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2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306篇
安全科学   52篇
废物处理   145篇
环保管理   41篇
综合类   434篇
基础理论   90篇
污染及防治   123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671.
活性炭纤维负载氧化镧催化净化NO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ACF作为载体制备了负载不同质量分数La2O3的负载型催化剂,研究了它们催化净化NO的活性和活性的稳定性,同时对比研究了ACF、HNO3/ACF净化NO的能力.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实验中最佳的氧气体积分数为5%,最佳空速为5 000 m3·(m3·h)-1;催化实验结果表明,ACF的低温活性很差,HNO3/ACF净化NO的低温活性很好,但是其活性的稳定性很差;负载了La2O3的ACF能大幅提升ACF净化NO的能力,其活性中心为La2O3,La2O3的最佳负载量为20%,350℃以上时,20% La2O3/ACF催化净化NO的效率均在95%以上,在200℃恒温条件下,其催化活性约能持续8h;催化剂的理化特征实验结果表明,ACF、HNO3/ACF净化NO的机制与负载了La2O3的ACF净化NO的机制有着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672.
以TiO2为载体,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3种双金属催化剂(Co-Mn/TiO2、Ce-Mn/TiO2和Nb-Mn/TiO2),与低温等离子体(NTP)协同对氯苯进行降解,并通过XRD、SEM、TEM、BET、XPS、H2-TPR和O2-TPD手段表征其物化性质,以阐明不同催化剂对氯苯的等离子体催化降解差异.结果显示,与单独的NTP相比,双金属催化剂耦合NTP可显著提高氯苯的降解效率和矿化率,减少有毒副产物的产生.Co-Mn/TiO2的催化活性优于Ce-Mn/TiO2和Nb-Mn/TiO2,在氯苯初始浓度为300 mg·m-3,气体停留时间为2 s,放电电压为15 kV的工况条件下,Co-Mn/TiO2耦合的NTP系统对氯苯的降解效率和CO2选择性分别达78.14%和51.02%,其O3的排放浓度为211 mg·m-3.表征结果也验证了以上结论,3种催化剂的金属氧化物均在TiO2表面高度分散,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为51~64 m2·g-1.Co-Mn/TiO2催化剂表面的高Mn4+/Mn3+比和Oads含量呈现出更多的氧空位,增大了氧迁徙率,因而表现出最高的催化活性和催化氧化性能.研究表明,双金属锰基催化剂耦合NTP降解氯苯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73.
柴油车燃料添加型催化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柴油机油耗低、动力强,但是排放的尾气中黑烟颗粒物PM(particulate matter)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随着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净化处理刻不容缓。当前对其排放控制的主要手段是使用颗粒物捕集器DPF(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捕集PM,并采用催化剂或提高尾气温度促其燃烧以实现DPF再生。燃料添加型催化剂FBC(fuel borne catalyst)能保证催化剂与PM紧密接触,使DPF在尾气温度范围内即可再生。文章对近年来FBC的研究开发进展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该类催化剂的发展方向,即发展纳米级FBC。  相似文献   
674.
用赤泥做主要原料掺杂粉煤灰、膨润土、碎玻璃等制备了用于除尘脱氮柱状催化剂载体材料,考察了材料配比、烧结温度、保温时间等操作条件对材料气孔率和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温度为(1 025±25)°C,保温时间为1.5 h时制备的材料达到最优,其强度是40MPa~50 MPa,孔隙率是50%~60%。透反射显微镜显示催化剂载体气孔呈圆孔蜂窝状结构。  相似文献   
675.
汽车排气净化催化剂综合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HR-1型稀土复合氧化物催化剂进行了活性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温度和空速特性,耐高温性能好;经60000km行车使用后,催化剂仍保持良好的活性;对行车后的催化剂进行了综合分析,说明HR-1型催化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经受燃油带入的铅、磷、锌等物质的侵袭;高温热冲击所造成的催化剂比表面的减少乃是催化剂性能降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76.
