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8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377篇
安全科学   14篇
环保管理   54篇
综合类   690篇
基础理论   58篇
污染及防治   25篇
评价与监测   35篇
社会与环境   165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剖面中重金属分布特征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通过对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的研究,探讨了土壤剖面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紫色土淋溶层(A层)w(Cd)和w(Hg)平均值,母质层(C层)w(Cd),w(Zn)和w(Hg)平均值均高于全国同类、同层次土壤的平均水平;石灰岩土A层及C层的重金属质量分数平均值均低于全国同类、同层次土壤的平均水平.从上游至下游,w(Cu)和w(Zn)平均值呈降低趋势,其他重金属质量分数的变化不明显.城区附近土壤重金属质量分数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土壤中w(Cd),w(Cr),w(As),w(Hg)和w(Ni)服从正态分布(Sig.>0.05),土壤pH与w(Cd)和w(Cu)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显著性水平为0.01).土壤中w(Cd)与w(Cu),w(Cd)与w(Ni),w(Cu)与w(Zn),w(Cu)与w(Cr),w(Pb)与w(Zn),w(Pb)与w(As),w(Pb)与w(Hg),w(Pb)与w(Ni),w(Zn)与w(Ni)和w(Hg)与w(Ni)之间具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w(Cd)与w(Pb),w(Cd)与w(Zn),w(Cd)与w(As),w(Cu)与w(Ni)和w(Hg)与w(Cr)之间具有一定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92.
Chronic renal failure (CRF), in the main agricultural region under reservoir based cascade irrigation in Sri Lanka has reached crisis proportion. Over 5,000 patients in the region are under treatment for CRF.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establish the etiology of the CRF. Concentrations of nine heavy metals were determined in sediments, soils of reservoir peripheries, water and Nelumbo nucifera (lotus) grown in five major reservoirs that supply irrigation water. All five reservoirs carried higher levels of dissolved cadmium (Cd), iron (Fe) and lead (Pb). Dissolved Cd in reservoir water ranged from 0.03 to 0.06 mg/l. Sediment Cd concentration was 1.78-2.45 mg/kg. No arsenic (As) was detected. Cd content in lotus rhizomes was 253.82 mg/kg. The Provisional Tolerable Weekly Intake (PTWI) of Cd based on extreme exposure of rice is 8.702-15.927 mug/kg body weight (BW) for different age groups, 5-50 years. The PTWI of Cd due to extreme exposure of fish is 6.773-12.469 mug/kg BW. The PTWI on a rice staple with fish is 15.475-28.396 mug/kg BW. The mean urinary cadmium (UCd) concentration in CRF patients of age group 40-60 years was 7.58 mug Cd/g creatinine and in asymptomatic persons UCd was 11.62 mug Cd/g creatinine, indicating a chronic exposure to Cd. The possible source of Cd in reservoir sediments and water is Cd-contaminated agrochemicals. The CRF prevalent in north central Sri Lanka is a result of chronic dietary intake of Cd, supported by high natural levels of fluoride in drinking water, coupled with neglecting of routine de-silting of reservoirs for the past 20 years.  相似文献   
293.
泥沙沉降对水库富营养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监测成库后三峡库区重庆段富营养化的状况,通过泥沙沉降对水质影响静态模拟试验,研究了长江原水的泥沙沉降对水体中Chla、SD、TP、TN、浊度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峡成库后泥沙更易沉降,引起水体浊度降低、SD增大,这可能利于藻类的生长,导致Chla的质量浓度增加,同时,泥沙沉降也使水体的TN/TP增大,对富营养化的发生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94.
刘明坤  童俊  朱慧峰  白晓慧 《环境科学》2020,41(9):4062-4068
为探究微污染水生态系统中细菌群落对人为干扰响应所依赖的生态机制,基于生态零模型(ecological null model),应用拟合分析(fitting analysis)研究了环境因子与金泽水库来水及库区不同区域间细菌群落构建过程的关系.结果表明,细菌群落在系统发育上的聚类比预期要分散得多(SES.MNTD的单样本t检验95%置信下限为9.79).温度是影响群落系统发育的重要因子.随机性过程(stochastic processes)和确定性过程(deterministic processes)在不同样品细菌群落演替中的相对重要性呈明显的季节性特征.春、夏和秋季样品细菌群落演替由随机性过程主导,冬季则由随机性过程和确定性过程共同主导.NH~+_4-N是影响随机性过程和确定性过程相对重要性的主要环境因子.NH~+_4-N浓度为0.06~0.40 mg·L~(-1)时,由随机性过程主导;NH~+_4-N浓度为0.40~0.80 mg·L~(-1)时,则由随机性过程和确定性过程共同主导.分散限制(61.68%)和异质选择(26.65%)在研究区域中不同采样点之间细菌群落变化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95.
