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139篇 |
免费 | 360篇 |
国内免费 | 498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290篇 |
废物处理 | 59篇 |
环保管理 | 499篇 |
综合类 | 2690篇 |
基础理论 | 408篇 |
污染及防治 | 172篇 |
评价与监测 | 201篇 |
社会与环境 | 248篇 |
灾害及防治 | 43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6篇 |
2023年 | 221篇 |
2022年 | 249篇 |
2021年 | 223篇 |
2020年 | 179篇 |
2019年 | 157篇 |
2018年 | 107篇 |
2017年 | 142篇 |
2016年 | 136篇 |
2015年 | 186篇 |
2014年 | 384篇 |
2013年 | 237篇 |
2012年 | 275篇 |
2011年 | 265篇 |
2010年 | 251篇 |
2009年 | 229篇 |
2008年 | 271篇 |
2007年 | 296篇 |
2006年 | 238篇 |
2005年 | 201篇 |
2004年 | 159篇 |
2003年 | 208篇 |
2002年 | 164篇 |
2001年 | 147篇 |
2000年 | 114篇 |
1999年 | 91篇 |
1998年 | 86篇 |
1997年 | 131篇 |
1996年 | 120篇 |
1995年 | 102篇 |
1994年 | 85篇 |
1993年 | 58篇 |
1992年 | 54篇 |
1991年 | 65篇 |
1990年 | 44篇 |
1989年 | 31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9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81.
松嫩平原西部土地盐碱化预测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土地盐碱化作为一种地质环境灾害,严重威胁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关盐碱地形成机理、动态变化监测的研究已经较多,但盐碱地演化预测方面的研究却鲜见报道。本文以松嫩平原西部盐碱化典型地区通榆县为例,利用RS和GIS技术分析了区域内1992~2001年土地盐碱化演化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条件约束空间分析测算模型对全县未来49年内的土地盐碱化演化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到2050年,通榆县盐碱地总量将达到380 581.4 h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44.80%。其中,轻、中、重度盐碱地在盐碱地总量中所占比例将调整为24.54%、29.04%和44.39%。高、中覆盖草地、耕地和水库将将是未来新增盐碱地的主要来源。条件约束空间分析测算模型为区域土地盐碱化预测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2.
济南市泉城公园生态环境需水量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生态优先原则、兼容性原则、最大值原则和水质为重点的原则,采用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法中的直接计算法、功能法及换水周期法,从林地生态需水量、草地生态需水量、人工河湖蒸发需水量、人工河湖净化需水量、生物栖息地需水量、人工河湖渗漏需水量、景观与娱乐需水量和公园内设施用水等八个方面,对济南市泉城公园的生态环境需水量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2005年气候条件下,济南泉城公园的生态环境需水量大约为1.0467×10^6m^3。在此基础上对提高泉城公园水资源利用价值及节约用水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3.
江苏省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的划分,为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针对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划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如划分区域分割、划分随意性大、禁止开发区少、管理不到位等,分别从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划分的完善和生态功能的充分发挥提供了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84.
185.
186.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合肥市城市生活垃圾产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合肥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生活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日益增多的城市生活垃圾,已成为困扰城市发展、污染市容环境、影响市民生活的社会问题.通过对合肥市城市生活垃圾现状的分析,得出合肥市城市垃圾产生量是逐年增长的,每年3月、5月和8月为垃圾高产期,2月和4月为相对较少月份.在现状分析基础上建立灰色预测模型并用其对未来城市生活垃圾产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合肥市到2030年城市垃圾产量将达到222.47万吨. 相似文献
187.
188.
189.
190.
安徽省近10年能源足迹测度及驱动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安徽省为生态建设省,随着中部崛起战略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实施,能源消费给当地生态环境形成了较大压力. 依据生态足迹模型对安徽省2000—2009年能源足迹进行了时间序列测度,基于STIRPAT模型揭示了能源足迹驱动因子的边际贡献,运用灰色GM(1,1)模型预测了2015年与2020年能源足迹. 结果表明:安徽省人均能源足迹由2000年的0500 8 hm2增至2009年的1043 5 hm2,人均能源足迹赤字由2000年的0432 9 hm2扩至2009年的0975 5 hm2;煤炭足迹对能源足迹平均贡献率为7629%,占主导地位;能源足迹强度由2000年的1083 3 hm2104元降至2009年的0704 7 hm2104元;研究时段内,能源足迹生态压力指数均大于5 人均GDP和第二产业在经济中所比例均与能源足迹呈正相关,二者边际弹性系数分别为0000 073 57和0006;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与能源足迹呈负相关,其边际弹性系数为-0186.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