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209篇
  国内免费   44篇
安全科学   26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16篇
综合类   328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81.
韩柏平  吴永华  秦晓 《环境科技》2006,19(Z2):117-118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循环冷却水系统在工业、商业和民用设施以及大型公共设施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然而,这些水系统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细菌——军团菌创造了滋生的场所。国外对军团菌的研究报道已经很多,有些国家甚至已经开始为控制军团菌进行立法,然而国内在这方面的报道很少,研究也不多。因此,通过对军团菌、军团病以及控制军团菌的方法的介绍,唤起全社会对军团菌的关注。  相似文献   
282.
沈阳市老城区表层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沈阳市老城区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共设置了10个采样点采集表层土壤样品。通过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原子荧光法测定土壤样品中Zn、Cr、Ni、Pb、Cu、As、Cd元素的含量,分析了其分布特征,并使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和人体暴露风险评价模型评价了环境风险及人体暴露风险。结果表明:除As外,其他6种重金属平均含量均高于沈阳市土壤背景值,其中,金属Zn、Cd和Pb的平均含量分别是土壤背景值的3.45,3.03,2.67倍;单因子污染指数法结果表明:除As处于清洁状态外,其余元素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尤其是Zn和Cd已达到重度污染;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结果表明:Cd的生态风险程度达到较强危害,其余都属于轻度潜在生态风险,城市总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44.28,处于潜在中等生态危害;人体暴露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儿童的日平均暴露量和非致癌风险均高于成人,但总非致癌风险未超过1,致癌风险值也较低。  相似文献   
283.
抗逆性强、生长速率快且能高密度培养的微藻是生物法同碳的良好材料.沼液中含有小球藻生长所需的基本营养物质,但其比例及浓度并不能满足微藻高密度发酵以大量固碳的要求.文章以沼液中驯化出的抗逆性小球藻为实验藻株,以沼液为基础培养基,考察了该藻高密度培养的条件,并将其应用于CO2的去除.结果以50%沼液为基础培养基,补加氮80 ...  相似文献   
284.
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土壤中的总砷,对土壤的前处理进行了研究,选择了仪器工作参数,进行了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和检出限实验.  相似文献   
285.
收集了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的最新工艺.为减小污水处理厂污泥的随意排放给环境带来的风险,应加强污泥的相关监测.在此阐述了污泥相关监测最新执行标准、分析方法,提出污泥处置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中需注意的内容.  相似文献   
286.
The ratio of metal:P stoichiometry was used to identify the accumulation pathways of heavy metals (V, Cr, Co, Ni, Cu, Cd, and Pb) from periphyton to snails Cipangopaludina chinensis Gray (C. chinensis) in the Bai River watersh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eriphyton communities were mainly composed of two types of algae, filamentous green algae and unicellular diatoms. The proportion of unicellular diatoms in the periphyton community is a key factor that influences metal accumulation in C. chinensis. The V, Cr, Co, Ni, and Cd content of C. chinensis increased steadily as the corresponding metal content of periphyton increased, but Cu and Pb in the snail did not increase in the periphyton. Mechanisms of V, Cr, and Ni accumulation were found to be related to the proportion of diatoms, while Cd and Pb accumulation were dependent on the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 chinensis. The accumulation of Cu in C. chinensis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ir grazing behavior. The metal:P stoichiometry revealed that Cr, Ni, and Cd can reduce the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P inputs to the ecosystem. V and Co were considered to be relatively safe, regardless of the periphyton P content. Finally, Pb may not be prone to transfer to higher trophic levels, and may pose the lowest ecological risks of the studied heavy metals, but Cu can cause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s when eutrophication has occurred.  相似文献   
287.
<正>(http://www.jesc.ac.cn)The objective To report on the latest research achievements and developments;To strengthen academic exchanges  相似文献   
288.
膜生物反应器中贫营养条件下SMP的产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为考察膜生物反应器微生物在贫营养条件下,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的产出规律和特性,为优化MBR反应器的运行、延缓膜污染提供理论依据。对天津大学游泳馆MBR系统中的污泥混合液进行贫营养实验。研究表明贫营养条件下SMP产出可以分为两个阶段:EPS溶解产生SMP阶段和死亡细胞胞内物质溶出产生SMP阶段。伴随营养物质的匮乏,SMP中大分子物质所占比例显著增加,从第3天的20.2%(占TOC总量的比例),到第8天上升为39.2%,从而会加剧膜污染,并且不同阶段产生的SMP都可以刺激微生物提高对基质的降解速率,SMP浓度与污泥的比好氧速率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89.
以某化工厂排污沟渠中受六氯苯污染沉积物为对象,选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10为强化助剂,研究了电动力学修复后沉积物理化性质如pH、有机质含量、氧化还原电位、含水率和电导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电动力学处理13.5d后靠近阳极区域沉积物被酸化,而阴极区域被碱化;表面活性剂在沉积物上的吸附导致靠近阳极处有机质含量明显增加,其有机质含量最大增幅达到46%以上,而靠近阴极区域的有机质随电渗析流迁移使得其含量低于初始值;氧化还原电位与pH分布呈相反趋势;沉积物中含水率从阳极向阴极增大,靠近阴极处又降低;沉积物中大部分区域电导率值小于初始值。  相似文献   
290.
为了阐明厌氧环境下全氟羧酸(PFCAs)等全氟化合物的迁移归趋,研究了8:2氟调聚醇(8:2FTOH)的厌氧降解性能.结果表明,取自市政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在厌氧条件下可还原降解8:2FTOH,并生成氟离子、全氟类和多氟类降解产物,且降解过程可采用双指数衰减模型拟合.在为期120d的培养中,8:2FTOH的摩尔降解率高达(93.2±0.9)%;摩尔回收率则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有下降的趋势,由培养初期(1d)的(97.5±5.1)%下降至末期(120d)的(68.9±4.0)%,这说明在培养后期可能产生了未知的降解产物或生成了未知的挥发性产物.8:2不饱和氟调聚酸(8:2FTUA)和全氟辛酸(PFOA)分别是摩尔产率最高的多氟类和全氟类降解产物,分别介于(6.94±0.10)%~(24.2±1.5)%和(2.67±0.22)%~(14.9±1.0)%的范围内.多氟类降解产物的摩尔产率随培养时间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而全氟类降解产物的摩尔产率则随培养时间的增加持续增加,这说明其可能分别为中间降解产物和最终降解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