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4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159篇
安全科学   14篇
环保管理   277篇
综合类   701篇
基础理论   126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77篇
社会与环境   294篇
灾害及防治   12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作者对西岭凤地山锡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特别是火山构造、岩浆演化与成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西岭锡矿是一个与火山侵出相碎斑熔岩时、空、成因关系密切的次火山热液脉状锡矿床。根据西岭锡矿的地质环境和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矿质、水介质来源建立了理想的成矿模式。进而指出粤东斑岩锡矿的远景。西岭锡矿类型的确定,对粤东和赣南火山岩地区锡矿普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2.
Background The management of its available water resources has become a key issue for Iran. During the last few decades, the water quality of Siahroud River in the coastal plain of the Caspian Sea in Gilan Province in Northern Iran has significantly degraded. The scarcity of water has been compounded by rapid population growth and increasing pollution from fertilizers, pesticides, and municipal and industrial wastes. One of the sources of this degradation is the movement of heavy metals from the river's watershed into the various water systems supported by the river, including the water system for Rasht City. Methods To study the magnitude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the Siahroud River, seven heavy metals including Zn, Cu, Pb, Cd, Mn, Fe, and Ni were measured in duplicate from replicated water samples collected over five consecutive seasons and analyzed by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In situ measurements of pH were taken with the samples and 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was analyzed by IR gas measurement. Result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four of the seven heavy metals including Pb, Fe, Cd, and Mn exceeded permissible safe levels as established by the 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Multivariate factor analysis suggested that industrial land-use was the main contributing factor for the high levels of Fe and Mn in the Siahroud River, whereas, Cd was principly from agricultural activities in the watershed. The data also suggested that pH and TOC ha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behaviour of Pb and Mn, and that the elevated levels of these two heavy metals in Siahroud River was the consequence of other anthropogenic sources. Only negligible levels of Zn, Cu and Ni were detected. Finally, all the sampling stations were subjected to cluster analysi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ree different zones could be distinguished according to the levels of pollution. In addition, it was shown that the urban areas did not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the river. This observation stems from the fact that the data from the sampling stations before and after Rasht City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Recommendation . Preventive measures need to be undertaken in the land-use systems and watersheds of the Siahroud River to reduce the pollution levels of Pb, Cd, Mn and Fe.  相似文献   
203.
工业循环经济发展区域分异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构建了包括产业及社会发展、资源减量、循环利用、污染减排、资源与环境安全五类指标在内的区域工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层次分析法)方法,测算了指标权重,并以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为例进行了研究.用2003年的数据,对13个地级市的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水平良好)的城市为无锡、苏州、常州;第二层次(水平中上)的城市为盐城、南通、泰州;第三层次(水平中等)的城市为扬州、镇江、徐州、南京、连云港;第四层次(水平较差)的城市为淮安、宿迁.从总体上看,南部好于北部,东部好于西部,沿江沿海地区要好于内陆地区,靠近工业产业带的地区好于远离工业产业带的地区.  相似文献   
204.
了解陇中地区干湿状况,对进一步研究植被与气候变化和农业水资源管理有重要意义。基于陇中地区1961—2015年的地面气候资料日值数据集,应用彭曼蒙特斯模型(P-M模型)、滑动t检验、Morlet小波、主成分分析和薄盘样条插值等方法,对陇中地区近55 a潜在蒸散量(ET_0)和干旱指数(AI,aridity index)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年际分布上ET_0以上升趋势为主,AI整体上升趋势不显著,表明陇中地区近55 a气候趋于干旱;年内分布上ET_0呈单峰型分布,AI则呈谷状分布;空间分布上陇中地区ET_0和AI都呈有规律的从南向北依次增加的趋势,越往北气候越干;ET_0在1975年、1983年和1997年发生了突变,AI则在1983年、1986年和2012年发生突变,ET_0和AI的序列周期不尽相同。近55 a陇中地区气候趋于干旱。  相似文献   
205.
山西作为我国的能源大省,其碳排放强度更是持续位于全国最高水平,分析山西省CO2排放影响因素,探究其发展模式,对于山西省的低碳发展意义重大.基于STIRPAT模型,将山西省能源CO2排放的影响因素确定为人口、城镇化率、人均GDP、第二产业占GDP比重、能源强度.在岭回归拟合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灰色GM(1,1)模型对山西省CO2排放驱动因素值进行预测,以提高能源CO2排放预测的准确性,并结合情景分析方法,为山西省的CO2减排设计了10种不同的发展情景.结果表明:①人口对山西省CO2排放影响最大,其次是城镇化率和第二产业占GDP比重.②在当前经济发展阶段,能源强度和人均GDP等因素对山西省的CO2排放影响不大,但能源强度对CO2排放的抑制作用不可忽略.③山西省CO2减排最佳的情景方案为适当控制人口数量和城镇化进程、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型和技术的革新、降低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和能源强度,并且大力推广新能源和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使用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在该情景下,山西省2020年的CO2排放量可以控制在5.16×108 t.   相似文献   
206.
