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5篇
  免费   197篇
  国内免费   569篇
安全科学   133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352篇
综合类   1764篇
基础理论   883篇
污染及防治   90篇
评价与监测   95篇
社会与环境   167篇
灾害及防治   59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160篇
  2021年   171篇
  2020年   127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194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223篇
  2011年   215篇
  2010年   179篇
  2009年   159篇
  2008年   181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981.
分析了外来物种入侵可能带来的危害,总结出长春市外来入侵物种的现状,并提出相关的预防与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982.
冬季生态浮床对浮游藻类数量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考察生态浮床在冬季的运行效果,选择世博园区白莲泾生态浮床工程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冬季生态浮床对浮游藻类数量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取样期间浮游藻类生物总量逐月增加,且对照区明显高于浮床区;浮床区与对照区浮游藻类的种群结构差异明显,浮床区以硅藻门为主,而对照区以绿藻门为主。并且,小环藻与细微颤藻的优势度指数均有明显的下降。同时,浮床区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明显高于对照区。以上结果均证明,虽然在冬季较低温的情况下水生植物新陈代谢缓慢,但生态浮床仍会影响浮游藻类的数量及生物多样性,从而对水质净化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83.
通过检测活性污泥的电子传递体系活性以及生物多样性,研究Ni2+对活性污泥微生物活性及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系统相比,5 mg/L的Ni2+对2,3,5-triphenylteltrazolium chloride(TTC-ETS)活性未产生显著的影响;但当Ni2+的浓度进一步增大到10、20和40 mg/L后,其对序批式反应器内活性污泥TTC-ETS活性的抑制率分别达到(36.79±11.14)%、(55.88±13.90)%和(70.97±6.78)%。低浓度Ni2+能增强活性污泥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但高于10mg/L的Ni2+则显著抑制了活性污泥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各个SBR系统中微生物群落最常见的物种相近,物种丰富度和均一性则均有所不同,其中群落物种丰富度随着Ni2+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TTC-ETS活性、平均每孔颜色变化率、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与Ni2+的胁迫浓度之间的显著相关性表明,它们均可有效地表征Ni2+胁迫对活性污泥微生物活性及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984.
通过检测活性污泥的电子传递体系活性以及生物多样性,研究Ni2+对活性污泥微生物活性及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系统相比,5mg/L的Ni2+对2,3,5-lriphenylteItrazoliumchloride(TTC.ETS)活性未产生显著的影响;但当Ni2+的浓度进一步增大到10、20和40mg/L后,其对序批式反应器内活性污泥TTC—ETS活性的抑制率分别达到(36.794-11.14)%、(55.88±13.90)%和(70.97±6.78)%。低浓度Ni2+.能增强活性污泥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但高于10mg/L的Ni2+则显著抑制了活性污泥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各个SBR系统中微生物群落最常见的物种相近,物种丰富度和均一性则均有所不同,其中群落物种丰富度随着Ni2+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TTC—ETS活性、平均每孔颜色变化率、Shan—liOn指数和Simpson指数,与Ni2+的胁迫浓度之间的显著相关性表明,它们均可有效地表征Ni2+胁迫对活性污泥微生物活性及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985.
昆虫在自然界中占据着多样性更高、空间尺度更小的生境,对生境的变化也更敏感,开展昆虫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研究对生态环境监测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实验中我们选用庐山风景区不同人工草坪进行研究,对它们昆虫群落及环境因子特征进行了随机取样调查,采用多样性指数和典范对应分析(CCA)研究昆虫群落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实验共收集了昆虫11目,472头,以直翅目和鳞翅目占优势,其个体数分别占捕获昆虫总个体数的5324%和2278%。CCA分析表明:昆虫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高达100%,提示环境因子变化影响昆虫的分布,从研究结果看,践踏强度、样地大小、植被类型都对昆虫群落的分布影响很大。为该区域昆虫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人工草坪的设置等相关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86.
