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62篇 |
免费 | 813篇 |
国内免费 | 91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91篇 |
废物处理 | 21篇 |
环保管理 | 138篇 |
综合类 | 1288篇 |
基础理论 | 269篇 |
污染及防治 | 166篇 |
评价与监测 | 98篇 |
社会与环境 | 60篇 |
灾害及防治 | 3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7篇 |
2024年 | 99篇 |
2023年 | 103篇 |
2022年 | 134篇 |
2021年 | 134篇 |
2020年 | 116篇 |
2019年 | 104篇 |
2018年 | 93篇 |
2017年 | 111篇 |
2016年 | 76篇 |
2015年 | 87篇 |
2014年 | 111篇 |
2013年 | 118篇 |
2012年 | 100篇 |
2011年 | 108篇 |
2010年 | 75篇 |
2009年 | 65篇 |
2008年 | 64篇 |
2007年 | 78篇 |
2006年 | 63篇 |
2005年 | 39篇 |
2004年 | 31篇 |
2003年 | 32篇 |
2002年 | 19篇 |
2001年 | 21篇 |
2000年 | 20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16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7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1972年 | 1篇 |
1971年 | 2篇 |
197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为评估工业水污染物减排潜力、探究污染防治技术模拟在污染物总量控制、污染物排放限值等环境管理中的应用,按照\"原料-工艺-技术-产品\"的耦合关系建立了\"工业污染物减排潜力分析及环境管理\"模型,集成自下而上建模和情景分析等方法在我国造纸行业进行案例研究.结果表明,在政策组合情景下,废水、COD、氨氮在2015年的减排潜力分别为7×108t、39×104t、0.3×104t,2020年分别为13.8×108t、56×104t和0.5×104t;2010~2020年期间加强末端治理仍然是主要减排途径,但2015~2020年间行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将逐渐提升,并使行业产污水平在2015年和2020年基本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废水和氨氮指标在2015年和2020年基本满足排放标准,但COD难以达标. 相似文献
93.
基于包扎法的石化乙烯装置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装置泄露是石油炼化生产过程中重要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无组织排放源.基于动态吹扫包扎法采样和预浓缩-GC/MS分析方法,对我国南方某石化企业乙烯生产过程中裂解装置的压缩、分离系统及芳烃抽提装置的泄漏组件进行了VOCs排放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烷烃(49.7%~82.4%)含量最高,其次是烯烃(3.2%~35.7%)和芳香烃(5.5%~14.4%); 2-甲基戊烷、甲基环己烷、3-甲基己烷及2,3-二甲基丁烷在整个乙烯生产中都有重要比重.乙烯和反-2-丁烯是裂解装置的重要标志,而苯和甲苯是芳烃抽提装置的重要标志;臭氧生成潜势主要来自于烯烃,尤其是乙烯的贡献率最大,占总烯烃贡献的47.0%~73.0%.参考美国环保局推荐的Method-21,计算了轻液介质阀门的排放速率,获得其泄露排放速率与泄露浓度之间的定量关系为y=3×10-7x0.993(R2=0.788). 相似文献
94.
利用2018年3月—2021年2月环境和气象数据对皖南地区铜陵市大气颗粒物的污染特征和潜在贡献源进行了系统性研究.铜陵市大气颗粒物污染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冬季污染物浓度最高,PM2.5和PM10平均为(60.3±31.0)μg·m-3和(89.2±42.2)μg·m-3.计算发现PM2.5/PM10超过0.5,铜陵市的大气颗粒物污染问题与细颗粒物关系密切.后向轨迹聚类分析表明铜陵市大气颗粒物的输送路径具有季节性差异.春季以西北、东北和西南方向气流为主,占比83.73%;夏季以东南和南部方向气流为主,占比82.90%;秋季以东北气流为主,占比51.00%;冬季则是以北方和西北气流为主,占比69.81%.其中,冬季气流轨迹所对应的PM2.5和PM10的浓度最高,平均为59.7和92.0μg·m-3;夏季最低,平均为23.8和43.8μg·m-3.潜在源贡献因子(WPSC... 相似文献
95.
Ozone (O3) is an important atmospheric oxidant. Black carbon (BC) particles released into the atmosphere undergo an aging process via O3 oxidation. O3-aged BC particles may change their uptake ability toward trace reducing gases such as SO2 in the atmosphere, leading to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and health effects. In this paper, the heterogeneous reaction process between O3-aged BC and SO2 was explored via in-situ diffuse reflectance infrared Fourier transform spectroscopy (DRIFTS). Combined with ion chromatography (IC), DRIFTS was used to qualita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analyze the sulfate produc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O3-aged BC had stronger SO2 oxidation ability than fresh BC, and the reactive species/sites generated on the surface ha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oxidation of SO2. Relative humidity or 254 nm UV (ultraviolet) light illumination enhanced the oxidation uptake of SO2 on O3-aged BC. The oxidation potentials of the BC particles were detected via dithiothreitol (DTT) assay. The DTT activity over BC was decreased in the process of SO2 reduction, with the consumption of oxidative active sites. 相似文献
96.
