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4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75篇
安全科学   142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318篇
综合类   510篇
基础理论   143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40篇
评价与监测   137篇
社会与环境   137篇
灾害及防治   20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01.
1950s中期以来东北地区盐碱地时空变化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文以1950s中期1:100000地形图和2000年Landsat/TM影像为数据源,基于地学知识重塑1950s中期盐碱地分布状况,通过人机交互解译方式获取2000年盐碱地分布状况,然后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近50年盐碱地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东北盐碱地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占90%以上)和呼伦贝尔草原,盐碱地由58.51×104hm2增至219.31×104hm2,吉林省盐碱地扩展最显著,盐碱地面积最大;②盐碱化程度从以轻度盐碱化为主发展为以中重度盐碱化为主;③气候变化、水利灌溉设施和道路网建设、过牧和滥垦、油田开采等多种因素导致东北盐碱地扩大,但在局部地区由于生态恢复和改良利用措施、过量抽取地下水导致水位大幅度下降,使得盐碱地也有缩减。  相似文献   
202.
基于GIS与群落调查的北京市野生北柴胡资源量测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007年北京市地全区236个群落调查样方数据和典型区域300株野生北柴胡采样数据为基础,采用模型模拟、样方调查、GIS与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野生北柴胡分布与资源产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北京市野生北柴胡在植物群落中的种群密度介于0~6000株/hm2之间,产量密度范围介于0~683kg/km2之间,密度最大的生境为海拔1 800m左右的山顶杂草草甸;②不同生境下根生物量(Y)与植株地上形态特征株高(x1),叶片数(x2)和分枝数(x3)显著相关;③北京地区北柴胡资源分布面积为752 937hm2,资源总量约为410t;④北京市野生北柴胡资源的水平分布特征表现为,东部怀柔、密云和平谷等地产量密度低,西部和中部地区密度较高,从垂直变化规律看,北柴胡分布的主要区域集中在海拔100~2 000m的范围内,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产量密度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总体趋势。  相似文献   
203.
基于GIS的中国物质积累基础评价:从分县到分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一个地区的发展是众多因素发展的积累,这种积累离不开资源的利用与转化。地区发展的结果往往直接体现在物质财富的生产和积累上。因此可以从资源角度出发,在资源转化视角下,以区域物质财富为着眼点来反映区域发展进程。基于此,提出物质积累基础概念,从基础设施水平、交通通达度、经济发展水平3方面,构建物质积累指数模型;运用GIS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以2005年为例,定量计算中国分县物质积累指数,集成分省物质积累指数,从分县和分省两个尺度系统评价了中国物质积累水平。研究结果表明:①从分县尺度看,2005年中国县域物质积累水平高低两端差异悬殊,中等水平占主体,呈现明显的“纺锤形”结构,空间分布不均衡,东南半壁物质积累水平明显优于西北半壁;中国贫困地区物质积累水平相对滞后,城市地区相对超前,两类典型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最为显著;②从分省尺度看,中国分省物质积累水平差异显著,地域分布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不同等级水平间基础设施水平差距最大,是引起省域尺度上物质积累状况差距的显著因子。  相似文献   
204.
This study focuses on investigating the quality of groundwater for irrigation and drinking water purposes.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hysicochemical and microbiological parameters was assessed from samples collected from springs, hand‐dug wells, and boreholes found the Guna Tana landscape. A total of 70 samples were considered for physical, chemical, and bacteriological water quality determination.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most of the groundwater quality index (WQI) values lie between good and excellent. The maximum, minimum, mean, and standard deviation of each water quality parameter were prepared for evaluating groundwater quality. According to the WQI values, more than 83% of the water samples were classified as excellent water for drinking. More than 92% of the water samples showed low sodium hazards for irrigation and about 48% and 46% of the water samples were classified as within the excellent and good water classes for irrigation based on their electrical conductance levels. Therefore, the groundwater that is found in the Guna Tana landscape could be used for drinking and irrigation purposes without any advanced treatment.  相似文献   
205.
介绍了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建设中所涉及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方面的内容。硬件建设即网络建设,主要介绍了设备和网络的建设;软件建设即系统开发,主要介绍了系统功能建设和GIS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206.
中国省级环境决策支持系统的系统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中国省级环境决策支持系统(DSS)是基于GIS和各种模型的空间决策支持系统?该文介绍了DSS系统的系统分析方法和内容,包括软件需求说明?数据需求说明和总体设计   相似文献   
207.
浅谈环境信息中的GIS技术和中介数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在环境信息系统中GIS技术所具有的功能和中介数据的作用及其规范化问题;并结合中国省级环境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介绍了它们在环境信息中的使用。   相似文献   
208.
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在上海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众多领域中已成为一个独立发展的新的前沿领域。上海于80年代末开始着手在环境保护与管理中开展了环境地理信息系统方面的应用研究,并建立《上海市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等几个不同层次与专题的环境管理与辅助决策信息系统。本文分析了上海环保局系统所建立的2个信息系统的技术特征,并对建立环境信息系统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9.
以河南省安阳市境内的万金渠为例,在国内首次提出了实现水污染可控性分析的计算机图形可视化系统的技术路线和系统设计方案,探讨了实现河流水系动态画面交互处理的可能性。为处理大量的、瞬息多变的流域水环境信息提供简单可行的技术手段,使决策者能够及时掌握和了解实际水系的各种变化情况而进行决策  相似文献   
210.
Strategies to conserve biodiversity need to include the monitoring, modelling, adaptation and regulation of the composition of the atmosphere. Atmospheric issues include climate variability and extremes; climate change; stratospheric ozone depletion; acid deposition; photochemical pollution; 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 and hazardous air pollutants. Coarse filter and fine filter approaches have been used to understand the complexity of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atmosphere and biodiversity. In the first approach, climate-based models, using GIS technology, helped create future biodiversity scenarios under a 2 × CO2 atmosphere. In the second approach, the SI/MAB forest biodiversity monitoring protocols helped calibrate the climate-forest biodiversity baseline and, as global diagnostics, helped identify where the biodiversity was in equilibrium with the present climate. Forest climate monitoring, an enhancing protocol, was used in a co-location approach to define the thermal buffering capacity of forest ecosystems and their ability to reduce and ameliorate global climate variability, extremes and chan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