湖库富营养化敏感分级指数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对富营养化敏感度进行定量评估,涉及的指标往往不只一个,为此,采用多指标的无量纲化及标准化处理,提出了一种湖库富营养化敏感分级的开放性定量指标--河湖指数(RLI).结果表明,RLI可以评估湖库不同区域水体的动力状态的差别,为湖库不同分区水体富营养化敏感程度的识别提供了新的方法.以三峡水库为实例,阐述了河湖指数(RLI)的构建形式、计算步骤,指标的取舍和使用方法.三峡水库分级结果说明,该方法采用的月尺度指标对三峡水库各支流的分级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96.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国内外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方法和原则,并举例说明了辽宁省水库水源保护区的划分情况以及相关的技术发展趋势、法律程序等。  相似文献   
297.
针对水利工程移民的住房感知问题和住房感知等级为定序变量的特点,基于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理论,构建移民住房感知的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并针对浯溪口水利枢纽工程移民进行实证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施肥种类、最高教育水平和家庭年收入对移民住房感知存在显著正向作用,水源种类对移民住房感知存在显著负向作用。2施肥种类要素分析表明,当地移民生活对农业生产依赖性较高,且移民对区域交通状态改变预期是导致其住房感知差异化的主要因素。3最高教育水平要素分析表明,教育程度越高,移民住房感知越高。4水源要素分析表明,移民对水源的获取难度和成本的预期越差,其住房感知越差。5家庭年收入要素分析表明,家庭年收入越高,移民对未来的预期越好,其住房感知越高,经济发展是解决移民问题的基础。  相似文献   
298.
传统土壤侵蚀模型模拟次降雨产沙时难以确定泥沙输移系数,分布式的侵蚀产沙模型对数据量需求量大。选择三峡库区宋家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2013年的降雨、植被盖度、地形、土壤等数据,利用SCS-CN和MUSLE模型耦合模拟流域的场降雨的产沙量。结果表明:该模型的模拟值的精确度在可接受范围内,整个流域2013年的泥沙流失量是3 923t,全年中5场较大的降雨贡献了泥沙流失量的80%以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泥沙输出量差异很大,耕地(面积44.63%)贡献了81.54%的泥沙,有林地(面积47.61%)贡献了17.63%的泥沙;坡度在0~8度的区域贡献的产沙量仅为1.75%,大于25度的区域占流域面积的比例是39.21%,产沙量占55.77%;泥沙模拟值相比实测值偏大,其原因可能是流域中分布的池塘改变了径流过程,发挥拦截泥沙功能。  相似文献   
299.
以三峡库区为研究地点,建立库区优势树种立木生物量模型,并测定乔木含碳系数,结合库区第7次和第8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估算了整个三峡库区乔木林的生物量和碳储量。研究结果表明:(1)整个库区乔木林生物量和碳储量第7次调查为12 583×104t和6 471×104t,单位面积生物量75.70t/hm2,碳密度38.93t/hm2,第8次调查为14 253×104t和7 396×104t,单位面积生物量77.46t/hm2,碳密度40.20t/hm2。可见,这5a中,三峡库区生物量和碳储量都有所增加。(2)对于不同森林植被类型来说,松类的生物量和碳储量都显著高于其他类型,分别占三峡库区生物量和碳储量的40%和50%。(3)三峡库区森林植被生物量和碳储量随龄级增大先增大后减少,在中龄林时达到最大,比较两次调查的生物量和碳储量,森林植被主要以幼林龄和中龄林占优。(4)两次调查显示三峡库区森林植被生物量和碳储量主要分布在天然林中,对于碳汇起到主要作用,同时,人工林所占的比例有所提高,其碳汇能力也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300.
于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在黄河小浪底站和花园口站进行连续采样分析,根据亨利定律计算出表层水体二氧化碳分压(p CO2),研究了在小浪底水库"水沙调控"的影响下黄河花园口站和小浪底站表层水体p CO2特征及水-气CO2通量.结果表明,在小浪底水库正常调度期间,小浪底站表层水体p CO2在82~195 Pa之间,花园口站表层水体p CO2在99~228 Pa之间,且花园口站表层水体p CO2均高于同期的小浪底站;在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期间,两个水文站均表现为水库泄水期间的表层水体p CO2明显低于水库排沙期间的表层水体p CO2.无论是在小浪底水库正常调度期间还是在调水调沙期间,两个水文站表层水体p CO2均与DIC含量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8、9月Ep CO2/AOU的比值高于生物好氧呼吸作用控制水体p CO2的理论下限0.62,因此8、9月生物好氧呼吸作用对水体p CO2的贡献比较明显.从全年来看小浪底站和花园口站平均水-气CO2扩散通量分别为0.486μmol·(m2·s)-1和0.588μmol·(m2·s)-1;在水库正常调度期间花园口站水-气CO2扩散通量明显高于同期的小浪底站;在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期间两个水文站均表现为水库泄水期间的水-气CO2扩散通量明显低于水库排沙期间的水-气CO2扩散通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