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1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177篇
安全科学   97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147篇
综合类   614篇
基础理论   234篇
污染及防治   57篇
评价与监测   82篇
社会与环境   176篇
灾害及防治   4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751.
采用零顶空提取器,对固体废物中氰化物做浸出试验,浸出液用流动注射法测定,并探讨固体废物中影响氰化物浸出的因素。对浸提时间和浸提次数的试验考察可知,冲刷、溶解、吸附、解吸等多种机制作用于浸出的不同阶段。试验表明,当浸提时间为18 h、浸提次数为2次时能将氰化物基本浸提出来;固体废物经稳固化处理后可明显降低氰化物的浸出量,固体废物本身所含的吸附性组分可不同程度地降低氰化物的浸出量。  相似文献   
752.
利用"自下而上"法核算1995—2014年中国大陆30个省(市、区)旅游业碳生产率,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等指标衡量旅游业碳生产率区域差异,并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探讨中国旅游业碳生产率区域差异格局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995—2014年中国旅游业碳生产率总体呈增长趋势,但增长幅度不大,其年均增长率为2.07%,旅游业碳生产率具体数值由1995年的1.120 1万元/t增长至2014年的1.653 0万元/t;旅游业碳生产率区域差异明显,但区域绝对差异和区域相对差异均逐步缩小;旅游业碳生产率空间分布不均,总体呈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旅游业碳生产率的空间分布存在显著正空间自相关性,以及局部的不连续性;旅游业高碳生产率集聚区域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以北京、天津、河北为主要代表;旅游业低碳生产率集聚区域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以新疆、青海和陕西为主要代表;中国旅游业碳生产率整体水平较低,多数省区位于旅游业低碳生产率行列,研究期内旅游业低碳生产率的区域重心逐渐由西部向中部转移。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针对性建议:政府应制定低碳旅游相关的系列标准规范、行动方案以及保障性政策等,同时应加大对先进低碳技术和低碳设备的引进与推广;各省区应秉持低碳发展理念并将其融入目的地开发与管理之中;旅游企业应积极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和新技术,研发低碳旅游系列产品与服务;加大宣传生态环保理念,引导旅游者树立低碳旅游意识,优先选择低碳旅游景区和低碳出行方式,自觉抵制高碳排旅游活动。  相似文献   
753.
有别于单纯的"区域竞争"模式,国土空间开发格局逐渐成为新形势下我国区域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区域开发应满足前者的基本要求。本文根据各省基于县级单元的主体功能区划,以2010年为基年,通过建立人口、经济、产业结构和温室气体排放等多层次指标体系,评价"十二五"时期我国区域低碳经济与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协调发展的进展程度。研究发现,城市化地区(重点开发区和优化开发区)以占不到18%的国土面积,集聚了1/2以上的人口和3/4的经济产出;农产品主产区的面积占比超过1/4,人口比例接近1/3;重点生态功能区面积比例接近56%,人口比例低于10%。2010—2014年,从全国范围看,各类主体功能区的发展态势与其功能定位基本吻合,表现为优化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人口和经济集聚度均有微降,而重点开发区有所上升;各区产业结构均有所优化,但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幅度小于城市化地区。具体到各省,研究发现本文所研究的"协调性"进展与传统意义上的东、中、西区域划分和发展水平并无直接关系,例如同为东部地区的京津冀三地,协调性进展有显著差异,也显示出三地协同发展的难度。相反,一些惯常认为发展较为落后的省区,例如河北、青海、山西等地,在经济发展与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协调性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和成效走在前列。部分地区低碳发展与其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呈现出相对不协调的态势,主要表现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保护区都出现了经济集聚度上升、产业结构劣化、CO_2排放大幅度上升、排放强度甚至也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754.
自然过程是规划过程的重要维度。与中国法定规划体系相衔接的生态单元分类、评价系统的构建,是生态研究与城乡规划之间的一座桥梁。选取昆山花桥为研究对象,以2010年Landsat遥感数据TM影像图为主要数据源。在城乡生态单元制图的基础上,从区域景观格局的宏观角度分析城市化、乡村以及城乡交错带三类典型地块的生态用地特征。研究表明:城市水体形态过于笔直、公园绿地分布过于集中,城乡交错带水体破碎化严重、人工景观呈集聚状的发展趋势,乡村地块水体受农业活动影响严重、农田景观应重点保护等。进而从微观角度进行植被群落结构指数评价,作为生态信息的重要补充。根据植被指数图谱可得花溪公园附近的植被群落结构指数较高,河道两侧的线性连续性整体尚佳,植被群落结构丰富,而道路两侧的植被较为单一等。旨在提供一种城市生态评价体系,从宏观到微观,从生态格局分析到植被群落结构评价,希望能更清晰的反映不同区域之间的生态价值差异,为城乡绿地系统规划提供生态基础性数据。  相似文献   
755.
