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8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24篇
安全科学   508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132篇
综合类   264篇
基础理论   46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31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23篇
灾害及防治   43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31.
从事野外地质勘探的职工常常处于大自然环境中。自然环境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等)是造成地质勘探职业伤害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诸多的环境灾害中,又以气象灾害的危害最为突出。研究和预防气象灾害,是地质勘探安全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如果只研究人为职业伤害(一般工业安全卫生中的主要问题),而不研究环境灾害,特别是气象灾害所造成的事故和职业病,那是舍本求末。在地质勘探安全卫生领域中,研究气象灾害及其防护技术,既是保护野外作业职工安全和健康的需要,也是拓宽安全科学外延领域的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132.
渭、洛河下游受三门峡水库回水淹没及影响,洪灾频繁。本文依据1902年8月惨重洪灾的实例,全面分析了洪水的特殊性和致灾因素,并从流域治理、水库水沙调度、防洪工程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减灾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3.
姜大庸 《灾害学》1993,8(1):40-45
本文对当前我国主要地震危险区—民乐盆地未来震级与烈度分布作出判定,对可能发震范围造成的建筑破坏、人员伤亡等地震灾害作出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134.
姚清林  马宗晋 《灾害学》1993,8(4):82-85
本文提出了减灾效应空间问题,并分析了其在有偿减灾中的作用机制,以及与其有关的减灾投入心理与费用支付合理化问题。进而探讨了宣传、强制、分割、别类、约束、归并等促进有偿减灾良性发展的部分机理。  相似文献   
135.
论我国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简要介绍了国外重大危险设施的辨识标准研究情况,并结合我国重大危险源普查试点工作的初步辨识标准,以及几个试点城市普查的数据分析,提出了我国重大危险源辨识最小标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6.
本文分析了洞庭湖流域生态环境破坏对洪涝造成的影响,指出流域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主要是人类违背自然规律、破坏森林植被、盲目围湖造田、生产及建设性破坏河道及湖滩所致。文章还就根治洞庭水患的关键性措施——搞好生态恢复,提出了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37.
武汉地区防汛抗洪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理兴  郭见扬 《灾害学》1999,14(1):23-27
简述了1998年武汉市防汛抗洪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8.
陕西汉中“98.7”洪涝灾害剖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金葆志  彭勇 《灾害学》1999,14(1):43-47
对汉中市1998年7月上旬的雨情、灾情作了初步统计,分析了致灾原因及经验与教训。  相似文献   
139.
由震洪相关回顾性预测1870年长江特大洪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870 年长江特大洪水是多因叠加和强化的结果, 因之要预测它也要从各方面去研究。如特大洪水前的先行降雨和洪水所反映的大气环流状况及太阳活动情况等。本文把1931 年、1954年、1991 年长江大洪水前一年内缅甸北部有7 级以上大震及1998 年长江大洪前一年内缅北有6级左右震群集中活动的相关指标移用于1870 年长江特大洪水前, 发现其前一年, 即1869 年缅北亦有7 级以上大震发生。震洪相关的物理机制是与地震活动有关的地下放气使孟加拉湾向长江流域输送的水气更多,如遇北方冷气团南下则降大雨致洪。另外,1870 年长江洪水之所以比1931 年、1954 年、1991 年和1998 年长江洪水还大, 我们认为1870 年4 月11 日在长江上游山区有7 级以上大震发生, 且震前有大雪发生, 是叠加在前述致洪因素上的另一因素。  相似文献   
140.
长江洪涝灾害的可持续发展综合防御对策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中生 《灾害学》1999,14(3):28-31
洪涝灾害严重制约了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 本文分析了洪涝灾害的主要成因, 从合理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三者之间深层次关系出发, 建立了长江洪涝灾害的可持续发展综合防御对策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