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4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398篇
安全科学   15篇
废物处理   49篇
环保管理   41篇
综合类   655篇
基础理论   183篇
污染及防治   121篇
评价与监测   105篇
社会与环境   17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利用自动汞分析仪、GC-ECD和原子荧光分析了汞污染暴露1,3,7,20,30,90d后,大鼠脑、肝、肾中的总汞、甲基汞和硒的含量.结果表明,总汞、甲基汞含量随暴露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增加;各组织对总汞和甲基汞蓄积量的顺序是肾>肝>脑;从甲基汞和总汞的比率分析发现,甲基汞很容易透过血脑屏障,并且在脑中有较高的蓄积;硒能够拮抗汞在脑、肝、肾中的蓄积水平.  相似文献   
932.
湘西多金属矿区汞铅污染土壤的环境质量   总被引:29,自引:7,他引:22  
李永华  王五一  杨林生  李海蓉 《环境科学》2005,26(5):187-187-191
以湘西典型多金属矿区为现场,研究了矿区土壤中汞、铅等重金属污染状况及成因.结果表明,湘西矿区是汞、铅污染严重的区域,与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相比,汞矿区土壤中汞、铅含量分别增加1315倍和3.1倍,铅锌矿区土壤中汞、铅含量分别增加14.8倍和16.1倍.运用Muller地积指数进行风险评价,证实湘西矿区是汞、铅等重金属的复合污染区,汞矿区汞污染以极重污染为主,铅污染以中度和轻污染为主;铅锌矿区铅污染以中度和中-重污染为主,汞污染以中-重污染为主.矿区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物来源和分布受原生地球化学条件的控制,而人为采矿活动对矿区土壤中汞、铅的污染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33.
水库汞污染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汞污染是水库环境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概述了目前水库汞污染现状、汞的存在形态、汞的迁移转化过程及其动力学模型的研究进展,指出了不足之处,以促进下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34.
巯基改性活性炭对水溶液中汞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活性炭与巯基乙酸间的酯化反应,制备了巯基改性活性炭AC-SH,并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该材料对水溶液中汞的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改性方法可以在活性炭上嫁接2.31 mmol/g的巯基,AC-SH对汞的最大吸附容量高达556 mg/g;AC-SH的适用pH值范围非常广,在pH 1.5~10.5范围内其对汞的吸附去除率均达到90%以上,最佳吸附pH值范围为3~7;氯离子对AC-SH的吸附性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原因在于它能和汞离子络合形成一系列吸附性能较差的Hg-Cl络合物。  相似文献   
935.
萃取-乙基化结合GC-CVAFS法测定沉积物及土壤中的甲基汞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采用硝酸和硫酸铜溶液浸提,CH2Cl2萃取并结合水相乙基化GC CVAFS的方法测定沉积物及土壤中的甲基汞。该方法平均回收率97.8%,相对标准偏差≤10.2%,方法检出限为0.6pg/g,具有所需试剂少,不用连续萃取,简捷易行,回收率高以及精密度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936.
热带森林在全球汞循环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面积占全球森林面积的45%以上,且能够贡献全球凋落物沉降汞的50%以上。然而,关于热带森林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的匮乏导致了估算过程中最大的不确定性,全面细致的热带森林汞调查有利于构建更为精准的全球汞循环模型。本研究选取中国云南典型的热带森林——补蚌区域森林开展了5 m分辨率的土壤汞的高空间分辨率的研究,以及开展了相应的凋落物汞沉积通量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补蚌区域热带森林有着高达75 μg/(m2·a)凋落物汞沉积通量,但是土壤中汞的浓度仅为71±16 ng/g。方程模型结果指出,表层土壤汞浓度受土壤中碳含量的影响,表现出显著地正效应关系,但凋落物汞沉降输入则对表层土壤汞分布无明确效应。为了克服热带森林的高空间异质性,本研究建议凋落物采样达到14个/ha,表层土壤的采样应达到20~25个/ha时,能够有效地降低采样过程引起的不确定性。本研究结论强调了即使热带森林存在高凋落物汞输入,但其较快的物质周转促进了凋落物降解过程中汞的丢失,能够有效地减少热带森林中大气汞汇的能力。  相似文献   
937.