山西省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格局及稳定性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掌握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格局信息,对于摸清生态环境现状,评估保护成效,进而提出保护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以2000和2010年为时间点,利用生态系统转移矩阵和正向逆向转换指数(Positive and Negative Transformation Index,PNTI)模型分析山西省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格局转换趋势,并运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分级标准分析生态系统稳定性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山西省自然保护区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其次为草地生态系统和耕地生态系统;2000—2010年间,保护区生态系统格局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生态系统阻抗稳定性和恢复稳定性也呈增强趋势;保护区植被生长状况得到了较好的改善,且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区的保护作用最为突出,其他保护区生态系统稳定性较弱,尤其需加强对野生动物保护区的管理与修复。  相似文献   
207.
为系统掌握江西省水体资源结构和水产养殖基本特征,论文通过遥感技术获取了2012年各县域的水体面积,并划分为不同的水体类型。通过全局和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了89个县(市)水产养殖典型要素的空间异质性以及空间差异程度。针对空间关联及非均质性的现象,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揭示了水体资源大小、养殖方式、平均单产水平和渔业专业养殖人员数量对养殖产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江西省水体资源类型以大水面为主,占总面积的70%,其次为水库山塘,占21.26%,小型池塘面积占9%。水资源结构地区差异明显,北部区域以大水面为主,南部以山塘水库为主。养殖产量和面积表现出空间集聚分布特征(P<0.01),但各县域的聚集性分布也表现出不同的模式,彭泽县、都昌县、鄱阳县、南昌市辖区、南昌县、丰城市、进贤县和余干县8个县域,均为高-高分布类型,养殖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到总量的34.55%、35.42%。从养殖品种结构上,特种养殖产量主要集中在上饶市、九江市、南昌市和宜春市,占69.84%,但特种养殖产量所占比例与水体资源大小的相关性下降,水资源较少的东部山区丘陵地带依据区位特征发展鳖、蛙产业,特种养殖比例较高。从水产养殖驱动力分析,水体面积对养殖产量的影响程度最大(中位值为0.46),其次是小型池塘面积(中位值为0.36)、专业养殖人口数量(中位值为0.26),3个因素与养殖产量均为正相关,其中水体面积和小型池塘面积对养殖产量的影响程度从南向北递减,专业养殖人口对养殖产量的影响程度从南向北递增。影响程度的空间异质性变化可能与养殖方式和品种结构有关。平均单产水平对养殖产量的贡献较弱(中位值为 -0.003),各地区影响强度差别不明显。分析结果有助于系统了解江西省水体资源分布和养殖结构,对优化产业规划布局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8.
辽宁省新的污水排放标准已于2008年8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相比原有标准以及国家标准,新标准体现了全面性、严格性和公平性的特点。在新标准的要求下,全省污水排放企业将如何应对?本文在这些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9.
江苏省节能减排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江苏省近年经济稳步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经济增长的代价是随之增长的能源消耗,导致对资源需求持续增加,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日益突出,给节能减排工作造成了沉重的压力。在此对江苏省2000年~2006年社会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的耦合关系进行了全面分析.重点分析了江苏省经济总量和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耗和“三废”排放的关联;总结了江苏省的能耗特点和节能减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江苏省千家企业和百家企业的分布以及不同行业“三废”排放量等指标,明确了节能减排工作的区域与行业重点,提出了江苏省的节能减排战略。  相似文献   
210.
湖北省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及空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重要自然与文化遗产的主要措施,是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基本方式,具有重大的经济、生态、文化、科学以及美学和娱乐价值。根据实地调查和资料汇总,截至2007年12月,湖北省共建立自然保护区58个,总面积108.01万hm2,占湖北省国土面积的5.79%。文章在分析已建自然保护区基础上,研究了自然保护区类型、物种多样性、区域体系布局等方面存在的空缺,提出了调整现有自然保护区(主要方式为合并、升级、扩区)和新建自然保护区(小区、点)的建议,包括合并堵河源和十八里长峡自然保护区、麋鹿自然保护区的扩区,新建三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火烧坪草地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等一批自然保护区的规划建议,为湖北省自然保护区管理和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