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5篇
  免费   339篇
  国内免费   1402篇
安全科学   285篇
废物处理   18篇
环保管理   185篇
综合类   2480篇
基础理论   333篇
污染及防治   301篇
评价与监测   239篇
社会与环境   146篇
灾害及防治   129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66篇
  2022年   249篇
  2021年   281篇
  2020年   275篇
  2019年   204篇
  2018年   188篇
  2017年   193篇
  2016年   212篇
  2015年   232篇
  2014年   195篇
  2013年   210篇
  2012年   264篇
  2011年   219篇
  2010年   165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2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2007年-2011年连续5年,采用生物群落法,对崂山水库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为:2011年崂山水库共检出浮游植物8门93种,库区优势种为尖针杆藻(S.acus)、小胶鞘藻(P.tenue)、卵形隐藻(Cryptomonas ovata)、尖尾蓝隐藻(Chroomonas acuta).5年来群落结构相对稳定,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呈上升趋势.库区为B-中污型水体.  相似文献   
32.
孙冰  任慧芳  闫海霞 《环境与发展》2020,(1):194-194,197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环境空气监测的主要目标污染物。本文运用罐采样-三级冷阱预浓缩-中心切割-气相色谱(FID)/气质联用法对人群主要活动的近地面不同高度、不同时间段及不同区域的呼和浩特冬季大气环境中挥发性有机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发现典型天气情况下,呼和浩特城区冬季近地面挥发性有机物组分中烷烃和芳香烃占比较高,城区西侧所监测点位挥发性有机物总量(TVOCs)浓度高于其他区域,且其浓度在高度和时段上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3.
城市生活垃圾热解产气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外热式固定床试验台上,针对城市生活垃圾中的典型组分,进行了不同条件下的热解试验研究。试验测量不同条件下产物的产气量和产气速率,分析了热解气的组分和气体热值。分析发现,物料的挥发分、加热方式以及热解终温等对产气影响大,随温度的增加产气中H2含量逐渐增多,C2H4和C2H6的含量逐渐下降,气体热值有一个最大值。  相似文献   
34.
太湖东北部沉积物理化特征及磷赋存形态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对太湖东部和北部8个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理化性质及磷赋存形态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沉积物各理化性质与磷赋存形态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太湖沉积物的总磷含量为307.43~1454.39 mg/kg,阳离子交换量为15.18~22.68 meq/100g土,有机质含量为1.66%~3.45%;颗粒组成以粉砂级和粘粒级为主,占总量的54.39%~76.83%;主要矿物组成为石英和长石,粘土矿物以伊利石/蒙脱石混层为主,其次是伊利石、绿泥石和高岭石;沉积物中氧化物以SiO2、Al2O3和TFe2O3为主,且它们的含量随沉积物中总磷含量的不同变化较大。磷的形态以无机磷为主,污染较重沉积物中铁/铝磷的含量明显升高,有机磷的比例降低,钙磷变化不大。沉积物的各理化性质与磷赋存形态间关系密切,随着沉积物中总磷含量的增加, 阳离子交换量和有机质的含量都逐渐升高,细颗粒含量(<2 μm)逐渐增多,铁/铝形态的磷在总磷中所占比例也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35.
天师栗(Aesculus wilsonii)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树种,其天然分布比较零散,极少有大面积的自然群落存在。对湖北宣恩七姊妹山天然分布的天师栗群落采用相邻格子法进行调查,研究了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空间格局、群落结构和种群径级结构等群落特征。结果表明:(1)天师栗是群落的主要优势树种,其重要值为22.7,远大于重要值排在第二位的红枝柴(重要值为13.7),且在群落中呈聚集分布类型;(2)群落物种比较丰富,相对于灌木层和草本层,乔木层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较低,优势度指数较高,说明乔木层物种没有灌木层和草本层多,且分布不均匀,但优势种作用显著,成层现象明显;(3)群落的年龄〖JP2〗结构显示,该群落虽然目前处于稳定阶段,但群落中5个优势种群的幼年个体补充都严重不足,潜在的影响群落以后的生存和发展。应采取保护措施,促进群落的自然演替.  相似文献   
36.