近年来在海平面上升、长江水沙变化、植被演替等自然因素以及促淤圈围工程、深水航道建设等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长江口滩涂湿地水鸟适宜生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针对长江口滩涂湿地典型水鸟中的鸻鹬类(Charadriiformes)与雁鸭类(Anseriformes),采用空间多样性指数、人为干扰度等指标研究1980~2010年长江口滩涂湿地景观变化对两类水鸟生境适宜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类水鸟的不适宜生境、边缘生境、次级生境面积均呈增长趋势,鸻鹬类共增加682 km2,雁鸭类共增加314 km2。而核心生境面积却呈不同的变化趋势,鸻鹬类减少136 km2,雁鸭类增加232 km2,但鸻鹬类和雁鸭类核心生境面积百分比均分别减少566%和194%。1980~2010年鸻鹬类生境适宜性综合评价指数由092下降到053,雁鸭类由089下降到070,鸻鹬类降幅大于雁鸭类。通过定量分析人为干扰度对水鸟生境的影响,发现鸻鹬类对人类干扰更加敏感,中等强度的人类干扰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雁鸭类的适宜生境面积  相似文献   
987.
重庆三峡库区鸟类生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通过1996-1997年的调查,记录三峡工程重庆库区鸟类293种,分属17目45科,159属,比文献记录新增加33种,其中重庆市鸟类新记录9种。鸟类区系成分以东洋界为主体。国家重点保护动物29种,Ⅰ类2种,Ⅱ类27种;除红腹锦鸡种群数量较多外,其余都较稀少。从分布上看,库区东段的种类和数量比西段多;海拔1200m以上物种丰富;1200m以下为强度农耕区,种类较为贫乏,主要是一些与人为活动相关的种类。表1参9  相似文献   
988.
短小芽孢杆菌A—30耐碱性木聚糖酶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PCR方法对短小芽孢杆菌A-30菌株的耐碱性木聚糖酶基因进行克隆。在木聚糖选择平板上用刚果红染色法筛选出阳性克隆,提取阳性克隆的重组质粒进行酶切鉴定和测序。该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过夜培养物胞外、胞内和周质空间的木聚糖酶酶活分别为0.159IUmL^-1、0.322IUmL^-1和0.007IUmL^-1。此木聚糖酶表现出较宽的pH作用范围,最适作用pH7左右,在pH9时仍有60%以上的酶活性。图4参14  相似文献   
989.
以高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A2 V4 (A)及其保持系V4 (B)的总DNA为模板 ,对 184个随机引物进行筛选 ,找到6个其RAPD扩增产物在A/B间存在稳定差异的引物 .将该 6个引物同时扩增A/B的总DNA、线粒体DNA(mtDNA)及叶绿体DNA(cpDNA) .以总DNA为模板时得到 12个扩增片段 ,以mtDNA为模板时得到 4个 ,以cpDNA为模板时得到 11个 .结果分析表明 ,在这些扩增片段中 ,有 7个仅仅出现在以胞质DNA为模板的扩增中 ,有 5个在以总DNA和胞质DNA为模板时同时出现 ,即认为这 12个片段来自胞质DNA .另有 7个片段 ,在以胞质DNA为模板时未出现 ,而是仅仅出现在以总DNA为模板的扩增中 ,认为是来自核DNA .来自核DNA的 7个扩增片段中 ,有 5个来自保持系 ,有 2个来自不育系 ,这表明 ,不育系与保持系在核DNA上存在差异 .对A/B核DNA在CMS中的重要性及研究对策进行了讨论 .图 2表 4参 19  相似文献   
990.
分析了23个物种多样性指数公式的取值范围和值域变化,发现它们可以分为3种类型即递增型、递减型和不定型.确定分布区中心或分布式样的中心可用递增型物种多样性指数公式,如Simpson(2),Simpson(3)/Gini,Simpson(5)/PIE,Shannon.Weaver和McIntosh等,据其平均值即可确定分布区中心或分布式样中心.用综合参数d;和Shannon-Weaver指数及其等级多样性与均匀度指数研究了我国裸子植物分布.结果表明,中国裸子植物综合丰度基本上自云贵川西南三省向四周辐射状递减,多样性指数也是自西南或华南向其它地区递减;均匀度指数变化规律不明显,但总的是我国东半部较高,热带与温带性质的交汇过渡地带是云贵川三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