PM2.5浓度值增加对大气能见度、人体健康和气候变化有着重要影响。采用2015年长三角地区监测数据,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和相关系数法,分析长三角地区城市PM2.5污染的时空格局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15年长三角地区城市PM2.5年均浓度值为54.54 μg/m3,季节变化总体呈现春冬高夏秋低的季节性周期变化规律,1月和12月为一年中PM2.5污染最严重的月份,污染范围最广,5~9月是PM2.5浓度值优良时段,日均值春季和冬季的波动周期较短而剧烈,夏季和秋季波动周期相对较长而平缓。(2)2015年长三角地区城市PM2.5年均浓度值整体上从江苏到浙江呈减少趋势,具有北高南低,局部突出的特征。(3)长三角地区城市PM2.5浓度空间上存在集聚现象,低值集聚主要分布在浙江沿海地区,高值集聚主要分布在苏南地区。(4)燃烧排放的烟尘和前体物的二次转化对长三角地区PM2.5浓度有显著影响。风速和降水量是影响PM2.5浓度的两个重要气象因素。  相似文献   
756.
The article describes a riverscape approach based on landscape ecology concepts, which aims at studying the multiscal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spatial pattern of stream fish habitat patches and processes depending on fish movements.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shows that few operational methods are available to study this relationship due to multiple methodological and practical challenges inherent to underwater environments. We illustrated the approach with literature data on a cyprinid species (Barbus barbus) and an actual riverscape of the Seine River, France. We represented the underwater environment of fishes for different discharges using two-dimension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based maps of the resource habitat patches, defined according to activities (feeding, resting, and spawning). To quantify spatial patterns at nested levels (resource habitat patch, daily activities area, subpopulation area), we calculated their composition, configuration, complementation, and connectivity with multiple spatial analysis methods: patch metrics, moving-window analysis, and least cost modeling. The proximity index allowed us to evaluate habitat patches of relatively great value, depending on their spatial context, which contributes to the setting of preservation policies. The methods presented to delimit potential daily activities areas and subpopulation areas showed the potential gaps in the biological connectivity of the reach. These methods provided some space for action in restoration schemes.  相似文献   
757.
758.
以1988—2018年7期Landsat遥感卫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景观格局指数等方法探究了鄱阳湖环湖区近30年来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近30年来鄱阳湖环湖区建设用地和林地面积显著增加,耕地、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地面积减少.(2)建设用地的转入类型以耕地为主,30年间共侵占耕地面积1243.66 km2,占建设用地面积增加量的71.19%.林地的转入类型主要为耕地和草地,其中,耕地转入占比56.95%.耕地的转出类型以建设用地、草地和林地为主,且1999年以后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耕地主要转向建设用地.(3)近30年来鄱阳湖环湖区景观总体破碎程度逐渐增大,景观斑块个数共增加63492个,增幅为11.68%.景观连通性降低,各类型土地呈均衡化趋势分布,景观异质性增加.研究结果可为推动鄱阳湖环湖区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协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59.
本研究以贵州省的贵黄公路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道路两侧灰尘、土壤和植物样品中的重金属Cr、Cd、Cu、Zn和Pb的分布特征,判定其可能源,并且通过锌同位素进行初步验证.结果 表明,在道路两侧的灰尘和土壤中富集大量重金属,其中重金属锌富集能力最强,重金属元素绝大部份来自汽车的部件如轮胎、刹车片的磨损.使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  相似文献   
760.
采用模拟土柱试验方法,通过连续种植2茬蔬菜,研究7种不同施肥模式[即:不施肥,化肥(基施),化肥(基、追肥各半),化肥+双氰胺(基施),化肥+双氰胺(基、追肥各半),化肥+有机肥(N各半),有机肥(基施)]对蔬菜产量、硝酸盐含量及模拟土柱氮、磷随渗漏水淋溶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化肥+双氰胺(基施)"和"有机肥(基施)"2种施肥模式,不仅能使蔬菜获得较高的产量、硝酸盐含量较低,还能明显减少蔬菜种植期间模拟土柱硝态氮、铵态氮和水溶性总磷随渗漏水淋溶的损失量,从而有效减少菜地土壤的氮、磷对地下水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