在系统搜集、整理明清苏浙沿海潮灾记录基础上,建立风暴潮频率辨识方法,复原台风风暴潮灾害750次,据此建立逐年风暴潮频率序列。分析显示,1460~1480年、1570~1595年、1715~1745年、1785~1810年、1880~1890年为风暴潮活跃期。明清苏浙沿海风暴潮存在45 a、25 a、14 a三种时间尺度周期,其中45 a周期最为显著。气候跃变分析表明,1402年、1457年、1566年、1624年、1652年、1711年、1846年、1880年风暴潮活动趋于活跃;1444年、1477年、1543年、1634年、1799年、1856年风暴潮趋于平静。与1470年以来温度距平曲线对比显示,气候冷暖与风暴潮发生频率有一定正相关性,全球变暖背景下苏浙沿海可能面临更为严重的风暴潮威胁。苏浙地区明清时期风暴潮灾害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大部分风暴潮记载集中于长三角、杭州湾地区,苏北地区风暴潮数量少但影响范围广,浙东地区受地形和经济发展程度影响,风暴潮记载数量少且集中于滨海。  相似文献   
37.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长江口和杭州湾北部沉积物粒度分析数据,研究表层沉积物类型、分布以及分区特征。结果表明:沉积物的分布特征受水动力条件、地貌类型以及泥沙来源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长江口表层沉积物在纵向分布上,自西向东粒径从粗到细、分选程度从好至差,在横向上自北港-北槽-南槽,沉积物粒度逐渐变细;水流动力作用强的河槽和波浪作用强的口门浅滩沉积物粒度较粗,水动力较弱的河口边滩及口外海滨区沉积物则较细。根据沉积物分布特征可将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分为河口分汊河段沉积区、河口拦门沙沉积区、口外海滨沉积区和杭州湾北部沉积区等4个沉积区。  相似文献   
38.
城市轨道交通噪声的声源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噪声的主要类型、基本特性、传播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综述了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噪声的预测及测量分析技术的研究成果,并对其进行了总结比较,阐述了各种方法的特点、主要成就和局限;最后探讨了城市轨道交通噪声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为解决城市轨道交通发展中的噪声问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9.
粒径对镁粉爆炸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简要分析了镁粉爆炸的过程和特性基础上,结合在20 L球型爆炸测试装置中对粒径D50为6,47,104,173 μm镁粉的爆炸特性实验数据,着重分析了粒径对镁粉爆炸特性所产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粒径的增大,镁粉的爆炸危险性随之减小.  相似文献   
40.
Accurate knowledge of the quality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the highway runoff in Pear River Delta, South China is required to assess this important non-point pollution source.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quality characterization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rainfall runoff from highways in urban and rural area of Guangzhou, the largest city of Pear River Delta over 1 year’s investigation. Multiple regression and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were used to determine influence of the rainfall characteristics on water quality and correlations among the constituents in highway runoff. The results and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e runoff water is nearly neutral with low biodegradability. Oil and grease (O&G), suspended solids (SS) and heavy metals are the dominant pollutants in contrast to the low level of nutrient constituents in runoff. Quality of highway runoff at rural site is better than that of at urban site for most constituents. Depth and antecedent dry period are the main rainfall factors influencing quality of highway runoff. The correlation patterns among constituents in highway runoff at urban site are consistent with their dominant phases in water. Strong correlations (r ≥ 0.80) are found among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total phosphorus, Cu and Zn as well as conductivity, nitrate nitrogen and total nitrogen. O&G, COD, SS and Pb in highway runoff at urban site substantially exceed their concentrations in receiving water of Pear River. The soil directly discharged by highway runoff at rural site has contaminated seriously by heavy metals in surface layer accompanying with pH conversion from original acidic to alkaline at pres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