为定量化揭示重庆市种植业结构变化对化肥投入和环境代价的影响,制定科学合理减肥策略,基于重庆中等生产力水平下农作物化肥定额标准和大样本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差值法和生命周期法,评价分析重庆种植业化肥的减施潜力及其环境效益.结果表明:①自重庆直辖(1997年)以来,粮食作物(水稻、玉米、小麦、豆类和薯类)播种面积占比下降21%,而水果和蔬菜播种面积占比增加20%.②蔬菜(37%)和柑橘(17%)生产系统消耗了近55%的化肥总量,而水稻、玉米和薯类则分别消耗了 11%、12%和12%.③依2000~2019年化肥总消费量的变化趋势分析,\"十四五\"期间重庆化肥消费量预计将降至8.6 × 105t.定额标准全部实现后,总减肥量可达1.69 × 105 t,减肥潜力为18.6%,其中,水稻、玉米、柑橘和蔬菜的减肥潜力(减肥量)分别为0.3%(2.9× 102t)、12%(1.45 × 104t)、21%(3.65 × 104t)和30%(l.18 × 105t).另一方面,油菜系统表现出磷钾肥不足,玉米表现出钾肥不足态势.④当前生产水平下,重庆种植业的氮素损失、温室气体排放量和水体富营养化潜值分别高达1.81 × 105t(以N计)、1.43 × 107 t(以CO2-eq计)和1.74 × 105 t(以PO4-eq计).随作物定额标准实现程度的增加(60%~100%),活性氮损失、温室气体排放和水体富营养化潜值将分别降低14.9%~24.9%、10.1%~16.7%和13.8%~23%.重庆种植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化肥消费总量呈缓慢下降趋势,经济作物的施肥强度居高不下.农业化肥减施潜力较大,尤其是柑橘和蔬菜生产系统,但也应注意玉米钾肥和油菜磷钾肥投入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7.
以载片上培养的大肠杆菌生物膜为对象,研究了氯对模拟管壁生物膜中大肠杆菌的灭活效果,同时考察氯氧化生物膜后水中生物可同化有机碳(AOC)、生物可利用磷(MAP)和细菌生长潜能(BRP)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氯可以有效灭活悬浮态的大肠杆菌,而对生物膜中的大肠杆菌的灭活效率远低于悬浮菌;在相同CT值下,较高浓度的氯对悬浮态和生物膜中大肠杆菌的灭活效果要高于低浓度的氯.氯对生物膜的氧化作用会使生物膜中物质溶出,增加了水中AOC和MAP浓度,如当氯的浓度为1.0 mg/L(CT值为100 mg·min/L)时,水中AOC由20.78 μg/L增加到120.17 μg/L,MAP含量由0.11 μg/L增加到0.17 μg/L;氯的氧化作用会增加水的细菌生长潜能(BRP),BRP随着CT值的增加而增加,如当氯投量为1.0 mg/L(CT值为100 mg·min/L)时,BRP可达到1.10×107 CFU/mL. 相似文献
98.
集中采集洞庭湖、洪湖和赤湖表层沉积物样品并检测其中10种重金属含量,使用地理信息系统表征空间分布,利用地累积污染指数法(Igeo)、富集因子法(EF)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RI)协同评估重金属积累的潜在风险,并利用相关性分析(Pearson)和主成分分析(PCA)溯源.结果表明,Cd元素的污染状况和潜在生态风险最为严重,东洞庭湖、洪湖和赤湖中ω(Cd)的平均值分别为2.85、1.59和3.57 mg·kg-1,分别是对应省份土壤背景值的25.87、11.36和37.58倍,均超出风险筛选值(0.6 mg·kg-1),其中赤湖超出风险管制值(3.0 mg·kg-1).除Cd外,洪湖中的As值得关注,赤湖中的Cu、As、Zn和Pb都不容忽视.三湖的潜在生态风险排序为:赤湖(RI=1 127)>东洞庭湖(RI=831)>洪湖(RI=421).重金属来源主要是工矿业冶采、农业生产和水产养殖等,部分重金属(Mn和Cu)为自然源.研究对长江中游典型湖泊沉积物重金属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
100.
Arsenic (As) is a notoriously toxic pollutant of health concern worldwide with potential risk of cancer induction, but meanwhile it is used as medicines for the treatment of different conditions including hematological cancers. Arsenic can undergo extensive metabolism in biological systems, and both toxicological and therapeutic effects of arsenic compound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ir metabolism. Recent studies have identified methylated thioarsenicals as a new class of arsenic metabolites in biological systems after exposure of inorganic and organic arsenicals, including arsenite, dimethylarsinic acid (DMAV), dimethylarsinous glutathione (DMAIIIGS), and arsenosugars. The increasing detection of thiolated arsenicals, including monomethylmonothioarsonic acid (MMMTAV), dimethylmonothioarsinic acid (DMMTAV) and its glutathione conjugate (DMMTAVGS), and dimethyldithioarsinic acid (DMDTAV) suggests that thioarsenicals may be important metabolites and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arsenic toxicity and therapeutic effects. Here we summarized the reported occurrence of thioarsenicals in biological systems, the possible formation pathways of thioarsenicals, and their toxicity, and discussed the biological implications of thioarsenicals on arsenic metabolism, toxicity, and therapeutic effect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