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5篇
  免费   173篇
  国内免费   210篇
安全科学   226篇
废物处理   79篇
环保管理   172篇
综合类   666篇
基础理论   77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09篇
评价与监测   43篇
社会与环境   64篇
灾害及防治   4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Various aquatic plant species are known to accumulate heavy metals through the process of bioaccumulation. World’s most troublesome aquatic weed water hyacinth (Eichhornia crassipes) has been studied for its tendency to bio-accumulate and bio-magnify the heavy metal contaminants present in water bodies. The chemical investigation of plant parts has shown that it accumulates heavy metals like lead (Pb), chromium (Cr), zinc (Zn), manganese (Mn) and copper (Cu) to a large extent. Of all the heavy metals studied Pb, Zn and Mn tend to show greater affinity towards bioaccumulation. The higher concentration of metal in the aquatic weed signifies the biomagnification that lead to filtration of metallic ions from polluted water. The concept that E. crassipes can be used as a natural aquatic treatment system in the uptake of heavy metals is explored.  相似文献   
82.
介绍了采用称量法制备瓶装1μmol/mol氮气中42个组分挥发性有机物(VOCs)标准物质的研制方法。建立了选择离子模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分析方法,对目标组分在气瓶中的长期稳定性进行了考察。所选择的42种目标组分完全满足中国环境保护标准《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吸附管采样-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HJ 644—2013)和美国环保署《使用特殊处理的采样罐/气相色谱仪检测环境大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EPA TO—14A)这2个方法标准中所规定的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有害成分的监测要求。将研制的气体标准物质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NIM)和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NPL)分别进行了比对测试,取得了良好的比对结果与国际等效度。结果表明,1μmol/mol氮气中42种组分VOCs标准物质的有效期为一年,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5.0%(包含因子k=2),并取得国家标准物质证书GBW(E)062231。  相似文献   
83.
金属材料海水腐蚀试验方法的编制及标准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使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标准,更好地完成试验,回顾了我国金属材料海水腐蚀试验方法和标准的编制历程,对金属材料海水腐蚀试验的两个现行国家标准进行了解读和比较。  相似文献   
84.
为预测评估过硫酸盐缓释材料的释放性能,对释放过程模型的构建以及模型的验证进行了研究。借助微积分思想,从材料体的概化分割、初始条件设定、每个小单元的状态标定、各个小单元中过硫酸钾的迁移变化量以及材料最外层释放过硫酸盐的量5个方面构建过硫酸盐缓释材料释放模型,利用Excel-VBA编程实现其释放过程模拟。采用欧盟标准NEN7375测试过硫酸盐缓释材料释放性能并获得模型参数。通过输入相关模型参数得到过硫酸盐动态迁移过程及其释放特征曲线,并利用实测数据与模拟数据进行拟合校验。结果表明,模型模拟值与实测值拟合较好,平均误差为1.88%,表明该模型设计合理,能够准确模拟过硫酸盐缓释材料释放过程,可作为缓释材料优化设计工具。  相似文献   
85.
生物炭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功能材料因其在污水处理和污染土壤修复方面具有显著效果而受到极大关注.采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仪及微孔分析对不同温度(200、300、400、500和600℃)条件下制备的木屑和麦秆生物炭进行特性表征,并采用制备的生物炭净化石油污染土壤,分别考察了污染物性质、生物质原料和热解温度对其净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增高,生物炭芳香化程度增加,极性降低,微孔结构逐渐发育,表面积增大.加入生物炭33 d后,污染土壤中总石油烃及其组分烷烃的浓度比对照略有降低,而PAHs浓度下降显著.随着热解温度升高,2种生物炭对PAHs的吸附强度均逐渐增大,芳香度增高、表面积增大是强吸附的主要原因.2种生物炭在400℃及以下温度制备时对PAHs的吸附强度为:木屑生物炭>麦秆生物炭;而400℃以上温度制备的生物炭吸附强度则相反,即麦秆生物炭>木屑生物炭,说明生物炭原料对其吸附强度也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6.
