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8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541篇
安全科学   73篇
废物处理   82篇
环保管理   52篇
综合类   875篇
基础理论   89篇
污染及防治   413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41.
采用粒径为0.15~0.42 mm的零价铁(Fe0)和粒径为0.15 mm的活性炭(AC)作为PRB反应介质,通过连续流动试验研究Fe0/AC-PRB修复模拟污染地下水时反应介质与六价铬〔Cr(Ⅵ)〕的反应特性,分析了AC对Cr(Ⅵ)的去除作用、Fe0对Cr(Ⅵ)的还原作用及其氧化还原产物、Fe0/AC对Cr(Ⅵ)的协同去除效果,研究了土壤中残留铬的形态。结果表明,在进水pH为6.9~7.1条件下,AC对Cr(Ⅵ)有一定的去除作用,主要通过吸附对Cr(Ⅵ)加以去除。Fe0对Cr(Ⅵ)有较高的去除率,进水Cr(Ⅵ)浓度为10 mg/L时,去除率达96%,氧化还原产物Fe3+和Cr3+与OH-形成沉淀附着在反应介质中,不会迁移到“下游”水体。Fe0/AC电池腐蚀反应可以提高Fe0的还原能力和还原效率,相对于Fe0单独作用时,铬铁比提高了1倍以上,出水pH从原水的7.0上升到8.0左右,铁浓度小于0.20 mg/L。经过去离子水冲洗,容易迁移且易于被生物利用的弱酸可提取态铬解吸到水相中,有机物与硫化物结合态和残渣态是含水层土壤中铬的主要存在形态,从生物可利用角度来说,铬的环境风险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942.
以河砂作为渗滤介质,以养殖废水作为处理对象,在水力负荷为0.26 m/d,1 d淹水,2 d落干的运行方式下开展了生物渗滤床处理养殖废水及微生物活性变化规律研究,用脱氢酶活性和生物量等指标进行了污染物的去除机理和对系统堵塞机理的讨论。结果表明,微生物活性及微生物量随渗滤介质层的加深,先升高后降低,在生物渗滤床的渗滤介质上层0.65 m范围内,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率达到80%,污染物的去除主要发生在中上层介质。在一个淹水、落干周期内,微生物活性呈现基本保持不变、后逐渐升高和再降低的趋势,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微生物的生长曲线,未出现堵塞问题。  相似文献   
943.
为研究北方某污水厂经过MBBR提标改造后,在秋冬季进水碳源较低的条件下生化段脱氮除磷率高于理论值的原因,采用沿程水质测定法及小试实验的方法验证其脱氮除磷效果,并通过基于16S rRNA的高通量测序对好氧段微生物菌群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系统在好氧区存在显著的TN去除,去除率约占15%~20%,在缺氧区存在显著的TP去除,去除率高达63.04%,显示系统内发生了同步硝化反硝化(SND)和反硝化除磷现象。通过小试实验验证了好氧SND现象主要来自于悬浮载体,得益于悬浮载体生物膜功能菌分层分布;反硝化除磷现象则得益于系统较长的缺氧停留时间及较短的泥龄。系统中SND和反硝化除磷的存在是系统在低碳源消耗条件下取得高效脱氮除磷效果的主要原因;微生物菌群分析验证了SND现象主要来源于悬浮载体;悬浮载体上硝化菌群相对丰度为28.56%,是污泥的14倍,反硝化菌相对丰度约8.34%,为SND效果的发生提供了微观保证;污泥中存在Candidatus AccumulibacterAcinetobacterTetrasphaera,为该污水厂存在反硝化除磷及高效除磷现象提供了微观证据。  相似文献   
944.
