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5篇
  免费   581篇
  国内免费   360篇
安全科学   91篇
废物处理   21篇
环保管理   137篇
综合类   1233篇
基础理论   265篇
污染及防治   164篇
评价与监测   83篇
社会与环境   60篇
灾害及防治   32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84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125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2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电位的测定与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取连续实车监测的方法,对安装不同材料牺牲阳极的两栖车辆的车体电位进行了采集.通过数据整理和分析得出,五元和六元牺牲阳极保护方案都不能够为车辆提供足够的保护电位,但是五元要比六元牺牲阳极的极化速度慢.与五元牺牲阳极相比较,六元牺牲阳极更适合应用于干湿交替特点的两栖车辆.  相似文献   
982.
剩余污泥中重金属的电动力学修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主要研究了电极材料和电极间距对氢析出电压和电压梯度的影响,以及电极材料、阴极液pH、修复时间对不同形态重金属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氢的析出电压和电压梯度受电极材料和电极间距的影响。阳极均为高纯石墨电极,阴极分别为高纯石墨电极、铜电极和铁电极,电极间距在32.5 cm时,高纯石墨为阴极的氢的析出电压最高,电极间距在8.5 cm时,阴极为铜电极和铁电极比高纯石墨电极氢的析出电压及电压梯度都高;改变阴极pH值,延长修复时间,剩余污泥中残留的各种重金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电极间距在8.5 cm,阴极为铜电极时,重金属去除率最高,修复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983.
基于Zeta电位的水稻土吸附Pb(Ⅱ)和Cd(Ⅱ)能力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测定了3种水稻土胶体在不同Cd/Pb摩尔比的悬液体系中的Zeta电位,并与2种重金属离子在土壤中的吸附量和解吸量进行比较,当Cd/Pb摩尔比为1:4时,Zeta电位数值最高;Cd/Pb摩尔比为1:1时Zeta电位数值居中;Cd/Pb摩尔比为4:1时Zeta电位数值最小,因此,Pb(Ⅱ)在三种土壤表面发生专性吸附的能力均大于Cd(Ⅱ),这与土壤中Pb(Ⅱ)和Cd(Ⅱ)的吸附量和解吸量的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984.
UV/H2O2/Fe-FeOxH2x-3和UV/H2O2工艺降解水中富里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硼氢化钠还原法制备核-壳结构的Fe-FeOxH2x-3复合材料,研究了富里酸在UV/H2O2和UV/H2O2/Fe-FeOxH2x-3两种不同反应体系下的降解情况。结果表明,核-壳结构Fe-FeOxH2x-3的存在,提高了UV/H2O2降解富里酸的反应速率,TOC去除达到84%。采用XAD树脂吸附法对反应前后的富里酸进行化学分级表征,结果表明,富里酸经反应后憎水酸(HoA)、弱憎水酸(WHoA)和憎水中性物质(HoN)都有所减少,进而转化为亲水性物质(HiM);用超滤膜法对富里酸进行物理分级表征,考察了富里酸在反应前后分子量分布的变化情况。同时,富里酸经过反应后生成的中间产物降低了三氯甲烷生成趋势。  相似文献   
985.
卤代苯甲醚正辛醇/水分配系数(lgKow)的QSPR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卤代苯甲醚类化合物的定量结构与性质关系,对其中有正辛醇/水分配系数(lgKow)数据的43个卤代苯甲醚进行了HF/6-31G * 水平上的结构优化,并在优化结构的基础上进行了分子静电势及其导出参数的计算.选取其中的27个化合物作为训练集,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卤代苯甲醚的lgKow与分子结构参数进行了关联,其余16个化合物作为测试集.结果表明:分子静电势参数结合分子最低空轨道能级可以很好地表达卤代苯甲醚的lgKow与其分子结构间的定量关系,所建立的QSPR模型具有较强的稳健性和预测能力,同时也证明了分子静电势参数在卤代苯甲醚类化合物QSPR研究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86.
南湖富营养化主要控制因子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全面分析了南湖湖泊系统中营养物之间、营养物与藻类生长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了各种环境因子对南湖富营养化的影响,结合藻类增长潜力试验结果确定南湖富营养化的主要控制因子。结果表明,光、温度、碳、氮不能成为南湖富营养化的主要控制因子,控制南湖富营养化的关键在于控制磷。   相似文献   
987.
提金含氰废水中电沉积铜的热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热力学角度,结合有关热力学原理,利用热力学数据,计算出电沉积铜在常温及非常温下的标准电极电位φ0T,同时分析了铜与锌共沉积的有关热力学条件,为处理含氰废液电沉积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88.
露天煤矿待复垦土地生产潜力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露天煤矿待复垦土地生产潜力评价是编制土地复垦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从露天煤矿待复垦土地生产潜力评价的必要性和特殊性出发,分别对评价因子指标定量或定性易量化和定性不易量化等不同类问题进行了评价方法及评价过程的研究,并根据安太堡露天煤矿复垦10年的经验进行了验证。同时,验证的结果应用于生态条件相似的将要开采的安家岭露天煤矿。  相似文献   
989.
石宝友  汤鸿霄 《环境化学》1999,18(4):302-308
用流动电流技术研究了聚合氯化铝(PAC)与不同类型有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的电荷特性,并用ζ电位分析仪结合混凝烧杯实验研究了不同碱化度(B)的PAC与阳离子型有机高分子C109P复合絮凝剂的电中和水体颗粒物的能力与絮凝效能的关系,对无机-有机复合型絮凝剂中有机高分子在凝聚絮凝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0.
    
Sulfate aerosol contributes to particulate matter pollution and plays a key role in aerosol radiative forcing, impacting human health and climate change. Atmospheric models tend to substantially underestimate sulfate concentrations during haze episodes, indicating that there are still missing mechanisms not considered by the models. Despite recent good progress in understanding the missing sulfate sources, knowledge on different sulfate formation pathways during polluted periods still involves large uncertainties and the dominant mechanism is under heated debate, calling for more field, laboratory, and modeling work. Here, we review the traditional sulfate formation mechanisms in cloud water and also discuss the potential factors affecting multiphase S(Ⅳ) oxidation. Then recent progress in multiphase S(Ⅳ) oxidation mechanisms is summarized. Sulfate formation rates by different prevailing oxidation pathways under typical winter-haze conditions are also calculated and compared.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reviewed, we put forward control of the atmospheric oxidation capacity as a means to abate sulfate aerosol pollution. Finally, we conclude with a concise set of research priorities for improving our understanding of sulfate formation mechanisms during polluted perio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