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9篇
  免费   221篇
  国内免费   282篇
安全科学   559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291篇
综合类   722篇
基础理论   310篇
环境理论   10篇
污染及防治   46篇
评价与监测   47篇
社会与环境   150篇
灾害及防治   9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31.
区域旅游协同发展是区域旅游合作的高级形式,应以系统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资源赋存理论、梯度推移理论为基本理论依据。它是实现区域旅游规模经济的必要条件,解决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途径,发挥地区旅游资源比较优势的有效手段,满足旅游者求异心理、提高游客满意度的重要方法。区域旅游整体形象建设的重要举措与旅游规划的重要指导思想对区域旅游发展在理论上与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32.
中国火灾最佳灰色回归组合预测模型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火灾现象具有随机性、模糊性,是个复杂的灰色系统行为。研究火灾发生的规律及发展趋势,具有实用价值。笔者给出最小二乘估计意义下的最佳组合预测模型的定义,并求得其权的公式和证明权的惟一性;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多个回归模型,并按3条标准即①回归指数大、②系统误差小、③模型精度高,选定最佳非线性回归模型;用灰色理论建立多个灰色模型,并按3条标准即①后验差比值小、②小误差概率大、③预测关联度大,选定最佳灰色模型;再将最佳回归模型与最佳灰色模型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中国火灾最佳灰色回归组合预测模型。组合预测模型综合利用前两者提供的不同的有用信息,改善了单一模型的局限性,提高了预测精度,减少了预测误差。组合模型预测中国年火灾起数处于动态增长过程。  相似文献   
633.
基于突变理论的油库火灾爆炸分析与模糊动态评价   总被引:2,自引:7,他引:2  
通过对目前油库常用评价方法的分析,这些方法存在的缺点主要是评价中参数值的选取、各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以及评价因素重要性的确定等问题,因易受到参评人员主观的影响,而导致评价难以获得客观结果。笔者提出了基于突变理论的模糊动态评价方法。介绍了突变理论的基本原理;建立油库火灾爆炸尖点突变模型,并对油库火灾爆炸现象进行突变分析;重点研究基于突变理论的油库模糊动态评价的基本思想和方法,通过对评价目标进行多层次分解,根据突变论归一公式进行量化递归运算,分别计算出不同时期油库安全总突变隶属函数值,从而实现对油库安全状态的模糊动态分析与评判。该方法的优点就在于各指标的重要性及其量化是根据突变论中归一公式本身的内在机理决定的,既避免了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问题,又减少了评价人员主观因素的影响。因而,评价结果客观、准确。示例表明,该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634.
改进的灰色预测模型在火灾事故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简要说明了GM(1,1)模型预测事故的基本步骤,提出了模型的改进方法,用此方法对某火灾事故进行了预测,并用Matlab语言编程的方法对数据做了处理,结果表明用该方法预测得到的数据与实际数据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635.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一种事故分析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贝叶斯网络被认为是人工智能研究中不确定性知识表示和推理的重要工具。当前在系统安全领域中已开始运用贝叶斯网络技术进行故障诊断分析,然而故障只是诱发事故的因素之一,无法系统的评价事故背后的隐患,对事故后果的预测也甚少涉及。笔者将贝叶斯网络作为一种事故分析手段,在事故致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危险因素-事故-事故危害的三层贝叶斯网络拓扑模型;阐述了网络模型层次间的因果关联关系、各层次的构成、节点的描述方法以及网络模型的构建方法;最后通过一个天然气球罐的分析案例验证了该模型分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36.
公路交通事故危险性与事故原因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交通安全既可以采用交通事故次数来评价,也可以根据交通事故的严重度进行衡量。不同的交通事故诱因,其事故后果的危险程度也不一致。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以某段道路上交通事故多发点的“地点危险指数”为参考数列,以这些地点的不同事故诱因为比较数列,对“事故危险指数”和引发交通事故的各类事故原因之间作灰色关联分析,可以找出该路段上危害性最大的一些交通事故成因,在交通管理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中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本文以107国道1716—1883公里的交通事故数据为例给出了算例。  相似文献   
637.
西方环境社会学研究的三种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环境社会学至今主要形成三种影响较大的研究范式:即新生态范式、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范式、建构主义范式。这些研究范式为环境社会学实践问题的解答提供了不同的立论基点和研究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638.
滑索张紧力的抛物线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滑索是游乐设施 ,属特种设备。它直接涉及到人的生命安全。滑索张紧力的正确计算是确保滑索安全运行的关键因素。笔者从悬链线标准线形出发 ,在抛物线曲线方程基础上 ,推导了滑索在无载荷和有载荷时滑索最大张紧力计算公式及索线长度 ,并给出了工程应用实例 ,所得结论和公式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希望能够为滑索的设计和制造提供正确思路。  相似文献   
639.
火灾环境下具有弹性支座钢构件的稳定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弹性稳定理论原理研究了具有弹性支座钢结构构件在火灾环境下的静力特性问题 ,导出了高温下钢构件的静力稳定临界荷载和长度计算式 ,并讨论了温度、杆件的侧向弹簧刚度、杆长、保护层厚度等因素对杆件静力稳定临界荷载和长度的影响 ,分析表明 ,杆件的侧向弹簧刚度、杆长、保护层厚度对杆件的稳定承载力影响较大 ,并探讨了在实际工程中如何减小结构失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40.
The spatial integrity of a habitat or landscape is determined by the occurrence of habitat fragments and of perforations inside them. A landscape is said to have less spatial integrity with increasing numbers of fragments and perforations. The Euler number (ε) is a numerical measure of spatial integrity, based upon the difference |n f n p | between the number of fragments (n f ) and the number of perforations (n p ). In this contribution, ε is evaluated, and an improvement is presented as a new index ε*, which is a combination of two metrics (ε i , ε d ) based on n f and n p . The term ε i quantifies the intensity of perforation and/or fragmentation. The term ε d measures the extent to which fragmentation predominates perforation, and vice versa. The intensity and dominance measures are combined into an Euclidean distance measure, generating the new ensemble value ε*, calculated as ε*= (n f +n p )−1√[1 +n f 2]. Use, sensitivity, and application of ε*, ε i , and ε d are illustrated using percolation maps. Application of the new metrics by environmental scientists is encouraged because (1) no negative values can be generated with ε*, ε i , and ε d ; (2) the range of ε*, ε i , and ε d is fixed; (3) process dominance and intensity are both assessed; (4) ε*, ε i , and ε d are easy to calculate and to interpret; and (5) ε* is not only based upon |n f n p |, as ε is. Guidelines for practical use by means of a biplot of ε i and ε d are give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