以飞灰为载体的金属氧化物催化剂脱硝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飞灰作为催化剂的载体 ,担载Fe、Cu、V、Ni等过渡金属作为活性成分制成脱硝催化剂 .对飞灰作为载体的催化剂进行了各种表征分析 ,考察了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对脱硝效率的影响 .利用固定床反应装置进行了催化脱硝实验研究 ,结果发现 ,飞灰作为脱硝催化剂的载体是可行的 ,其中担载Cu作为活性成分时脱硝效率最好 ,在温度为 2 70℃时NO的转化率达90 %以上 .最后 ,对活性炭和页岩灰作载体时的催化脱硝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 ,发现飞灰的催化活性仅次于活性炭 ,而页岩灰的活性最差 .  相似文献   
677.
全Pd三效催化剂研究涂层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备了作为Pd三效催化剂涂层材料组成的活性Al2O3/金属氧化物添加剂试样,用BET法、XRD法及H2-TPR法对这些涂层原材料体系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金属氧化物添加剂提高了活性Al2O3的热稳定性;添加ZrO2改善了CeO2的热稳定性;与含Ca的试样不同,含La试样没有贮氧能力。用含有Al2O3-CeO2/ZrO2和Al2O3-La2O3/BaO的涂层材料制备的Pd催化剂有好的CO,HC和NOx同时净化的三效性能和低的起燃活性。加入0.003%(V/V)SO2降低了催化剂活性,含La2O3/BaO涂层材料的Pd催化剂上NOx反应易被SO2中毒。  相似文献   
678.
苯胺的超临界水氧化研究1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苯胺的超临界水氧化表明,氧化剂H2O2、试验温度、压力和停留时间以及水样的起始TOC值对TOC的去除率有显著影响.在本试验中,选取了硫酸铜、硫酸铁、硫酸锰等金属盐进行苯胺的均相催化氧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这些金属盐对苯胺的氧化有不同的催化活性,筛选出硫酸锰和和硫酸亚铁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以硫酸锰作催化剂为例,在450℃,28MPa,K=1.1,pH=4.0的条件下,当停留时间为46s时,TOC去除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679.
湿式双氧水氧化处理染料中间体H-酸钠盐溶液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在0.5 L压力反应器内,对染料中间体H-酸钠盐溶液进行湿式双氧水氧化(WPO)及湿式双氧水催化氧化(CWPO)降解处理.分别考察反应时间、双氧水用量、温度、进水pH值和催化剂等对反应过程与对象污染物降解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WPO能在温和的条件下降解难于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在温度为110℃、压力为0.5 MPa、双氧水用量为理论需用量、进水pH=5的条件下,处理含10 g/L H-酸钠盐的H-酸盐溶液的COD和色度去除率分别为62.0%和98.7%;采用非均相Cu/Ni复合催化剂,在同样操作条件下,CWPO对同一废水的COD和色度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2.0%和99.9%.表明催化剂的存在大大提高了WPO的氧化效果.  相似文献   
680.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用于湿式氧化吡虫啉农药废水的Mn/Ce复合催化剂,利用BET比表面积测定和XRD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焙烧温度对Mn/Ce催化剂活性及稳定性的影响,探讨了湿式催化氧化吡虫啉农药废水的适宜反应温度和氧分压.结果表明,Mn/Ce催化剂晶粒细小,晶粒尺寸小于15nm;适当降低焙烧温度,对减小催化剂晶粒、增加比表面积、提高活性有利,但会使金属溶出量增大、稳定性下降;提高反应温度,湿式催化氧化反应速率加快,而氧分压大于1.6MPa后,反应速率不受氧分压影响;使用该催化剂,在温度190℃、氧分压1.6MPa、进水pH为6.21的条件下经120min处理,COD去除率达93.1%;Mn/Ce复合催化剂对湿式氧化吡虫啉农药废水显示较好的活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