为了研究不同好氧预处理方式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产甲烷的影响,通过建立3个模拟厌氧生物反应器,研究了传统厌氧生物反应器C1、上层好氧预处理-厌氧生物反应器C2和底部好氧预处理-厌氧生物反应器C3 3种不同操作条件下的产甲烷过程.结果表明,挥发性有机酸的累积使C1始终处于产甲烷滞后阶段;而C2、C3的好氧预处理通过加快易水解酸化组分和过量挥发性有机酸的好氧降解,有效缓解了酸性抑制,产甲烷滞后时间明显缩短至10 d内.第32天C2停止上层曝气后,在27 d内甲烷浓度达到了50%以上,同时,产甲烷速率迅速上升,并在第81天可达到峰值773 mL/(kg·d).C3在第11天停止底部曝气后,虽然经过22 d的时间甲烷浓度即上升至50%,但之后产甲烷速率经历回落阶段后再次逐渐上升,在实验结束时仅达到517 mL/(kg·d).上层曝气的好氧预处理方式所需曝气时间相对较长,但其产甲烷启动快,与底部曝气相比,其后期的甲烷化过程更稳定并可达到较高的产甲烷速率.  相似文献   
87.
预处理垃圾焚烧飞灰作为碱胶凝材料混合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分析了垃圾焚烧飞灰的主要化学成分及矿物组成,探讨了预处理垃圾焚烧飞灰作为碱胶凝材料混合材的可能性.研究表明,垃圾焚烧飞灰主要由黏土类矿物组成,飞灰直接作为混合材参与水化过程会产生明显膨胀现象,加入30%(质量分数)飞灰制成的矿渣/飞灰试块在成型1 d脱膜时膨胀率达到15.7%,标准养护28 d后无侧压抗压强度只有12.4 MPa.对飞灰进行热活化预处理,900℃条件下活化效果最佳,同样的飞灰掺量下,试块在标准养护28 d后无侧压抗压强度达到46.0 MPa,膨胀现象消失,且碱胶凝材料中重金属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88.
根据钙法提钒尾渣的矿物特性,采用浮选法分离其中的石膏以实现脱硫,分别考察了矿浆pH、矿浆液固比、捕收剂添加量及浮选中水循环次数等因素对浮选指标的影响,并进行了理论分析,确定了钙法提钒尾渣浮选脱硫的优选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在矿浆pH为7、矿浆液固比为5:1、捕收剂添加量为0.6~0.8 kg/t的条件下,可获得w(S...  相似文献   
89.
Dredged material levees in coastal Louisiana are normally associated with pipeline canals or, more frequently, canals dredged through the wetlands to allow access to drilling locations for mineral extraction. The hydrologic impact on marshes behind the levee is of concern to coastal resource managers because of the potential impact on sediment transport and deposition, and the effect on estuarine organism access to valuable nursery habitat.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gaps in dredged material levees, compared to continuous levees and natural channel banks, on these two aspects of marsh function. Field studies for sediment deposition were conducted biweekly for a year, and nekton samples were collected in spring and fall. Variation in nekton density among study arears and landscape types was great in part because of the inherent sampling gear issues and in part because of differences in characteristics among areas. Nekton densities were generally greater in natural compared to leveed and gapped landscapes. Differences in landscape type did not explain patterns in sediment deposition. The gaps examined appear to be too restrictive of marsh flooding to provide efficient movements of floodwaters onto the marsh during moderate flooding events. The “trapping” effect of the levees increases sediment deposition during extreme events. Gapping material levees may be an effective method of partially restoring upper marsh connection to nekton, but this method may work best in lower elevation marshes where nekton use is greater.  相似文献   
90.
利用等离子技术,治理树脂聚合法生产再生纤维汽车内饰材料过程中产生的烟气,对等离子净化装置的结构参数、操作参数进行了优化,并对等离子体净化机理进行了分析。利用等离子技术,能够处理常规工艺设备无法治理的极微细可吸入颗粒物和气溶胶烟气;并可同时净化可吸入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该设备结构简单、运行费用极低,可在产生烟气的很多行业和领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