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3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215篇
安全科学   23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29篇
综合类   398篇
基础理论   117篇
污染及防治   41篇
评价与监测   41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While several empirical and theoretical studies have clearly shown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climate or landscape changes on population and species survival only few of them addressed combined and correlated consequences of these key environmental drivers. This also includes positive landscape changes such as active habitat management and restoration to buffer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deteriorating climatic conditions. In this study, we apply a conceptual spatial modelling approach based on functional type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changes in habitat and climate conditions on the survival of spatially structured populations. We test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climate and landscape change scenarios on four different functional types that represent a broad spectrum of speci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landscape level carrying capacity, the local population turnover rates at the patch level (K-strategies vs. r-strategies) and dispersal characterstics. As expecte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correlated landscape and climatic changes can accelerate (in case of habitat loss or degradation) or slow down (in case of habitat gain or improvement) regional species extinction. However, the strength of the combined changes depends on local turnover at the patch level, the overall landscape capacity of the species, and its specific dispersal characteristics. Under all scenarios of correlated changes in habitat and climate conditions we found the highest sensitivity for functional types representing species with a low landscape capacity but a high population growth rate and a strong density regulation causing a high turnover at the local patch level.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habitat loss or habitat degrad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climate deterioration, differed among the functional types. However, an increase in regional capacity revealed a similar response pattern: For all types, habitat improvement led to higher survival times than habitat gain, i.e. the establishment of new habitat patches. This suggests that improving local habitat quality at a regional scale is a more promising conservation strategy under climate change than implementing new habitat patches. This conceptual modelling study provides a general framework to better understand and support the management of populations prone to complex environmental changes.  相似文献   
192.
高炉法冶炼钒钛磁铁矿过程中生产了大量含TiO225%左右的高钛渣,总结了高钛高炉渣提钛技术和制备新材料方面取得的新进展,指出了高钛高炉渣综合利用的难点,比较有发展前景的工艺及应该遵循的原则。针对转底炉预还原-电炉熔分方法处理钒钛磁铁矿生产出的TiO2品位在40%左右的钛渣,提出了两步调渣法新工艺,并进行了理论分析,为钛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3.
白石嶂钼矿区归属于环太平洋钼成矿带华南褶皱系钨-铜-钼成矿省,成矿于中生代燕山期。矿床赋存于燕山二期细粒二云母花岗岩株南东端西侧与上三叠-下侏罗统地层的接触带,白石嶂断裂(F19)与杨塘断裂的交汇部位。本文从区域地质背景入手,着重研究了地层、构造、岩浆岩与成矿的关系;并对矿床的成矿专属性作了初步探讨。文章对围岩及其蚀变特征与矿体/矿石赋存特征、矿体规模之间的关系作了较深入的分析;并在分析成矿物质来源、总结矿化富集规律的基础上,结合粤东地区钼矿成矿特征,总结出本区控矿地质条件与成矿规律,为粤东地区该类矿床的寻找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4.
以福建省A层土壤元素背景值作为参考背景值,以Ti作为参考元素,应用富集因子分析方法对龙岩市内6种PM10主要排放源(道路尘、扬尘、钢铁厂尘、水泥厂尘、机动车尾气尘、燃煤尘)的污染元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龙岩市各PM10排放源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污染元素富集污染现象,这些元素的富集污染程度易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并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在城区内富集,使得城区内PM10的污染现象突出。研究结果为龙岩市大气环境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利于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195.
对郑州市中心城区及开发区4个采样点的采暖季和非采暖季环境空气PM2.5浓度及其中的水溶性阴离子和重金属元含量进行了研究,并利用富集因子分析法对重金属元素进行了污染评价。结果显示,PM2.5日均浓度在非采暖季为美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值的2倍以上,采暖季在3倍以上,污染已经相当严重。水溶性阴离子的含量大小依次为F-相似文献   
196.
安徽宿州地区石灰岩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分析宿州地区石灰岩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特征,采集了石灰岩土壤样品,进行主、微量元素测试,利用SPSS软件对测试结果进行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并采用富集因子和地累积指数方法对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宿州地区石灰岩土壤主要由Si和Ca构成,元素Ca和Th富集明显,Al亏损严重,其他元素基本与背景值相当;重金属元素Pb、Zn、Cr符合国家一级土壤标准,Cu和As在国家一级土壤和二级土壤之间,重金属污染程度为Cu>As>Cr>Zn>Pb>V;元素Ca与V、Zr主要受控于PC1,指示了陆源碎屑的混染;Pb、Sr和As主要受控于PC2,主要受石灰岩风化的影响;PC3包括Zn、Cu、Al,反映了人类农业活动的影响;结合区域背景推断Cu、Zn主要受人类农业活动(肥料)的影响,As可能和皮革、纺织品等人类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97.
