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9篇
安全科学   11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29篇
综合类   159篇
基础理论   15篇
污染及防治   24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及垃圾专用肥对柑桔增产效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及垃圾堆肥配制的专用肥对柑桔的肥效实验结果表明,垃圾堆肥作为基肥使用比常规施肥能使柑桔增产12.4%-14.5%,比空白对照增产74.7%,施用垃圾专用肥的柑桔产量比常规施肥增产4.2%-50.3%,比空白对照增产58.4%-129.0%。施垃圾肥柑桔的营养成份(如维C,还原糖等)和常规施肥没有明显差异,也未发现重金属对桔子的污染。  相似文献   
62.
城市垃圾能量估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Dulong公式的计算结果,建立了根据城市垃圾组成的重量百分比估算城市垃圾能量的经验公式,并对它进行了检验。估算结果与Dulong公式的计算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相关系数在0.98以上,该经验公式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用此公式对我国部分城市垃圾的能量进行了估算。  相似文献   
63.
中小城镇生活垃圾污染防治策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我国中小城镇生活垃圾污染的现状和特征,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提出了适合我国广大中小城镇垃圾污染治理的几个策略,其中的垃圾三类收集回收利用系统和建立在垃圾有效分选基础上的垃圾综合处理工艺是比较符合我国的国情,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小城镇垃圾污染预防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4.
电学渗漏检测在防渗土工膜完整性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进  薛贵挺 《环境保护科学》2007,33(6):78-80,84
简述了垃圾填埋场防渗土工膜由于施工造成的破坏情况,通过对目前国外几种垃圾填埋场防渗漏检测方法的比较,指出了电学法是较好的检测方法。利用电学渗漏检测技术对国内某市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防渗土工膜完整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利用电学渗漏检测技术对防渗土工膜进行完整性检测具有灵敏度高,检测完全的优点。  相似文献   
65.
人工合成衬层渗漏检测高压直流电法漏洞电流模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建立了填埋场渗漏检测高压直流电法漏洞电流模型.将单衬层填埋场看作水平方向为无穷大的3层均匀介质,上层为垃圾层,中间层为人工合成衬层,下层为土壤层.漏洞电流对周围空间电势分布的影响被等效为位于电流流人端的负电流源和位于电流流出端的正电流源对周围空间电势分布的影响膜上漏洞检测通过偶极子法试验、膜下漏洞检测通过电极栅格法试验,结果表明用所建模型计算的理论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66.
从目前已掌握的淡水防渗技术的角度出发,综合对比了各种防渗材料及联合防渗方案的优缺点,首次探讨了针对海水抽水蓄能电站库盆的防渗方案。建议在库底采用土工膜与黏土联合防渗方案,而在库岸采用钢筋混凝土面板与防护涂层相结合的方式。关于海水抽水蓄能电站库盆防渗选材方案的讨论,可为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并为工程设计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67.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浸出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浸出液pH测定、全量测定以及(HJ/T 299-2007)硫酸硝酸法和(HJ/T 300-2007)醋酸缓冲溶液法浸提,对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浸出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浸出pH条件、飞灰中重金属含量以及重金属分布形态是影响浸出浓度的主要因素.相比于硫酸硝酸法,醋酸缓冲溶液法重金属提取效率明显较高,尤其是铜锌镉铬.垃圾焚烧飞灰潜在环境风险较大,在填埋处理及综合利用时应充分考虑其浸出特性.  相似文献   
68.
为研究垃圾转运、焚烧处理设施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排放现状,采用G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方法分析了垃圾处理设施不同采样点臭气中物质组成及主要组分含量。在所采集的样品中定量分析了111种物质,从中筛选21种物质并根据其归一化浓度建立了各采样点的指纹谱图。结合物质嗅阈值和指纹谱分析,初步识别了不同处理设施采样点的典型恶臭污染物,其中垃圾转运站站内包括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二甲基二硫醚,站外包括甲苯、乙苯、二硫化碳、甲硫醇;垃圾焚烧厂渣坑为甲硫醚,渗滤液为硫化氢。  相似文献   
69.
This research conducted on municipal solid waste management for the first time quantified food spoilage as being 8.8% weight of all officially collected household garbage in the Brazilian city under study. The unexpected size of this waste fraction gave rise to work on the causes of waste and on its distribution over the product life cycle specific to fruit and vegetables. Waste was defined as being the combination of losses and scraps. Administrative shortcomings were identified as basic reasons for waste. At the producer and consumer ends of the cycle, negligence was shown to be the single most important problem. Fruit and vegetables deteriorate during the operations of handling, transport, packaging, storage, selling and consumption. The study detailed the occurrence of waste at all of these stages. In the medium-size Brazilian city, the total waste of fruit and vegetables was shown to amount to 16.6% weight in the marketing stage of the life cycle. At the consumer level, it was measured as 3.4% weight of all household garbage. Specific reasons for this waste were identified at the levels of producer, wholesaler and retailer. Short-term remedies were pointed out that invariably corrected deficient management procedures. It was shown that very simple administrative measures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spoilage of fruit and vegetables. Long-term strategies involve the creation of sample cases for administration of the fruit and vegetables life cycle at all stages.  相似文献   
70.
本文对新修订的《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14)与《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01)及欧盟标准进行比较,从焚烧烟气排放标准、运行控制过程要求、渗滤液处理及排放要求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此说明新标准的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