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806篇 |
免费 | 3556篇 |
国内免费 | 307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863篇 |
废物处理 | 311篇 |
环保管理 | 2991篇 |
综合类 | 10185篇 |
基础理论 | 1823篇 |
环境理论 | 9篇 |
污染及防治 | 1506篇 |
评价与监测 | 858篇 |
社会与环境 | 1145篇 |
灾害及防治 | 97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76篇 |
2024年 | 464篇 |
2023年 | 576篇 |
2022年 | 675篇 |
2021年 | 793篇 |
2020年 | 806篇 |
2019年 | 636篇 |
2018年 | 544篇 |
2017年 | 729篇 |
2016年 | 765篇 |
2015年 | 762篇 |
2014年 | 819篇 |
2013年 | 977篇 |
2012年 | 1161篇 |
2011年 | 1236篇 |
2010年 | 858篇 |
2009年 | 965篇 |
2008年 | 717篇 |
2007年 | 1115篇 |
2006年 | 1116篇 |
2005年 | 985篇 |
2004年 | 866篇 |
2003年 | 809篇 |
2002年 | 709篇 |
2001年 | 601篇 |
2000年 | 551篇 |
1999年 | 529篇 |
1998年 | 354篇 |
1997年 | 290篇 |
1996年 | 192篇 |
1995年 | 186篇 |
1994年 | 160篇 |
1993年 | 147篇 |
1992年 | 94篇 |
1991年 | 56篇 |
1990年 | 39篇 |
1989年 | 19篇 |
1988年 | 27篇 |
1987年 | 16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20篇 |
1983年 | 16篇 |
1982年 | 12篇 |
1981年 | 9篇 |
1980年 | 15篇 |
1979年 | 14篇 |
1973年 | 7篇 |
1972年 | 5篇 |
1971年 | 1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21.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25,35(1)
为避免因应急失效导致油气管道事故后果加重的问题,基于人为因素分析与分类系统(HFACS)模型,分析国内外27起油气管道事故中的应急失效原因。依据扎根理论(GT)统计编码分析结果,得到油气管道事故应急失效原因分类模型;应用社会网络分析(SNA)方法构建油气管道事故应急失效原因关系网络,利用核心-边缘分析、中心性分析和关联方向指数分析识别油气管道事故应急失效原因分类模型中的核心因素及具有高关联性和强媒介作用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油气管道事故应急失效原因分类模型包含政府及应急部门因素、运营商组织因素、运营商不安全监督、现场人员不安全行为的前提条件、现场人员的不安全行为5个层次。应急失效原因细分为16个最底层因素,其中,政府及应急部门安全监管不到位、应急救援不力、制度漏洞、管道运营商监督不充分、技术环境、技能失误等9个因素属于核心因素;技能失误、制度漏洞、技术环境、运营商监督不充分为高关联度因素;管道运营商的制度漏洞、程序漏洞、技术环境、监督不充分、资源管理不当和决策失误为强媒介因素。 相似文献
922.
齐宏伟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7(2):123-126
归纳了危害结构安全的主要装修改造行为,提出装修改造对结构安全性影响应以整体结构为研究对象,分析结构整体抗力的变化。以实际工程为例,对装修改造前后建筑结构进行设计复核,重点分析了建筑荷载增加、承重墙窗下墙拆除对结构安全性的影响。指出在各种装修因素综合作用下,结构承重体系发生改变,尤其是抗震薄弱构件的出现,使结构整体抗震能力大大降低。提出保证建筑结构安全性的合理化建议,对防止突发性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23.
实验室煤与瓦斯突出模拟试验回顾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借鉴国内外煤与瓦斯突出模拟试验研究成果,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以人们对煤与瓦斯突出试验研究的深入程度为主线,将实验室煤与瓦斯突出模拟试验的研究历程进行阶段划分.研究表明:20世纪50-60年代,成功诱导了突出,初步考察诸因素对突出的影响;70-90年代,深入探究突出发生的力学判据及突出过程,并提出数十种有关突出机理方面的假说;21世纪初,以组建三维模拟试验台进行试验为特点,大大提高了模拟试验条件与现场的相似度,但在力学加载系统的稳定性和可调性、模型的整体密封性、测试探头的精度等方面仍需改进. 相似文献
924.
