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13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51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8 毫秒
41.
丁羟推进剂库房贮存与加速老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库房贮存与加速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丁羟推进剂在库房贮存与加速老化环境下的规律,得到了丁羟推进剂加速老化与库房贮存的试验数据.利用秩相关系数检验方法对2组试验数据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并分析了推进剂老化失效模式和贮存环境对推进剂贮存寿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2.
变燃速发射药连续化生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变燃速发射药连续化生产过程属于易燃、易爆、有毒系统,稍有不慎,均可能引起恶性事故.为了减少和避免事故的发生,发现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危险环节从而引起注意,提高检查力度尤为重要.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针对此系统建立数学模型,对系统中各主要生产环节的生产材料、加工机械及工艺过程进行权重分析,应用模糊数学多目标决策分析法进行安全评价,旨在找出系统发生事故的关键原因.结果表明,变燃速发射药连续化生产系统事故影响因素中工作人员所占的权重最大,其次为生产工艺、原料物质、机械设备、作业环境.  相似文献   
43.
目的 研究甲基紫试验中含Al改性双基推进剂以及含RDX改性双基推进剂2种典型改性双基推进剂的热分解机理。方法 将这2种典型改性双基推进剂与普通双基推进剂进行对比试验,采用TG-DSC-FTIR-MS联用技术,通过对分解温度、放热量、分解产物等特征参数进行分析,明确3种推进剂的非等温热分解行为。采用微热量热法,在与甲基紫试验相同温度下对3种推进剂进行等温热分解行为研究。结果 含Al改性双基推进剂在程序升温条件下的热质量损失和热分解行为与普通双基推进剂的基本一致。含RDX改性双基推进剂中的NG较其他2种推进剂更易挥发,相应分解反应初期NG分解释放的NO2较少,且在整个热分解反应历程中分2个阶段,含硝酸酯基团的NC/NG体系先分解,再引起硝铵炸药RDX的热分解。在等温条件下,3种推进剂在40 min对应的反应深度均不超过0.4%,5 h对应的反应深度均不超过3%。但在分解反应初期,含Al改性双基推进剂分解反应的速率更快。结论 对比不同推进剂甲基紫安定性试验结果,并不是甲基紫试纸完全变色时间越长的热安定越好,说明甲基紫安定性试验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采用分解反应深度作为量气和量热方法转换的纽带,有望采用微热量热作为甲基紫试验的替代技术实现安定性的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44.
贮存老化条件下固体火箭发动机内弹道性能变化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研究了某型固体火箭发动机在贮存期间内弹道性能受推进剂药柱老化影响的变化规律。通过热加速老化试验.研究了HTPB推进荆的燃烧速度受老化影响情况:基于药柱材料的粘弹性本构关系,并考虑贮存环境温度波动、内压载荷和自重效应。对复合固体推进剂药柱完全固化后贮存老化条件下的变形进行了三维有限元分析。基于加速老化试验数据和数值仿真分析结果.对老化后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内弹道性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5.
通过驯化富集培养,从长期受发射药污染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出能以发射药为唯一碳源并具有较高降解能力的微生物混合菌群,混合菌群对发射药样品COD去除率最高可达75.6%。经进一步分离纯化,获得了5株优势菌。实验表明混合菌群的降解能力优于各单一菌种,应以混合菌群为目标菌种。混合菌群最佳降解温度为30~35℃,最佳pH值为7.0。...  相似文献   
46.
包覆层的贮存时间和它与推进剂粘结的完整性对于发动机工作的可靠性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水分是影响其贮存的一个重要因素,NG迁移则和包覆层与推进剂的粘结具有密切关系.将分子筛添加于包覆层中,可以很好的提高包覆层的力学性能.通过研究水分和NG迁移对包覆层性能的影响发现,加入分子筛后制得的包覆层吸水后力学性能基本无变化,并具有良好的抗NG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47.
