露对哺乳动物肺细胞DNA的影响,采用动式吸入法(SO2浓度为28mg/m3)对Wistar大鼠染毒30d,运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彗星试验)研究了SO2亚慢性染毒对大鼠肺细胞DNA的损伤作用.结果表明,SO2可引起雌、雄性大鼠肺细胞核DNA迁移长度显著增加(P<0.01),且SO2对雄性小鼠肺细胞DNA损伤比雌性小鼠严重;经染毒后,与对照组相比,大鼠的体重减轻,肺体比增加.这些结果表明,较低浓度的SO2也具有引起哺乳动物肺细胞DNA突变的潜在危险.表3参15  相似文献   
385.
以1号冷冻保存(-20℃)的齿突蟾标本为材料,建立一种动物肌肉线粒体DNA的快捷提取方法.取10 g冷冻保存的肌肉组织,在研钵中剪碎,液氮研磨成粉;然后加SE缓冲液混匀,转入10 mL离心管静置10 min;上清液转入2 mL的Eppendorf管,1 000×g离心10 min,取上清液,再12 000×g离心15 min,沉淀即为线粒体;最后用SDS碱裂解法分离得到mtDNA.图1参3  相似文献   
386.
387.
PCR-DGGE分析脱苯脱酚生物塔中的生物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扩增,从脱苯脱酚生物塔中提取微生物的总DNA,得到其16S rRNA(分子钟)的V3可变区的特定片段,然后运用变性梯度凝胶电脉(DGGE)分析其微生物的多样性。实验表明:在脱苯和脱酚塔中生长着多种微生物,两个生物塔中微生物有很大的差别,也有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388.
《安全与健康》2005,(8S):52-52
汽油涨价虽然对车族很麻烦,但对于被动吸尾气的步行者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相似文献   
389.
苯并[a]芘和菲对缢蛏血细胞DNA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苯并[a]芘和菲对缢蛏的毒性效应,将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分别暴露于浓度为0.45 mg·L-1、0.15 mg·L-1、0.05 mg·L-1苯并[a]芘溶液和0.45 mg·L-1、0.15 mg·L-1、0.05 mg·L-1菲的溶液中,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彗星实验)技术检测不同暴露时间缢蛏血淋巴细胞的DNA损伤程度,对照组为清洁海水。结果显示,高浓度(0.45 mg·L-1)苯并[a]芘溶液和(0.45 mg·L-1)菲溶液在短期(7 d)内即可导致缢蛏血细胞显著的DNA损伤,并且随苯并芘[a]和菲浓度的增大和暴露时间的延长,DNA损伤程度增加。21 d恢复实验后,各浓度组DNA损伤又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但中高浓度组(0.45 mg·L-1和0.15 mg·L-1)与对照组仍显著性差异。两种多环芳烃物质对缢蛏血细胞的DNA损伤作用均存在较显著时间-剂量-效应关系。其中,苯并芘[a]对缢蛏血细胞的DNA损伤作用要高于菲。  相似文献   
390.
玉米种子的DNA指纹计算机化鉴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12个优良玉米自效系的DNA进行了RAPD分析,共筛选了250个Operon引物,其中12个引物共扩增出59个多态性产物,根据这59个多态性RAPD产物,对12个自交系进行了聚类分析,把它们分为3个群,结果与根据系谱法的聚类结果一致。经过优选,用OPN-11扩增出的11种DNA带,建立了这12个自交系的RAPD-DNA指纹图谱。在该图谱呼弱个自交系都具有特异的DNA指纹,可以与其它自效纱相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