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6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8篇
安全科学   107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240篇
综合类   583篇
基础理论   74篇
环境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35篇
评价与监测   125篇
社会与环境   58篇
灾害及防治   6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61.
供应链信息风险的形成机理和防范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笔者首先论述了供应链的信息风险 ,即牛鞭效应 ,供应链中的逆向选择、败德行为 ;然后分别从管理学角度、经济学理论、系统论分析了供应链信息风险形成的机理 ;最后 ,根据信息风险的机理 ,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建立激励机制 ,签定合同中防范牛鞭效应 ,防范供应链中的逆向选择和败德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62.
针对Windows系统端口的安全 ,介绍端口的基本特征和用途 ;分析木马和病毒等诸多因素对端口的威胁 ;论述端口关闭的方法和原则 ,而该原则是只开放需要的端口 ,以获得最大程度减小被攻击的可能性 ;最后重点阐述端口管理在安全指南软件中的实现 ,希望达到的目的是使不同层次的计算机用户、特别是缺少基本计算机操作和端口安全知识的用户 ,在该软件的指导下都能正确、顺利地管理端口 ,保障微机和网络安全。  相似文献   
63.
木材防腐剂使用与环境安全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笔者概述了国内外木材防腐剂研究与环境安全性状况 ,讨论了一些常用木材防腐剂的毒性与防腐剂对环境的安全性影响的主要途径 ,分析了木材防腐剂在制备生产中、使用过程中、废弃防腐木材处理以及通过生物体富集和食物链循环产生毒性对环境的污染。介绍了美国木材保护者协会AWPA有关木材防腐处理安全性规范和AWPA木材防腐处理标准 ,并简要论述了低毒和环境无害木材防腐、防蓝药剂的研究进展 ,对国内木材防腐剂研制开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4.
环境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框架的构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文玉 《四川环境》2004,23(1):100-104
环境问题包括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关系两方面的问题,本文从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环境科技发展等不同角度论述了环境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框架的构建,认为环境可持续发展必须是在体现公平性、可持续性、协调性的基础上,建立以生态思维为基础的社会环境伦理观、发展环境科学技术、实现经济的有机增长,不断完善环境政策与环境法制体系,  相似文献   
65.
按需装配Agent是一种能够在运行过程中根据系统当时的需求,动态地加载相应功能构件,更好地完成任务的Agent。构件是按需装配Agent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安全性将直接影响到Agent的自身安全性、其任务结果的正确性以及对被访问的主机的安全性,也成为按需装配Agent系统安全的重要问题。笔者在研究按需装配Agent的概念和系统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影响构件安全的主要环节:构件在传输环节安全和构件在主机中驻留环节安全;利用IDEA算法、RSA算法和MD5算法的各自特性,使用组合链式加密算法,设计了Agent构件的安全机制,有效地解决了按需装配Agent系统的构件的安全性问题。  相似文献   
66.
如何实现广播电视网节目内容的自动审计已成为目前广播电视网网络安全所面临的问题。笔者首先分析了目前有线电视网节目内容的审计,大多基于人工,不仅费时费力,且与先进的现代电视技术极不相匹配,接着对图像内容过滤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并用反差、能量、熵、相关4个特征量表示纹理特征,在此基础上用交互的动态规划法来进行图像对象分割然后利用相似度描述两个特征量的相似程度,最后以对黄色内容识别为实例,通过提取图像的纹理特征与定义好的特征库相匹配,监控包含不良人体图像信息的视频,实现对有线电视网节目内容的自动审计。  相似文献   
67.
金融系统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缩短交易时间,降低交易成本,增强交易灵活性,越来越广泛地应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但同时金融系统也增加了交易的风险性。笔者从计算机的速度快,交易实时性的特点入手,对信息滞后和决策、黑客和病毒、内部人员的管理不善等各种风险和危害进行了分析;分别提出了改善网络体系结构,加强网上的黑客侵入和病毒防范,确保数据传送的安全性,内部设备和人员管理的防范措施,以确保金融信息系统提供安全服务。  相似文献   
68.
基于ArcIMS的旅游安全管理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旅游业的特点,即综合性、敏感性、涉外性或国际性,提出旅游安全管理系统应该包括:灾前的防范系统、灾时的抗灾系统以及灾后的评估善后系统3大部分的设计思路。将相应的旅游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的功能定为:以行政监察、社会监督、行业自律和应急救援体系为主的宏观管理系统。阐述了Web GIS的优点并推荐了一种构建Web GIS的新技术———ArcIMS,利用ArcIMS的系统构建的旅游安全管理系统具有功能健全、管理方便、系统成熟和安全可靠的诸多优点;同时整个系统的构建相对于其他Web GIS系统的开发而言,技术难度比较低、开发速度比较快,而且系统运行相对稳定,减轻了系统维护的负担。最后,结合旅游安全信息流的特点,具体阐述了运用ArcIMS作为旅游安全管理系统的平台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9.
We examined the principal effects of different information network topologies for local adaptive management of natural resources. We used computerized agents with adaptive decision algorithms with the following three fundamental constraints: (1) Complete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cesses maintaining the natural resource can never be achieved, (2) agents can only learn by experimentation and information sharing, and (3) memory is limited. The agents were given the task to manage a system that had two states: one that provided high utility returns (desired) and one that provided low returns (undesired). In addition, the threshold between the states was close to the optimal return of the desired state. We found that networks of low to moderate link densitie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resilience of the utility returns. Networks of high link densities contributed to highly synchronized behavior among the agents, which caused occasional large-scale ecological crises between periods of stable and high utility returns. A constructed network involving a small set of experimenting agents was capable of combining high utility returns with high resilience, conforming to theories underlying the concept of adaptive comanagement. We conclude that (1) the ability to manage for resilience (i.e., to stay clear of the threshold leading to the undesired state as well as the ability to re-enter the desired state following a collapse) resides in the network structure and (2) in a coupled social–ecological system, the systemwide state transition occurs not because the ecological system flips into the undesired state, but because managers lose their capacity to reorganize back to the desired state. An erratum to this article can be found at .  相似文献   
70.
Transport projects have numerous consequences for the environment, society and economy, and thus an EU Directive has stated a number of impacts that need to be assessed prior to any major intervention. This paper is set in a Danish context where the EU requirements have been adopted in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EIA) regulation along with national requirements. In recent years, however, the EIAs have been criticised for an inconsistent inclusion of impacts and unclear assessment process. A selection of EIAs is for this reason reviewed and compared to the EU Directive and corresponding works in Sweden and the UK to identify potential opportunities for improvements. From the literature study, an overview table with all potential relevant impacts for transport projects is set up to assist the EIA process. For the sake of simplicity and transparency, the impacts selected from this table should, however, be further reduced in number to ensure that only the most important impacts are included in the process. To further increase simplicity and transparency in the EIA process, a novel framework for assessing different types of impacts is proposed. In this framework, a comprehensive decision support tool involving stakeholders is in focus. The framework is supplemented with a procedure for generating objectives and presenting results in an appropriate way to the many stakeholders involved. The impacts overview table and the assessment techniques are applied to a case study to illustrate the process, and finally, conclusions and perspectives for future work within the field are set ou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