为避免因腐蚀导致油气管道失效,针对因管道特性和腐蚀尺寸的不确定性使得管道剩余强度成为概率模型的特点,建立了腐蚀管道强度损失随机模型;借助可靠性理论,通过分析管道腐蚀进程的时变性特点,将管道系统由损伤积累和抗力衰减导致的剩余强度随机化;提出基于穿越率的腐蚀油气管道失效评定及安全寿命预测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腐蚀速率和运行压力对管道失效概率及安全寿命影响显著,管道尺寸影响适中,而相关系数和拉伸强度影响较小;若腐蚀速率Va=0.2 mm/a,VL=10 mm/a或局部腐蚀缺陷半径达到管道壁厚的0.5倍时,建议作为重点风险段监测并检修。所建方法是对腐蚀油气管道运营监控和风险评估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925.
周伟兴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5,11(3):191-196
为了弥补传统的海洋石油固定平台内部安防系统的不足,达到海洋石油固定平台全天候自动监测、自动报警、无人值守、主动防御、预防为主的目的,以便提早发现灾害或事故的苗头,提供及时报警,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根据主动防御、准确测报、防范未然和规避事故的原则方针,按区域警戒与要地防范相结合的方法,介绍了外部安防系统在海洋石油固定平台中的应用,包括六个子系统、工作流程、各个子系统在海洋石油固定平台中的应用以及特点和价值,从监控、应急、监管等多角度出发,实现了一体化的安全监控。 相似文献
926.
研究零价铁(Fe^0)的除砷效果,试验考察了Fe^0投加量、接触时间、pH值、DO浓度、温度、腐殖质、竞争性阴离子(SO4^2-,NO^3-,SiO2^3-,H2PO3^-,HCO3^-)对Fe^0除砷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Fe^0(80目)投加量为2g/L,接触时间180min,pH值为6.5,DO值6.5mg/L的条件下,对质量浓度为1mg/L的含砷水样,Fe^0对As(Ⅴ)的去除率高达96.5%,而对As(Ⅲ)的去除率只有75.8%。降低水样pH值或提高DO可显著提高Fe^0的除砷效率,温度对Fe^0除砷影响不大,水体中的腐殖质、磷酸盐、硅酸盐的存在会由于竞争性吸附而导致Fe^0除砷效率下降。采用Fe^0颗粒去除饮用水中的砷高效、经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实际应用中,对于DO值较低的地下含As水,可通过充氧提高Fe^0除As效率。当水体中腐殖质、磷酸盐或硅酸盐浓度较高时,应考虑采取相应的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927.
粉碎研磨设备粉尘爆炸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粉碎研磨设备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率较高。针对该过程的火险特点,防火对策应从防止粉尘沉积,消除粉尘源,防止摩擦、撞击、生热,消除静电危害,搞好工艺防火,惰性介质保护,设置防爆泄压装置,粉尘爆炸的抑制,火灾事故处理措施,加强消防安全教育诸方面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928.
陈卫红 《中国个体防护装备》2011,(6):40-41,46
生产性粉尘是我国作业场所最普遍且严重威胁劳动者健康的职业有害因素,接触生产性粉尘引发的尘肺病是我国发病最高的职业病。为控制尘肺病的发生,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为依据,我国已经进行了大量配套职业卫生标准的研制工作,同时,在生产粉尘健康危害评价、接尘人群的健康监护和呼吸防护用品研制方面开展了大量科研工作。要达到国际劳工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2030年消除矽肺病目标,我们的尘肺防治工作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929.
为实现对油气管道风险的有效控制,结合油气管道的特点,基于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改进风险控制决策过程.首先,确定风险控制目标,对所建议的措施进行初步筛选,并根据行业现状确定基线场景;之后,量化筛选后的措施的成本与收益,通过计算成本收益率(CBR)或规避事故隐含成本(ICAF)来确定相应措施的合理性;最后,依据上述分析制定风险控制决策.结果表明:不同措施的CBR或ICAF值不同,CBR或ICAF值较低的措施应被优先实施;而当CBR或ICAF值超过标准值时,相应措施是不合理的,应不予以实施. 相似文献
930.
范有生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8(9):209-212
本文阐述了HSE管理体系建立的过程,对中国航油建立HSE管理体系的组织方法和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陈述,探讨了科学控制和精细化管理在企业HSE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的作用。提出适合国内石油企业的HSE管理体系建设控制方法,以最大限度的建立适宜有效的HSE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