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22篇
安全科学   9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196篇
基础理论   58篇
污染及防治   40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91.
The aim of our work was to assess the pollution-induced community tolerance (PICT) of isopod gut microbiota and pollution-induced isopod population tolerance (PIPT). Animals collected from a chronically Hg polluted and an unpolluted location were exposed for 14 days to 10microg Hg/g dry food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s. The lysosomal membrane stability, hepatopancreas epithelium thickness, feeding activity and animal bacterial gut microbiota composition were determined. The results confirm the hypothesis that the response to short-term Hg exposure differs for animals from the Hg polluted and the unpolluted field locations. The animals and their gut microbiota from the Hg polluted location were less affected by Hg in a short-term feeding experiment than those from the unpolluted environment. We discuss the pollution-induced population tolerance of isopods and their gut microbiota as a measure of effects of long-term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he ecological consequences of such phenomena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92.
攀西蔬菜基地蔬菜砷、汞污染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研究了攀西地区主要蔬菜基地的瓜类、茄果类、根菜类、叶菜类、豆类等五类蔬菜中砷、汞污染及其累积情况。结果表明,这五类蔬菜砷、汞含量都未超过相应产品限量标准,超标率为0%,污染程度都为安全,污染水平为清洁。各蔬菜对As的吸附能力为叶菜类〉根菜类〉豆类〉瓜类=茄果类;各蔬菜对Hg的吸附能力为叶莱类〉瓜类〉茄果类〉根菜类〉豆类。以叶菜类对As,Hg的富积能力最强,综合污染指数明显高于其他蔬菜。  相似文献   
193.
通过对土层中石油烃类污染物索氏抽提流程的改进 ,实现蒸馏氯仿的回收与再利用。实验结果表明 ,用改进索氏抽提流程测的有机物含量与传统的流程相比 ,所减少的石油烃类物质损耗占总石油物质含量的 1 0 % ;同时 ,蒸馏回收的氯仿的 70 %可以重新用于索氏抽提 ,由此产生的误差小于 1 % ,不会影响残油微生物降解试验的分析精度 ,具有资源回收与保护环境的双重效应  相似文献   
194.
以南京北郊为例,测量分析了屋面径流中砷(As)、汞(Hg)、铅(Pb)、镉(Cd)和锌(Zn)5种元素的浓度、形态特征。结果表明:短时强降雨过程中这5种元素浓度在较大范围内无规则波动,且不同元素间浓度分布存在较大差异;Zn与Pb的平均浓度分别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的Ⅴ类和Ⅳ类标准限值,污染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ZnPbAsHgCd。元素形态分析表明,径流中除Hg外其他4种元素主要以颗粒态形式存在,各元素颗粒态占总形态的平均分数分别为:As,64.5%;Hg,43.7%;Pb,76.5%;Cd,54.6%;Zn,54.3%。  相似文献   
195.
研究了挥发时间、温度和气流量对农药甲基对硫磷在水-气界面挥发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气流量增大甲基对硫磷挥发量明显增大,温度和气流量是影响甲基对硫磷挥发的主要因素;挥发时间在0~8 h内甲基对硫磷挥发量的变化较大,8h之后甲基对硫磷的挥发量基本不变化.研究了农药甲基对硫磷在水-气界面的挥发动力学.建立了甲基对硫磷在水-气界面挥发的动力学模型,模型计算所得的预测值与实测值基本吻合,相对误差≤5%,表明可用该动力学模型来预测甲基对硫磷在水-气界面的挥发行为.  相似文献   
196.
采用沉积沉淀-光还原法制备了不同AgIO3含量的BiOI光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N2吸附-脱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和电子自旋共振对其物理化学结构进行表征,在光催化反应器上研究了AgIO3负载量、光照、溶液温度、pH值、SO2和NO对气态单质汞(Hg0)去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BiOI相比,Ag-AgIO3改性后光催化剂的脱汞性能大幅提高.当AgIO3负载量为4wt.%时,光催化剂的脱汞效率高达98%.与NO相比,SO2对脱汞性能的抑制作用更大.由于Ag和AgIO3在BiOI表面的高度分散性,Ag-AgIO3(4%) BiOI的可见光吸收性能明显提高.荧光灯辐照与Ag-AgIO3/BiOI光催化剂协同会产生大量的活性物种.在Ag-AgIO3/BiOI光催化剂的高效脱汞体系中,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为最主要的活性物质,而空穴(h+)和羟基自由基(·OH)次之.  相似文献   
197.