采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处理已回收磷后的实际污泥水,在进水平均氨氮浓度为167.51 mg·L−1、HRT为22.24 h、DO为0.5 mg·L−1和温度为24~26 ℃的条件下实现了一体式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过程的耦合,对氨氮和总无机氮的最大去除率可达96%和79.7%。但是,一体式反应器受DO浓度影响较大,维持稳定的DO浓度对于系统的氮去除非常重要。荧光原位杂交(FISH)及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MBBR的生物膜及活性污泥中Nitrosomonas菌分别占总菌数的10.46%和21.46%,厌氧氨氧化菌的优势菌种Candidatus Kuenenia在生物膜和活性污泥中分别占总菌数的4.13%和0.71%。因此,MBBR中活性污泥主要完成亚硝化,生物膜主要完成厌氧氨氧化,常温条件下,两者在一个反应体系中共同完成了对污泥水中氮的高效自养脱除。以上结果表明了一体式反应器处理实际污泥水的可行性,可为该工艺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45.
合肥市某污水处理厂原有一期工程主体工艺为A_(2)/O工艺,出水标准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B标准。在对一期工程进行更换设备、投加外部碳源和优化运行参数的基础上,进行提标改造,新建高密度沉淀池、曝气生物滤池、反硝化深床滤池深度处理工艺,出水水质执行《巢湖流域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 34/2710—2016)中城镇污水处理厂Ⅰ类标准。系统连续运行6个月,COD、NH_(3)-N、TP、TN平均出水质量浓度分别为10.522、0.258、0.195和6.907 mg/L,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4.1%、98.4%、92.3%、73.6%,出水各项指标均达到甚至优于设计标准。  相似文献   
946.
信息与动态     
矿渣成为生产沉淀型CaCO3的新来源Chemical Engineering,2010,118(1):14美国CarbonX股份有限公司开发了一项工艺,可用CO2及工业固体废弃物生产具有很好销售市场的矿物产品。通过该工艺,可以炼钢厂炉渣或燃煤电厂、水泥窑炉及市政垃圾焚烧炉产生的粉煤灰为  相似文献   
947.
以氮掺杂碳(NC)为前驱体,采用反向共沉淀法制备了Fe3O4/NC复合催化剂,通过SEM、TEM、FTIR等技术手段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该催化剂活化过二硫酸盐(PDS)降解苯酚的效果和影响因素。表征结果显示纳米Fe3O4成功负载至NC上。实验结果表明:Fe3O4/NC-PDS体系对苯酚具有良好的氧化降解效果,在苯酚溶液初始质量浓度20 mg/L、Fe3O4/NC加入量1.0 g/L、PDS加入量2.0 g/L、pH 7、反应温度25℃的条件下,反应120 min后,苯酚去除率达100%;Fe3O4/NC-PDS体系降解苯酚的途径包括自由基途径和非自由基途径两种方式,主要活性物种为1O2;在Fe3O4/NC-PDS降解苯酚过程中,苯酚的C—H键首先发生断裂,经过反位取代生成苯二酚,苯二酚...  相似文献   
948.
倪英萍  荆淼 《环境化学》2012,31(9):1460-1461
采用Agilent特有的快速序列式原子吸收AA240FS实现一次进样,顺序测定生活饮用水及水源水中低浓度的Cu、Mn、Fe、Zn等元素,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方法检出限依次为0.001、0.002、0.010、0.002 mg.L-1;样品中加入几十个μg.L-1的各元素,大多数测定结果 RSD<1%,且回收率在99%—119%之间,完全满足饮用水及水源水中高、低浓度Cu、Mn、Fe、Zn元素的直接测定.  相似文献   
949.
针对采用一体式全程自养脱氮(CANON)工艺的活性污泥反应器和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进行了超过400 d的考察,并对两者的运行特征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活性污泥CANON反应器经过长期运行,内部的污泥絮体首先聚集形成了生物膜,生物膜经刮擦脱落后可进一步形成颗粒污泥;转化形成的颗粒污泥系统对氨氮和总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7.6%和81.8%。在MBBR中,系统对氨氮和总氮的去除受曝气的制约,平均值分别为87.0%和72.9%;另外由于生物膜的保护,长期运行后亚硝酸盐氧化菌(NOB)将难以被抑制。反应器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构显示,生物膜中的氨氧化菌(AOB)、NOB和厌氧氨氧化菌(AnAOB)相对丰度分别为5.66%、2.99%和21.10%,而颗粒污泥中这3种功能菌的相对丰度分别为7.62%、0.34%和6.85%。  相似文献   
9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