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8篇
安全科学   117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32篇
综合类   90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21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飞机已经成为现代最便捷的交通运输工具,但其科学技术含量高、结构复杂,如果在操作中出现微小的疏忽和失误,就可能酿成重大火灾,出现机毁人亡的恶性事故。本刊将分2期。从飞机火灾的原因、火灾的特点、火灾的预防、客舱着火的紧急处置、飞机火灾中的逃生5个方面,介绍飞机的防火安全工作。  相似文献   
52.
基于中国114个地级资源型城市2011—2018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熵权法测算各资源型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指数,并利用系统GMM模型、静态面板门限模型和动态面板门限模型,探讨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工具对中国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2011—2018年中国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在总体向好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极差扩大现象,且在空间上呈现出“东高西低”的分布态势;(2)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工具对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3)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工具对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受到城市低碳生活基础设施水平的调节和制约,存在门限效应。基于实证研究结果进一步分析了相应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53.
减污降碳是环境规制效率提升的标志,是实现污染控制和环境质量改善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探究减污降碳政策工具驱动环境规制效率提升的内在机理,对于推进“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以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份数据为研究对象,借助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探析命令控制型、市场激励型和自愿参与型政策工具促进环境规制效率提升的多元路径组合。结果发现:减污降碳政策工具在提升全国环境规制效率方面呈现4种组合模式,且分别与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实施效果相匹配,未来将呈现多元政策工具组合协同发力的态势;命令控制型政策工具在提升中西部地区环境规制效率中发挥主导作用,中部地区尤为明显;自愿参与型工具则更多依赖命令控制型、市场激励型工具发挥政策组合作用,在西部地区发挥效力较弱。不同的环境规制效率驱动效果会带来差异化的政策工具组合,以此为不同地区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4.
55.
安全执法检查的方法归结起来主要有:“听、问、查、验、练”。形象地说就像一个中医看病,所用的方法是望、闻、问、切。望,就是查(查看);闻,就是听;问,就是询问;切,就是用仪器进行检验和测量(如图所示)。在安全检查中,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练”。综合使用这些方法,就可以找出一个企业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6.
此文对行星滚丝原理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着重讨论了其滚压工具的设计与修复问题,并应用实例作了验证。  相似文献   
57.
古人云: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手机,现代化的通讯工具,既可为人们提供方便和乐趣,也能带来麻烦和祸端。  相似文献   
58.
客观分析政策工具组合对不同类型地区的异质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差异化影响,有针对性地优化政策工具组合,对探索可行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具有重要价值。以“十三五”期间中国31个省份为研究对象,应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在区域禀赋和生态产品属性双重异质性视角下,基于公共产品理论,探究公共性生态产品和经营性生态产品分别在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地区、生态发展滞后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地区、生态经济发展双重滞后地区的价值实现路径。结果表明:①单一条件变量不构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必要条件,多元政策工具组合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有力保障。②组态分析的中间解显示,存在6条公共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7条经营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③区域禀赋的差异会导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的差异。④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生态资源权益交易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核心条件,属于实践中重要的政策工具。为加快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政策制定要考虑区域所处的实际发展阶段,加快推动生态数字化发展,实现对生态产品的精准识别和动态监测,完善生态产品市场交易体系,鼓励和支持多元主体参与,培育高质量发展绿色增长点,保障生态产品供需精准对接,促进绿色发展与共同富裕协同增效。  相似文献   
59.
南塞 《环境》2005,(1):78-83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自身环境的越来越关注,作为重要出行工具的汽车,在“环保”上也将有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60.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是我国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制度之一,近年来环境影响评价在很多领域渗透很快,对于如何提高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效率和质量的问题,已经摆在许多环评机构和单位面前.随着信息时代扩张速度的加快,先进的科技工具也被应用到环境影响评价领域中,DV也是如此,DV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开展过程中的现状调研、公众参与、档案管理等阶段发挥很多重要的功能,使环评工作便捷、方便,对减轻工作强度,提高环境影响评价质量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