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6篇
安全科学   81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23篇
综合类   60篇
基础理论   10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20篇
灾害及防治   4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理解树木生长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的响应有助于未来森林管理和双碳政策的落实。本文基于采自吕梁山南端的油松(Pinus tabuliformis Carr.)树轮样本建立了标准树轮宽度年表。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树轮年表对研究区3—7月土壤湿度(r=0.60,P<0.01,n=37)、5—6月平均最低温度(r=-0.37,P<0.01,n=63)和5月降水量(r=0.31,P<0.05,n=64)响应敏感,说明水分条件(降水和土壤湿度)是影响研究区油松径向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温度则是通过调控土壤湿度进而影响树木径向生长过程。近百年来(1926—2011年),研究区油松发生了三次生长释放事件(1932年,1977—1980年,2001—2011年)和一次生长抑制事件(1991—1994年)。生长释放事件在次数、持续时间和发生强度上都高于生长抑制事件。适宜(不适宜)的水热组合能够促进生长释放(抑制),人类活动干扰也能够诱发生长事件。空间相关分析揭示树轮年表与研究区及周边较大范围的气候环境变化密切相关。本研究对深入了解该地区油松树种生长特征及其对气候与人类活动干扰的...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突发事件安全舆情传播与演变路径,提高企业防控突发事件安全舆情传播风险能力,降低衍生灾害发生概率,在文献分析及事故致因理论基础上,构建突发事件安全舆情传播与演变过程的系统动力学(SD)模型,并运用Vensim软件对以江苏响水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3.21”特别重大爆炸事故为例进行仿真实验,模拟安全舆情传播与演变动态过程。结果表明:突发事件安全舆情传播与演变主要受事件自身、媒体、相关企业监管层、相关企业执行层4个主体的共同影响,其中事件自身因素起效时间最早,相关企业监管层影响作用最大、维持时间最持久,相关企业执行层影响最直接。  相似文献   
13.
杨宏飞  赵贞卿 《灾害学》2012,27(3):126-131
将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分为一般应对能力和特殊应对能力,以大学生为样本编制量表,在社会居民中验证其适用性,量表有良好的信效度和适用性。对浙江省11个地区的居民抽样调查表明,积极行为能力强于情绪管理能力,传染疾病和火灾应对能力比较强,食物中毒应对能力比较弱;城市居民强于农村居民,男性比女性强;社会居民强于大学生,50岁以下的比较强;机关干部最强,农民最弱;受训者强于未受训者,受训者太少。突发事件应对训练竭待加强。  相似文献   
14.
2007年11-12月国内环境事件   总被引:18,自引:18,他引:0  
简要统计了2007年11-12月国内发生的各种环境事件47起,包括沙尘天气2起,污染事件15起,地震22起,山体滑坡和泥石流6起,以及旱灾2起.对自然灾害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我国突发环境事件中以预案、法制、体制和机制为核心的应急管理体系现状,分析了在"一案三制"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一案三制"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Increasingly commonplace in cities, extreme heat events introduce multi-stress vulnerability, affecting people’s health and well-being, financial situation, mobility, social relations, and access to basic services. Planning to reduce heat vulnerability has become part of government business and to some extent community-level responses, cutting across a number of sectors including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management, social services, critical infrastructure, and housing. This planning is often framed around heat as an emergency, focusing on preventing loss of life and severe health impacts, yet a vulnerability perspective also draws attention to the chronic and persistent impacts of heat. Our research, based on interviews and desktop research in Melbourne, Australia, found tensions between addressing heat as an emergency and heat as a source of chronic stress, with emergency responses taking precedence over responses addressing the chronic dimensions of heat. Each approach results in different but nonetheless related programmatic priorities for reducing vulnerability. In complex institutional settings, improving relations between policy and programme managers, non-government organisations, and vulnerable people themselves would enable the multiple stresses associated with extreme heat to be more effectively addressed. Policy and institutional responses that better appreciate the interconnections between the emergency and chronic aspects of heat would likely reduce vulnerability and contribute to more just approaches to urban sustainability.  相似文献   
17.
18.
简要统计了2014年11-12月国内发生的各种环境事件63起,包括沙尘天气2起,污染事件16起,地震30起,山体滑坡和泥石流6起,以及其他自然灾害9起.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线路的风险传导规律和耦合关系,构建基于随机Petri网的同构马尔科夫链模型。通过模型分析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模式中线路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各线路启动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模式对整个系统稳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用该模型可从数学上研究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之间的传导规律和耦合关系,找出影响整个应急指挥系统效率的关键因素,最终提高地铁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改革的逐渐深入,我国重大突发事件屡见不鲜,事件突发性强、社会关注度高,且部分事件受天气制约因素大,因此做好决策气象保障工作对重大突发事件管理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同时,其服务产品领导阅读率较高,关注度和重要性不可小觑。因此立足于业务实践,对国家级气象部门的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决策气象服务进行总结、分析和探讨,旨在不断提升决策气象服务产品的质量,展现气象行业的重要性,更好地服务政府和人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