将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暴露于亚致死剂量(1.0、5.0、25.0 mg·kg~(-1))汞污染土壤中4周,以蚯蚓个体(致死率、体重增长率)及小分子代谢物(代谢组)为指标研究其对汞的动态毒性响应,并采用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A-DA)对暴露组及对照组的代谢物进行分类,进而识别潜在的标记物.结果表明,蚯蚓对汞的吸收尚未达到稳态,蚯蚓体内代谢物的响应依赖于暴露剂量及暴露时间.暴露1周时,蚯蚓体重略有增长但不显著;最低暴露剂量(1.0 mg·kg~(-1))导致蚯蚓体内亮氨酸、异亮氨酸、色氨酸、组氨酸、酪氨酸、5-氧脯氨酸、2-脱氧肌苷显著低于对照水平,柠檬酸、肌苷酸与腺苷在5.0、25.0 mg·kg~(-1)剂量下显著高于对照水平;暴露4周时,最高暴露剂量(25 mg·kg~(-1))显著抑制了蚯蚓的生长;汞添加组的蚯蚓体内谷氨酸、酪氨酸、马来酸、2-脱氧肌苷水平显著低于对照.上述代谢物对汞的动态变化表明它们可作为潜在生物标记物,用于诊断土壤汞污染.对代谢途径分析发现,1.0~25.0 mg·kg~(-1)汞即可破坏蚯蚓正常氨基酸代谢、三羧酸循环,扰乱能量代谢,对蚯蚓产生氧化损伤.本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个体水平的受试终点,代谢组学指标比个体水平指标能更敏感地响应较低剂量汞,是土壤汞污染生态毒性效应诊断的有效指标.另外,本研究结果可为土壤汞污染的风险评估及相关环境标准的修订提供大量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98.
试验在650~1350℃条件下探讨了温度和时间对飞灰中Zn的挥发率的影响,采用XAFs对飞灰及二次飞灰中Zn的赋存形态进行分析,运用吉布斯自由能理论推导了Zn的氯化反应途径,并开展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Zn挥发的主要因素,其挥发趋势随温度先增加而后降低,在1000℃时挥发率达到最高,而时间对其挥发效果影响较小;Zn主要以氯化物形态挥发,从假设反应途径的吉布斯自由能理论计算及验证试验得出,热处理过程中Zn的氯化反应分两步进行,首先飞灰中氯化物与SiO2反应生成Cl2,而后与ZnO反应生成ZnCl2,而小部分Cl2可能与水蒸气反应形成HCl,再与ZnO反应生成ZnCl2.  相似文献   
199.
以N-油酰基多肽表面活化聚苯硫醚滤料,以酸性KMnO4在60~80℃操作温度下正向滴定,在氧化作用下实现活性组分氧化.实验研究了催化滤料的低温NO还原和Hg0氧化性能,并通过SEM、EDX及TPD表征手段对催化滤料物化结构进行分析.分别考察了(0.9)Mn-Ce-Fe-Co-Ox/PPS反应体系温度、气相O2浓度、初始NO浓度、氨氮比(NSR)、入口SO2浓度的最佳反应参数.结果表明,有效组分MnOx、CeOx、CoOx、Fe2O3以团絮状均匀分散在纤维表面;在反应温度170℃、O2≥5%、NO≤500×10-6、氨氮比1.0、SO2≤100 500×10-6条件下,催化滤料对NO还原及Hg0氧化效率基本达到80%左右;程序升温脱附实验Hg-TPD结果表明SO2的Hg0氧化促进作用机理于SO3与Hg0非均相反应优于SO2硫酸化反应,而NO-TPD结果则表明NO与O2在PPS表面相互作用类型以吸附态亚硝酸盐为主,吸附态NO2次之.  相似文献   
200.
抑制剂对淹水土壤反硝化和氨挥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培养试验,设置3个硝化抑制剂双氰胺(DCD)(氮肥用量的2.5%(DCD1)、5.0%(DCD2)、7.5%(DCD3)),3个脲酶抑制剂氢醌(HQ)(氮肥用量的0.1%(HQ1)、0.3%(HQ2)、0.5%(HQ3))和3个硝化抑制剂DCD+脲酶抑制剂HQ联合施用(氮肥用量的2.5%+0.1%(HH1)、5.0%+0.3%(HH2)、7.5%+0.5%(HH3))试验处理,探讨抑制剂联合施用对淹水土壤反硝化和氨挥发过程及其环境因子的影响,并借助通径分析探讨环境因子对反硝化和氨挥发过程的影响程度,探求抑制剂、氮素转化过程及其环境因子之间定量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单独施用硝化抑制剂DCD能显著减少反硝化速率,但是增加氨挥发损失.单独施用脲酶抑制剂HQ能不同程度减少氨挥发损失,但对反硝化作用效果不稳定.而联合施用DCD和HQ,尤其是HH2(5.0%的DCD+0.3%的HQ)联合施用可有效地同时抑制反硝化和氨挥发损失,相比CK,其反硝化和氨挥发速率分别减少31.3%和12.5%.通径分析发现,硝化抑制剂DCD和脲酶抑制HQ主要影响土体NO3--N和NH4+-N浓度、上覆水体NH4+-N和DON浓度,从而影响反硝化和氨挥发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