水稻土磷素流失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等生态风险已受到普遍关注,而明确其动态变化和富集效应是制定合理防控措施的基础.以福建省1.8×106 hm2水稻土为研究对象,以1982年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1 471个、 2008年农业农村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215 534个和2018年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项目2 895个表层水稻土样点建立的1∶5万三期大比例尺土壤数据库为基础,分析全省水稻土有效磷含量近40年来的富集效应及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1982~2018年间福建省水稻土有效磷含量增加了47 mg·kg-1,富集面积达到1.65×106 hm2,占全省水稻土总面积的91%;其中,1982~2008年福建省水稻土有效磷含量增加了28 mg·kg-1,富集面积为1.47×106 hm2,占全省水稻土总面积的82%; 2008~2018年福建省水稻土有效磷含量增加了19 mg·kg-1,富集面积为1.22...  相似文献   
198.
罗时江中5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典型的农业面源污染河流——大理洱海罗时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固相萃取、超声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河流水体和表层沉积物样品中5种EDCs〔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包括BPA(双酚A)、E1(雌酮)、E2(17β-雌二醇)、EE2(乙炔基雌二醇)和E3(雌三醇)〕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罗时江水体中普遍存在EDCs,其中ρ(BPA)为1.01~43.64 ng/L,ρ(E1)为2.54~20.53 ng/L,ρ(E2)为nd~23.18 ng/L,ρ(EE2)为1.16~13.74 ng/L,ρ(E3)为nd~26.55 ng/L.各采样点EDCs污染通量结果显示,右所、邓川2个乡镇对EDCs污染贡献量最为显著,之后由于湿地截留以及河流的自净作用EDCs污染通量有所削减.罗时江对洱海的入湖EDCs贡献量为1.35~3.70μg/s.在城镇下游处沉积物中E1和E3的富集倍数均为各采样点中最高,这与河流水体中的污染通量变化趋势一致,进一步说明该处污染负荷的加剧,并且说明EDCs会在污染发生时于下游就近沉积.沉积物中w(E3)最高(1.48~28.44μg/kg),其次为w(E1)(0.36~2.95μg/kg),E2因迅速降解不易富集.   相似文献   
199.
采用溶液培养的方法探讨根表铁膜形成对水稻吸收积累和转运稀土元素Ce的影响。结果表明,Ce污染胁迫可抑制水稻根表铁膜的形成,根表铁膜吸附的Ce量随着溶液中Ce浓度的提高而增加。根表铁膜形成可降低水稻根系但提高水稻茎叶对Ce的吸收积累。当溶液中Ce浓度为0.1、0.5和1.0 mmol·L~(-1)时,铁膜诱导组水稻根系Ce含量分别比非诱导组水稻根系Ce含量降低38.60%、45.94%和32.75%,诱导组水稻茎叶Ce含量分别比非诱导组水稻茎叶Ce含量提高42.37%、28.87%和22.62%。根表铁膜形成可影响Ce在水稻植株中的富集和转运能力。非诱导组水稻根系富集Ce的能力远大于茎叶。诱导组水稻根系对Ce的富集能力最强,其次是根表铁膜,最后是水稻茎叶。诱导组水稻根系Ce转运系数显著大于非诱导组的根系,说明根表铁膜形成可促进水稻根部Ce向茎叶中转运。可见,根表铁膜对水稻吸收转运稀土元素的影响机理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200.
微量元素硒不仅是人和动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也是植物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元素。硒酸盐在水体中溶解度高于其他环境介质,导致水生生物对无机硒(硒酸盐)有更高的利用率。藻类能吸收无机硒,可将无机硒有效地转化为有机形态。藻体内的硒主要以硒蛋白、硒核酸、硒多糖等生物大分子以及硒代半胱氨酸和硒代蛋氨酸等生物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存在。在水生生态系统中,藻类是硒的主要吸收者。富硒藻类通过食物链将硒传递至浮游动物、贝和鱼等动物体内,能提高其抗氧化能力,从而导致其对重金属耐受性增强。本文综述了藻类在自然界硒生物有机化中的地位和作用,藻类对硒的富集方式及代谢途径,硒在藻类中的生物学效应,富硒藻类的开发利用现状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较全面地综述了富硒藻类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