于2012年11~12月采集贵州不同营养状况的6座水库——三板溪水库、龙滩水库、万峰湖水库、百花湖水库、红枫湖水库和阿哈水库水样,分析水体中汞的形态分布及与水体富营养化之间的关系,探讨水体汞形态及其分布特征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响应.结果表明:6座水库总汞浓度的平均值为(5.82±4.99)ng/L,其中在阿哈水库的库中和百花湖水库的岩脚寨采样点存在不同于其它点的局部污染源;MeHg浓度平均值为(0.08±0.07)ng/L,阿哈水库的MeHg浓度较高是其它水库的2~10倍,约为0.26ng/L.在枯水期,贵州6座水库的富营养化程度不同,其中三板溪水库和龙滩水库为表现为贫营养型;万峰湖水库表现为为贫中营养型;百花湖水库和红枫湖水库表现为为中富营养型;阿哈水库为富营养型.富营养化指数与总汞、甲基汞和溶解态甲基汞皆呈显著正相关(r=0.477,P<0.05; r=0.558, P<0.05;r =0.502, P< 0.05, n=19).富营养化对水库生态系统中形态汞之间的迁移和转化有着重要影响,为溶解态汞和甲基汞的生成提供了有利条件,对水体中汞的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938.
为阐明氯碱厂废渣堆积遗留场地中汞的空间分布规律,在某典型场地设置313个表层(0.5 m)、79个深层(0.5~13.5 m)土壤采样点位及6个地下水采样点位,分析所有土壤样品的总汞浓度、表层土壤的理化性质及地下水总汞浓度.结果显示:(1)该场地土壤汞污染严重,313个表层土壤样点汞检出浓度为0.002~579.14 mg·kg-1,平均为8.43 mg·kg-1,高于《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中的风险管控值(6 mg·kg-1).反距离权重法(IDW)及自然邻域法(NNI)对该场地的汞水平浓度分布的插值更为准确.(2)79个深层点位土壤垂向检测结果显示,土壤上层区域(0.5、1.5、2.5 m)汞污染浓度更高,3个深度层的汞浓度平均值分别为7.3、5.5、3.1 mg·kg-1,2.5 m以下7个深度层的汞浓度平均值仅为(1.02±0.15)mg·kg-1;汞垂向富集因子为0.4~32,大多数(66%)采样点位汞的富集因子(EF)随着土壤深度增加显著下...  相似文献   
939.
水泥窑烟气汞排放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个生产规模分别为3 200、4 000t/d的水泥窑烟气中汞排放浓度进行测试,并计算水泥窑烟气汞排放系数。结果表明,水泥窑窑尾除尘后,烟气汞的排放质量浓度为13.70~66.85μg/m3,汞的脱除率为55.55%~80.65%,窑尾除尘后汞排放系数为79.91~206.57mg(以每吨熟料计)。水泥窑烟气汞排放系数与规模、原料有关。  相似文献   
940.
We began monitoring concentrations of both total mercury (THg) and methylmercury (MeHg) in surface water at Stormwater Treatment Area-2 (STA) on July 20, 2000. This 2602 hectare STA was constructed with three independent marshes to remove phosphorus from agricultural runoff and reduce eutrophication in the northern Everglades. However, there was concern that in doing so, STA-2 might inadvertently worsen the existing mercury problem in the Everglades. Accordingly, operating permits stipulated that flow-through operation of these treatment cells could not begin until concentrations of THg and MeHg in the interior marsh were not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corresponding concentrations in the supply canal. Cells 2 and 3 quickly met the start-up criteria in the fall of 2000. In contrast, Cell 1 exhibited anomalously high MeHg concentrations in the fall of 2000 and 2001, and the summer of 2002. During the last such event, water-column concentrations in Cell 1 reached 32 ng THg/L and an unprecedented 20 ng MeHg/L. Tissue Hg in resident fishes reached levels as high as 430 ng/g in mosquitofish, Gambusia holbrooki, 930 ng/g in sunfish, Lepomis spp., and 2000 ng/g in largemouth bass, Micropterus salmoides. Guided by results from the monitoring program, flow rate and water depth were managed as a means to alter sulfur biogeochemistry and, thereby, reduce in situ mercury methylation. This adaptive management strategy likely played a role in the decline in water-column concentrations of THg and MeHg in Cell 1 by late 2002 and the subsequent declines in tissue Hg levels in resident fishes. Cell 1 finally met formal start-up criteria on November 26, 20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