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5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57篇
安全科学   140篇
废物处理   19篇
环保管理   216篇
综合类   460篇
基础理论   142篇
污染及防治   48篇
评价与监测   68篇
社会与环境   49篇
灾害及防治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71.
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erfluoroalkyl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s)是一类新兴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土壤中PFASs可以通过淋溶作用进入地下水影响水质安全,或者通过陆生食物链的传递和生物放大作用危害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有关土壤中PFASs的赋存状况、浓度水平与行为机制的研究已经成为环境化学领域的热点之一.目前土壤中可以准确测定的PFASs在含氟化合物总量中的占比不到1%,含量为ng/g水平.我国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东部及氟化工厂周边地区,其组分以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tane sulfonic acid,PFOS)和全氟辛酸(Perfluorooctanoic acid,PFOA)等长链PFASs为主.不同类型土壤中PFASs的赋存特征主要受到物质种类与土壤理化性质及周边人类活动的影响.除了含氟化学品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直接释放和大气传输以外,PFASs前体物在土壤环境中的转化也是其重要来源.吸附-解吸是PFASs在土壤中的主要归趋方式,化合物碳链长度及官能团种类、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种类等因素都会影响其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和富集能力.鉴于目前的研究现状,需要进一步优化土壤中PFASs的提取和分析方法,关注新型PFASs在土壤中的变化趋势及行为机制,开展土壤中PFASs的生物可给性和生物可利用性研究,进一步评估PFASs的生态与人体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872.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综述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研究情况,包括渗滤液的产生、危害、水质和水量、控制和处理,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供从事此项研究的工作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873.
陕北长城沿线沙质荒漠化遥感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1975年MSS卫星图像、2000年ETM卫星图像为遥感信息源,通过建立科学的沙质荒漠化土地分类体系,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方法,对位于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的陕北长城沿线沙质荒漠化进行了现状及动态变化分析,结果表明,经过20多年来沙质荒漠化防治,现代沙质荒漠化过程得到了明显的逆转,25年间,沙质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了195.18km2,逆转区的面积比发展区的面积大1280.48km2,为该区能源化工基地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但是目前该区的沙质荒漠化土地强度依然较大,危害较大的极重度和重度沙质荒漠化土地占到总沙质荒漠化土地面积的35.64%,同时煤炭、油气资源的开发对沙质荒漠化的负面影响具有潜在性和长期性,因此,建立合理的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体系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874.
古田山自然保护区黑麂资源分布与保护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3年3~12月,在古田山自然保护区对黑麂的分布、种群密度和保护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古田山黑麂主要栖息在海拔800~1000m的区域。同时根据样带法估计保护区内黑麂种群密度。结果表明,区内黑麂平均密度为3.30±0.45只/km2,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黑麂种群密度存在极显著差异(F2,37=19.31,P<0.01)。从整个保护区来看,不同季节黑麂种群密度变化不明显(F3,36=0.36,P>0.05)。食物空间分布的季节性变化可能是黑麂对海拔高度选择变化的重要原因,森林面积的丧失和偷猎是影响黑麂种群在该区稳定生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75.
Increasing water scarcity is increasing pressure on water management institutions, particularly in the area of water rights. A common response is to formalise water tenure, one of several options for securing access and resolving conflicts concerning water allocation. This article looks at four contexts where negotiation, self-governance and concepts of legal pluralism may help improve water resource management. Existing users and potential new users need to negotiate before water resources are developed. Users can participate in forums with authority to solve basin management problems through self-governance. Negotiated water transfers offer an alternative to water acquisition by expropriation.  相似文献   
876.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short overview of the main themes of ecological economics (EE). It is argued that EE provides a platform that fosters multidisciplinary environmental research by bringing together the core contributing disciplines – economics and ecology. In addition, EE is regarded as a pluralistic approach to environmental research that can be set opposite to, and has indeed developed as a response to, traditional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A comparison of the two fields is presented to clarify the essenti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In addition, specific themes are examined in more detail. These includ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growth debate; international trade; dynamic processes; and behaviour and policy. Electronic Publication  相似文献   
877.
成都地区慈竹生长状况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刘庆  何海  沈昭萍 《四川环境》2001,20(4):43-46
通过对成都市城区边缘及郊区6个样地慈竹林竹株的实地观测和取样分析,发现成都市城区边缘及青白江区的慈竹普遍生长不良,不同竹龄竹株的高度和胸径都比无郊崇州市怀远的慈竹要小,发育不良竹株竹杆内硅的含量显著高,初步分析硅的过多积累可能是慈竹竹杆脆化的一个明显指标;发育不良的慈竹竹杆含水量也普遍比生长状况好的慈竹竹杆含水量高。从样地土壤样品分析发现,慈竹生长不良的样地土壤偏酸或者偏碱。成都市区的降水普遍偏酸,降水中过高的SO4^2-,NO3^-,Cl^-和F^-离子成分也可能是导致慈竹生长不良的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878.
赵华 《林业劳动安全》2010,23(4):42-44,48
通过列举西方等发达国家应用直升飞机应急救援的实例,把一种高效的救援方式展现在给我们的眼前,同时给出了我国在此方面的发展目标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79.
我国安全评价现状分析及对策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应用安全科学的方法和基本原理,从安全系统工程学、安全经济学的角度出发,以科学发展的态度分析目前评价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政府应加强监管,规范中介机构的行为,加强评价机构的管理,实行优胜劣汰,提高安全评价报告的质量,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进一步完善跟踪指导,要定性、定量评价互补,并应用综合评价数学模型,使之向科学、规范、有序的方向发展。为防止重特大及频发性事故的发生,为国家、部门和企业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提高整体的安全生产水平,确保经济安全稳定的运行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80.
2019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草案)》(以下简称草案)经国务院审议通过,并初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修订力度之大,值得充分肯定。同时,草案还存在不少提升空间,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按照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提出的加强立法统筹、立改废释并举要求,剖析了当前我国固体废物环境管理及其立法修法中面临的挑战,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从明确固废污染防治立法原则、强化政府统筹管理、明确各部门职责、强化区域统筹、完善跨区域转移监管机制、统筹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等方面提出了完善草案的建议,以期为我国固废管理决策和草案修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