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4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159篇
安全科学   14篇
环保管理   277篇
综合类   701篇
基础理论   126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77篇
社会与环境   294篇
灾害及防治   12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段钊  赵法锁  李芳 《灾害学》2012,(1):34-37
滑坡是陕西最主要的地质灾害形式。以陕西省县域滑坡密度为测度指标,运用ARCGIS9.2、Geoda095i软件提供的空间分析方法,对滑坡灾害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原因进行了探讨分析,以期为陕西省滑坡灾害防治及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62.
基于MODIS/NDVI与EVI的皖江流域植被覆盖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多时相的TERRA/MODIS影像资料比较了皖江流域NDVI和EVI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分析了空间分辨率和大气校正对NDVI和EVI的影响。结果表明:MODIS/NDVI与MODIS/EVI所反映的植被覆盖状况基本一致,但5月份较8月份NDVI和EVI的空间分布差异明显,且在植被生长旺盛时期,EVI比NDVI更能反映植被覆盖状况。在相同的空间分辨率下(250 m、500 m、1 000 m),EVI比NDVI能更好的反映植被覆盖的空间差异性,随着空间分辨率的降低,这两种指数反映植被覆盖的差异性在减小。大气校正对NDVI和EVI的影响不同,大气校正前NDVI值小于EVI值,大气校正后NDVI值普遍大于EVI值,但大气校正对NDVI的影响不大,对EVI的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963.
经营模式对毛竹林生物量、碳贮量具有重要影响。研究了湘中丘陵区毛竹笋用林(Ⅰ)、笋材兼用林 (Ⅱ)和材用林(Ⅲ) 3种不同经营目标下的竹林年龄结构、生物量分配及碳贮量格局。结果表明:应减少1~2 a、增加5~6 a生竹的留养比例,控制达到1~2 a、3~4 a、5~6 a各占1/3左右的立竹年龄结构。不同层次生物量表现为乔木层>凋落物层>林下植被层,毛竹笋用林经营有利于增加乔木层生物量。乔木层生物量及所占比例分别为5183~5566 t/hm2、8895%~9293%,林下植被层生物量及所占比例分别为154~258 t/hm2、258%~443%,凋落物层生物量及所占比例分别为269~386 t/hm2、449%~662%。毛竹林总碳贮量排队顺序为Ⅱ(14263 t/hm2)>Ⅰ(13389 t/hm2)>Ⅲ(13004 t/hm2),笋材兼用林有利于提高竹林碳贮能力。不同层次碳贮量排列顺序总体均表现为土壤层>乔木层>凋落物层>林下植被层。湘中丘陵区毛竹林生物量、碳贮量较低,应提高集约经营水平  相似文献   
964.
江苏省国内旅游经济区域差异及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为基本研究单元,采用变异系数、Theil系数、nich指数等指标定量分析了1999~2010年江苏省国内旅游经济的总体差异、内部构成、空间格局及演变。结果表明:(1)1999~2010年江苏省国内旅游经济的区域总体差异呈现先增加后缩小的特征,1999~2005年呈波动增加,2005年以后总体差异逐渐下降;(2)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的构成以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间差异为主,三大地区之间的差异奠定了江苏省国内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的基本格局,地区内差异所占比重相对较小;(3)江苏省国内旅游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都呈现明显的南北梯度差异,且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的空间格局在一段时间内还将持续存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江苏省区域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65.
基于GIS技术的安徽省城市旅游空间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中的威尔逊模型,结合GIS中网络分析技术和空间自相关分析对安徽省17个城市的旅游空间关联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安徽省的全局旅游关联显著性水平不高,全省旅游空间关联度很低;而局部旅游空间关联在黄山和池州形成热点区,在皖北和皖中的巢湖、滁州形成冷点区,其他城市的旅游空间关联呈现明显的差异性。计算结果表明,对旅游空间关联影响最大的指标是城市旅游供给量,因此增强城市的旅游供给水平对增强旅游吸引力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66.
选取万元GDP能耗作为参考序列,将工业发展过程中的5种主要污染物作为比较序列,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定量研究了河南省18个城市的环境管制和不同污染物之间的灰色关联程度,并提出了一些富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加强监管,切实查找固体废弃物的产生来源,努力提高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967.
利用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分县资料,分析湖北省县际迁入人口的空间格局及变化,探讨迁入人口空间格局形成的内生机制。研究发现,2000年以来迁入人口向地级市市辖区以及与其邻接的地区集中,县际分布差异扩大,但是空间集聚程度下降,以武汉市为中心的"中心-外围"空间格局日益明显。在地区名义工资和社会发展水平等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差异化工业制成品和服务业产品的可获得性是人口迁入的重要原因。而推进区域一体化可以提高本地对差异化产品的可获得性,吸引人口迁入,进而诱发人口与产业向本地同向集聚。  相似文献   
968.
江苏省低碳竞争力评价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评价区域的低碳竞争力水平,是制定低碳政策的重要先决条件.构建了包括低碳经济竞争力、低碳环境竞争力和低碳社会竞争力3个方面的江苏省低碳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灰关联分析方法和熵理论建立了低碳竞争力的评价模型,对该省2002-2010年间的低碳竞争力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2002-2010年间江苏省的低碳竞争力总体波动不大,需要构建区域低碳发展模式以提高其竞争力水平.最后,基于波特的“钻石模型”竞争理论,从低碳能源、低碳技术、低碳产业、低碳治理、低碳社会和碳汇6个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提高江苏省低碳竞争力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69.
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之关系的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广东省为例,通过对省内近几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安全生产事故的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从事故对经济社会影响和安全生产与GDP、产业结构、产业集群及区域差异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分析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阐明安全生产状况与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即在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安全生产状况呈现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而一定时期内的安全生产水平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针对新时期的安全生产状况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区域内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对全省区域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规划有着借鉴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70.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安徽省生态环境质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丛  操勤  袁媛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8,24(2):118-119,179
人类根据自身的具体要求可对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定。研究选择具有代表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安徽省17个地市的环境质量的优劣程度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和判别,为安徽生态省建设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