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8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36篇
安全科学   30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194篇
综合类   231篇
基础理论   102篇
污染及防治   29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社会与环境   73篇
灾害及防治   2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196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451.
为了应对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双重压力,使用生物量与植被覆盖度修正后的当量因子法测度珠江—西江经济带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基于STIRPAT模型构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人文因素对ESV影响的空间异质性,并着重将经济增长因子的回归系数以表格形式展示。结论认为:(1)珠江—西江经济带的ESV在研究年份截面中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变动趋势;(2)人均GDP对地均ESV在研究区域东部表现为持续负向影响、中部和北部地区表现为由负转正的影响态势、西北部和西南部的回归结果不显著。基于上述结论,针对避免东部地区ESV进一步下降、鼓励中部和北部经济追赶,以及提高西北和西南部对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问题的重视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52.
453.
The article advances the hypothesis that the seasonal and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rainfall is a significant and measurable factor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nations. An analysis of global datasets reveal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greater rainfall variability and lower per capita GDP. Having established this correlation, we construct a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index that highlights areas that have the greatest need for storage infrastructure to mitigate the impacts of rainfall variability on water availability for food and basic livelihood. The countries with the most critical infrastructure needs according to this metric are among the poorest in the world, and the majority of them are located in Africa. The importance of securing water availability in these nations increases every day in light of current population growth,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limate change projections.  相似文献   
454.
坚持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持续发展的道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范宗荣 《四川环境》2000,19(1):61-63
本文通过回顾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历程,结合我国当前面临的各种环境总理2和本地地区的环境形势,谈只有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才能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55.
介绍了包头市现有五座城市污水处理厂概况,分析了处理工艺低温的适应性。通过分析其中三座采用不同工艺相似水质污水处理厂的进、出水水质,研究不同处理工艺的处理效果。通过设定相同处理规模,分析三种不同工艺相同规模污水处理厂的经济性。最终得出目前包头市处理效果最佳、经济性最优的城市污水处理工艺,为包头市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56.
随着全球变暖问题的日益严峻,气候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长江经济带作为中国区域发展"三大战略"之一,面临着严峻的碳减排压力。为此,以二氧化碳排放为测度指标,定量分析了1998~2012年长江经济带二氧化碳的时空格局特征,并构建碳排放影响因素的空间面板模型,分析了产业结构、人口总量、经济水平、技术水平与城市化水平对长江经济带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碳排放的绝对差异呈增大趋势,相对差异呈波动变化趋势;碳排放与人均GDP(1997年不变价)的相关性较弱;2碳排放空间格局相对稳定,高碳排放区域以江苏为中心,逐渐向四周扩散;3空间面板模型结果表明:人口总量是影响长江经济带碳排放时空格局演化的决定性因素,其次依次为经济水平、技术水平和城市化水平。  相似文献   
457.
长江经济带近年来上升为新一轮的国家战略,然而区域内生态环境面临严峻压力,生态环境保护关系到其有序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新环保法的出台与实施为长江经济带开发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从生态环境退化、物种持续减少、环境事故高发等7个方面剖析了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趋向,并从明确政府环境责任、解决违法成本低等5个方面对新环保法展开解读,然后基于综合规划、合理布局、严守红线、优化技术、地方立法、依法行政、降低风险、公开信息与共同参与等9个方面对长江经济带的环保执法进行探讨,以期为新时期长江经济带开发法制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58.
阐释了长江经济带港口代际识别的意义和UNCTAD框架下港口代际识别的标准。运用模糊模式识别的方法对长江经济带主要港口进行代际识别测度,并对初步识别结果做进一步分析和修正。研究表明:①长江经济带港口代际等级总体上较低,大多数处于UNCTAD框架下的第一代港和第二代港水平;②不同代际港口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东西分异特征,港口代际等级和港口分布密度由东向西均表现出显著的下降趋势;③从局部空间看,不同等级的港口在地理分布上呈现出一定的"省域化"特征,即在省域范围内形成以一两个高等级港为中心、其他低等级港为支线港、喂给港的港口群形态。根据研究结论,提出长江经济带建设下的港口战略转向:充分认识港口在长江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作用;有序推进长江经济带港口代际更替;以港口群的形式推进港口建设和适时推进长江沿岸自贸区建设。  相似文献   
459.
中国曾大量生产和使用有机氯农药(OCPs),目前虽已被禁止生产和农业中使用,但含三氯杀螨醇的林丹和滴滴涕(DDTs)仍在非法生产和使用。为了解农业大省江西省城市内湖OCPs的残留情况,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象湖为研究对象,用GC/ECD 分析象湖表层沉积物中8 种OCPs的残留水平,采用ArcGIS空间分析、主成分分析法探讨OCPs 的残留特征、来源及其可能的风险。结果表明,8 种OCPs 在象湖表层沉积物中均有不同程度检出,六六六( ∑ HCHs) 含量为nd~61.89 ng/g, ∑ DDTs含量为nd~81.47 ng/g。含量较高的组分为o,p'-DDT、β-HCH和δ-HCH。象湖表层沉积物中OCPs残留空间分布不均,其中象湖南边湿地花卉公园沉积物中OCPs含量相对较高。同中国其他城市内湖/内河相比,象湖表层沉积物中HCHs和DDTs残留水平偏高,这可能与象湖区域曾经作为南昌市农业发展区有关。来源解析结果表明象湖HCHs和DDTs主要来源于农药的历史使用,但近年来很可能有林丹和三氯杀螨醇的输入。风险评价结果显示目前象湖表层沉积物中DDTs类污染物对人体健康风险总体处于较低水平,但湿地花卉公园周边环境生态风险较高,对周围环境的生物毒性较大。研究结果可为城市内湖的污染控制及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60.
在天山北麓9个州(市、地区)2002-2011年工业能源消费量、人口等数据基础上,利用LMDI法对该地区工业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水平、人口规模是天山北坡经济带工业碳排放增加的拉动因素。工业能源强度和工业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是天山北坡经济带工业碳排放增加的抑制因素。总体来说,该地区抑制因素的抑制作用远小于拉动因素的拉动作用,工业碳排放量呈现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