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44篇
安全科学   19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37篇
综合类   192篇
基础理论   90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15篇
社会与环境   30篇
灾害及防治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海南省福报农场沙河旅游区以河谷山岳型自然风光为主体格架,构成了多姿多态的景观类型。景点集中而丰富,且以其幽、秀、奇、秘、特形成与海南区域整体旅游资源结构的迥异特色,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和良好的区位条件。在开发中以“福报芒果”为拳头产品,树立本区的旅游产品形象;以经济开发为导向,采取游览、购物、经贸、度假相协调的综合开发模式,从而获得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222.
南渡江水体微塑料污染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河流微塑料污染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南渡江作为海南省最大的河流,其微塑料污染现状和潜在影响因素值得进一步研究.基于此,本研究对南渡江从源头到河口区的水体微塑料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南渡江水体微塑料丰度处于90~850个·m-3水平,在全国和世界范围内总体处于较低水平.南渡江微塑料污染总体呈现从上游到下游递增的趋势,但...  相似文献   
223.
利用线性趋势法与滑动平均法对比分析了安庆、芜湖及南京的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及年平均最低气温所表征的热岛效应强度变化趋势,基于主成分分析建立起热岛强度与城市发展指数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1)城市规模的大小与年平均气温及年平均最低气温所表征的热岛强度变率的大小成反比关系,而中等城市的年平均最高气温所表征的热岛强度变率最大,小城市次之,大城市最小。(2)热岛强度与城市发展指数之间均以三次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最好,中等城市的热岛强度与城市发展指数的拟合曲线符合库兹涅茨曲线特征,而小城市和大城市则并不完全符合。(3)经济水平、城市人口密度及能源消耗是安庆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影响因子;城镇人口比重、经济水平及城市生态条件是芜湖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影响因子;城市人口、经济水平、土地利用状况、能源消耗及城市的生态条件均是南京热岛效应的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224.
环形热岛格局演变过程的遥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热岛效应的空间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城市规划和管理的成败得失,也是城市大气污染的驱动因素之一。〖JP2〗使用2000、2003、2004、2006、2008和2010年2~3月下午成都的6次NOAA/AVHRR(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Advanced Very High Resolution Radiometer)卫星遥感数据反演亮温,采用均值 标准差法将热岛强度分为7个等级,用面积加权平均法将研究区强度分为高温、中温和低温3类。结果表明:(1)热岛空间格局呈现巨大变异,由前期的中心型演变为中期的环型,后期是热岛环的形态和高温中心的调整阶段;(2)研究区的强度为前期强,2004年迅速减弱,高温类的强度2004年比2003年减弱259℃,2004年之后的平均减弱率仅为024℃/a;(3)城市东北部和西南部高温区的温度梯度出现逆向升降趋势。由于地表温度对城市气温有重要影响,热岛形态的变化是人们从更复杂角度分析大气污染机制、设计热岛数值模型和进行城市规划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25.
3种植物人工浮岛对生活污水水质动态净化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同等条件下开展了3种植物人工浮岛对生活污水水质处理比较研究,并对它们动态净化处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水体交换时间为7 d时,灯心草、菖蒲、美人蕉3种人工浮岛对总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8.4%、53.7%和59.3%;对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9.3%、65%和69.3%;对C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1.5%、40.5%和40.9%。显然美人蕉对总氮和总磷的去除效果最好,实验证明了美人蕉人工浮岛在对于生活污水处理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26.
Climate change-related impacts have the capacity to substantially influence Small Island Developing States (SIDS) in the Caribbean. Currently, many SIDS are engaged in large-scale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s that aim to identify, analyse, and inform solutions to mitigate climate change-related impacts. Many of these assessments, while useful, place little emphasis on the local stakeholders' perceptions of climate change. One such Caribbean community impacted by climate-related change is Providence Island in Colombia. Using a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framework (Marshall, P.A. et al. 2010. A framework for social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sustaining tropical coastal communities and industries. Gland: IUCN Publication Services), researchers interviewed island residents (N = 23) about their perceptions of climate change, impacts on the local environment, and how the island community may adapt. All interviews were transcribed and analysed using a priori and open coding to identify patterns of and relationships between stakeholders' responses. Results indicate that local perceptions of climate change are linked to (1) environmental knowledge, (2)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attitudes, and beliefs, and (3) perceptions of risk. Implications for local adaptive strategies,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and suggestions for engagement at the local level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27.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成为全世界的共同目标。海岛作为“人类开发海洋的远涉基地和前进支点”被大规模开发,其主要开发利用方式——海岛生态旅游也蓬勃发展。在此背景下,如何协调海岛生态环境与旅游经济的关系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也是海岛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运用能值理论对海岛生态旅游系统进行研究,构建海岛生态旅游系统能值指标体系,定量分析整个系统的结构、功能、旅游经济效益、生态效率和综合状况,为海岛生态环境资源和旅游经济活动的评估提供客观标准,并为海岛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28.
武汉城市热岛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理解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机制及其影响因素是制定热岛效应缓解政策和研究城市生态问题的前提和基础。选用1987年9月26日的Landsat-5和2013年9月17日的Landsat-8遥感影像进行地表温度反演,分析武汉市城市热岛效应的时空演变特征;对热岛效应明显的武汉市主城区进行格网划分,提取格网内地表温度及所选影响因子指标值,运用主成分回归方法进行地表温度多因子综合分析,探讨城市热岛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武汉市地表温度空间分布表现出典型的热岛特征,1987年和2013年分别有27.7%和39.1%的范围被"热岛"覆盖;(2)影响武汉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因素有不透水面指数、水体面积比例、归一化建筑指数、归一化植被指数及绿地面积比例;(3)当其他影响因素稳定时,不透水面指数每增加1%,可使地表温度增温0.04℃~0.10℃;水体面积每增加1%,可降低地表温度0.03℃。  相似文献   
229.
黄海及东海海域大气湿沉降(降水)中的营养元素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于2000、2001两年在黄海的千里岩岛和东海的嵊泗群岛两个采样点共采集了160多个降水样品,测定了pH值和营养盐组份(NH4^ ,NO3^ ,NO2^ ,PO4^3,SiO3^2 )的含量。结果表明,降水样品中营养元素的浓度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的浓度高于夏季。千里岩降水中的营养元素的浓度普遍比嵊泗群岛高,尽管降雨量千里岩岛小于嵊泗群岛,千里岩大气降水中营养元素的月沉降通量仍大于嵊泗群岛。两个采样点的大气降水中的N/P值远高于海水中的值,表明大气湿沉降对这些海域的海洋生产力和营养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环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30.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LST), which is heavily influenced by urban surface structures, is a significant parameter in urban environmental analysis.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effect impervious surfaces (IS) spatial patterns have on LST in Beijing, China. A 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 model (CART) was adopted to estimate IS as a continuous variable using Landsat images from two seasons combined with QuickBird. LST was retrieved from the Landsat Thematic Mapper (TM) image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IS and LST.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CART was capable of consistently predicting LST with acceptable accuracy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0.94 and the average error of 8.59%). Spatial patterns of IS exhibited changing gradients across the various urban-rural transects, with LST values showing a concentric shape that increased as you moved from the outskirts towards the downtown areas. Transect analysis also indicated that the changes in both IS and LST patterns were similar at various resolution levels, which suggests a distinct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Results of correlation analysis further showed that IS tended to b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LST, and that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increased from 0.807 to 0.925 with increases in IS pixel size. The findings identified in this study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improving urban planning efforts to lessen urban temperatures and thus dampen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