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0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476篇
安全科学   16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179篇
综合类   1045篇
基础理论   258篇
污染及防治   158篇
评价与监测   24篇
社会与环境   114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中国红树林湿地资源及其保护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7  
红树林是我国海岸湿地类型之一,自然分布于海南、广西、广东、福建、台湾等省区。现有面积约1.5万hm^2,包括26种真红树,11种半红树。中国红树林湿地直接经济价值不高,而防浪护岩、维持海岸生物多样性和渔业资源、净化水质、美化环境等生态环境功能显,属于特别容易被价值低估的海岩生态关键区。1960年代以来的毁林转海造田或盐田,毁林围塘养殖,毁林围海搞城市建设等人类不合理开发活动,使红树林面积剧减,环境恶化,红树林湿地资源濒危,急需加强管理和保护。现已建成各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18个,还需要吸收科学家积极参与,加强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以尽快扭转退化趋势,实现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选取芦苇、菖蒲、美人蕉和香蒲等4种南京地区常见的人工湿地常用植物作为供试植物,对其在春季对生活污水总氮(TN)去除效果的数学模型进行研究.通过监测引种植物后污水中TN浓度,利用回归分析建立湿地植物去除污染物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在毒季种植植物后污水中的TN浓度按线性关系减少,其中芦苇、菖蒲和香蒲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明显,其直线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27,0.929和0.979;美人蕉在春季对TN的去除能力较差,其线性仅为0.561.  相似文献   
13.
酸性矿山废水的处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要分析了酸性矿山废水的主要污染物及危害,叙述了几种主要的处理技术:中和法、硫化沉淀浮选法、微生物法和人工湿地,并介绍了它们的机理、特点及实验研究和工业应用情况,由此对我国的酸性矿山废水的治理技术进行了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4.
南方涝渍地区退田还渔的一个实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江汉平原四湖涝渍地区的一个经围湖造田形成的典型农业微域为研究对象,在对其土壤和作物生长状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了退田还渔的必要性与具体方案。结果表明,对小型湖泊通过围湖造田所形成的农业微域,在人工排水和土地平整不充分的情况下,其地貌和土壤还残留有原有湖泊的影响,处于原湖泊低处的土壤表现出明显的沼泽化和严重潜育化的特征。在该地区种植水稻产量比正常地区减产达16%~26.8%。利用数量化理论Ⅰ确定了该地区适宜退田还渔的具体位置和面积。按照这一方案实施的结果,该地区从1997~2001年的5年中精养鱼塘面积增加9倍,养鱼的效益比种植水稻高5~10倍,还减轻了该地区夏季和冬季的排水压力。  相似文献   
15.
下行流人工湿地去除生活污水中氮磷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下行流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分析了系统对TP,TN的处理效果,并将有无植物2种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下行流人工湿地对N,P都有很高的去除率;进水中TN,TP的浓度变化对出水中N,P含量影响不大,系统对N,P有一定的抗冲击能力;植物在污染物去除过程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variations of daily average CO2 concentration above the wetland surface were studied in Xianghai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of China in August, 2000. The primary purpose was to study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O2 concentration on the four levels of height(0.1 m, 0.6 m, 1.2 m and 2 m) and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of CO2 concentration under different land covers. Results showed that daily average CO2 concentration above wetland surface in Xianghai National Natural Reserve was lower than that above other wetlands in northeast China as well as the worldwide average, suggesting that Xianghai wetland absorbed CO2 in August and acted as“sink” of CO2. The horizontal variations on the four levels of height along the latitude were distinct, and had the changing tendency of“decreasing after increasing” with the increase of height. The areas with obvious variations were consistent on different levels of height,and those with the highest variations appeared above surface of shore, sloping field, Typha wetland and Phragmites wetland; the vertical variations were greatly different, with the higher variations in Phragmites wetland and Typha wetland, and the lands near the shore and the sloping field with the lower variations. Spatial variations of daily average CO2 concentrations above wet!and surface were affected by surface qualities and land covers.  相似文献   
17.
导流明沟人工湿地治理橡胶废水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人工湿地原理,采用明沟导流治理橡胶生产废水,其工程投资低,占地面积小,运行稳定,易于管理,去除率高,处理后废水达到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8.
人工湿地基质除磷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基质除磷被认为是人工湿地中磷去除的主要方式。人工湿地基质除磷不仅受其自身化学特性的影响,还受到废水磷负荷、水力条件、运行方式、温度、溶解氧、pH、竞争性离子等的影响,结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较全面地论述了上述因素对基质除磷效果的影响。最后对吸附饱和基质的去向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不同进水方式人工湿地除污效率对比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人工湿地在间歇流、连续流进水方式下处理生活污水的效率.并进行了对比分析。在平均水力负荷4.8cm/d时,间歇流和连续流人工湿地COD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8%和64%;NH3-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0%和44%;TP平均去除率均为53%。结果表明,间歇流进水能够提高床体内的含氧量,缓解植物根系放氧不足.提高了污染物去除率。  相似文献   
20.
中外大河河口湿地保护与利用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研究河口湿地形成与演变、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特征的基础上 ,对中外大河河口湿地保护与利用现状进行了初步研究 ,以期为中国河口湿地保护与利用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