目的 研究硝化甘油(NG)增塑的硝化棉(NC)基体对复合改性双基(AP/CMDB)固体推进剂机械感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光辊压延法和柱塞式挤出法,分别制备NG增塑的NC吸收药样品及以其为基体的固体推进剂样品,采用扫描电镜表征不同增塑比的NC/NG基体及推进剂的微观形貌,采用摩擦感度仪、撞击感度仪测试NG/NC基体及推进剂的机械感度。结果 当NG的质量分数由41.5%降至37.5%时,NG/NC基体的撞击感度降低53.0%。加入超细高氯酸铵(AP)后,采用NG质量分数为37.5%的基体的推进剂,撞击感度增加46.7%,而加入球形铝粉后,AP颗粒分散均匀性和NG/NC网络均匀性增加,推进剂抗冲强度提高,撞击感度及摩擦感度分别降低44.4%和20.0%。结论 AP/CMDB推进剂的机械感度与微观结构明显相关,AP的加入提高了推进剂机械感度,Al粉的加入提高了粉体的分散均匀性和NG/NC对粉体颗粒的包裹效果,降低了推进剂机械感度。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揭示CL-20和HTPB复合体系的热分解机理,同时为CL-20/HTPB复合推进剂配方设计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反应分子动力学方法(ReaxFF/lg),研究CL-20/HTPB混合体系在2 500~3 500 K中5个温度下的热分解机理。结果 混合体系中的CL-20分子间反应路径仍为脱硝基和开环等反应。HTPB为混合体系引入大量的H原子与OH基团,这些自由基会与CL-20及CL-20的分解产物发生反应,例如与HNO2的大量化学反应促进了CL-20的热分解。相比CL-20单质体系,混合体系下,HNO2生成反应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通过与单组分产物数量的比较可以发现,H2O的含量大大增加,且曲线到达峰值的时间更短,体系分解反应速率更快,同时CO2的含量也大幅度地减少。除此之外,所计算的混合体系的活化能(Ea)与指前因子的自然对数lnA分别为114.684 kJ/mol与25.896。对比CL-20单质体系,混合体系的活化能较小。结论 HTPB会对CL-20的热分解起到促进的作用,降低了系统对热刺激的不敏感程度。  相似文献   
49.
介绍了关于身管寿命研究的国内外发展现状、趋势和差距,论述了身管寿命的定义与评定标准。基于一般身管寿命预测方法,从发射装药、身管材料、身管发射负载、身管内膛表面强化等方面,分析了身管寿命的影响因素,确定了热作用、化学作用、机械作用、膛压作用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包括身管内膛镀铬技术在内的身管寿命提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关键技术,以及初步技术措施,并详细论述了身管内膛镀铬技术方案与技术途径,提出了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身管寿命提升技术发展目标,指出了身管寿命提升技术的发展趋势等,为今后身管寿命提升技术研究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0.
目的研究超期服役的某型导弹发射装药是否满足安全贮存使用要求,结合性能试验准确评估装药的贮存安全性。方法通过分析发射装药性能老化与失效可能引发的安全风险,构建装药贮存安全性评估参数体系。在此基础上,对贮存14 a与5 a的发射装药分别进行结构完整性、力学性能、热安定性、易损性等贮存安全性相关试验。结果通过试验结果与数据分析,获取了对应的评估参数,贮存14 a与5 a的装药性能相比,装药总体结构安全系数由3.85降至2.86。在相同试验温度下,抗拉强度、抗压强度和抗冲击强度的最大降低幅度分别为18.35%、14.05%、7.85%,装药安定剂含量由98%降至93%,摩擦感度与撞击感度分别增高33.28%、36.77%,据此综合评估了发射装药的贮存安全性。结论超期服役的某型导弹发射装药贮存安全性仍满足技术标准要求,装药经过长期贮存后,力学性能和热安定性的劣化程度较小,结构完整性与易损性对应参数变化较大,表明装药的使用安全性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