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7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212篇
安全科学   5篇
环保管理   169篇
综合类   680篇
基础理论   66篇
污染及防治   18篇
评价与监测   43篇
社会与环境   170篇
灾害及防治   38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3篇
  197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31.
海拉尔盆地乌9井煤含水热模拟生烃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丽 《地球与环境》2003,31(2):100-104
通过对海拉尔盆地乌 9井煤进行含水热模拟实验 ,结果反映出煤在早期阶段产气率较小 ,且以生成非烃气为主 ,35 0℃后产气率明显增大 ,随模拟温度的增加烃类气体的组分碳同位素序列由正碳序列变为同位素序列倒转 ,说明了温度对天然气的组分碳同位素序列有影响。热模拟煤中可溶有机质表现出低饱和烃和高非烃、沥青质的特点 ,色谱上具有较高的Pr/Ph。煤具有两次生油高峰 :即未熟 低熟油生油高峰 ,对应Ro =0 5 % ,产油率为 0 .85 % ;第二次生油高峰Ro为 0 .85 % ,产油率 0 .93%。煤显微组分组成特征决定了煤的生油特征。  相似文献   
232.
松辽盆地主要经历了伸展构造期和反转构造期两个构造时期,形成了复杂的构造裂缝组系。裂缝以垂直和高角度倾斜缝为主,力学性质表现为张性缝。虽然存在多组裂缝方向,但以东西向裂缝占优势,其次为北东和南北向裂缝。裂缝形成时期主要在反转构造期的挤压应力作用下形成,裂缝的发育主要受岩性、岩层厚度和构造部位的控制。在现今地应力作用下,东西向裂缝有效程度高,成为影响三肇地区注水开发的主要裂缝组系。  相似文献   
233.
本文讨论了川西前陆盆地气田区上三叠统和侏罗系地层水K+ +Na+ 、Ca2 + 、Mg2 + 、Br-与Cl-离子、矿物 (胶结物和充填物 )碳氧同位素和水的氢氧同位素成分组成以及相互关系。气田区上三叠统流体来源以地层海陆相沉积物质为主 ,并与渗流水混合 ,形成“下部流体”。有气藏的侏罗系内流体 (称“上部流体”)与“下部流体”的水化学和同位素组成相近 ,且具有同一演化趋势 ,表明它来源于下部流体并与侏罗系层内的渗流水发生过混合作用。本文提出该气田流体具跨层流动、二次混合演化特征 ,认为大规模的流体对流混合促进了上三叠统内天然气的运移聚积 ,在三叠系内有利构造圈闭中形成原生或残留气藏并向上运移 ,在侏罗系内有利圈闭中形成“次生”气藏。  相似文献   
234.
新疆库车坳陷晚白垩世隆升的裂变径迹证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裂变径迹定年法研究,南天山库车坳陷地区在晚白垩世发生构造隆升事件,表现为全区范围内缺失晚白垩世地层。隆升事件在区域内具有不等晚性,介于109.6~68Ma之间,平均隆升速率约为47.6m/Ma,构造剥蚀量为3.28~3.93km。隆升事件形成库车坳陷构造格局的雏形,从全球动力学观点来看,可归因于Kolistan-Dran岛弧与拉萨地体碰撞的远距离效应。  相似文献   
235.
城市水资源社会再生能力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在城市水资源评价过程中充分考虑城市水资源的社会循环,更好地揭示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提出了城市水资源社会再生能力概念,并分别建立了城市水资源社会绝对再生能力与相对再生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全新的城市水资源评价模型——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城市水资源社会再生能力评价模型.该模型在构造评价标准的过程中,通过“虚拟城市”构造模型训练样本;由此将评价问题转化成人工神经网络所擅长的分类问题,并赋予评价结果实际的内涵,使得评价结果更直观且更易于理解.最后,以黄河流域的主要城市为研究对象,对其绝对水资源再生能力与相对水资源再生能力分别进行评价;并与传统的灰色关联方法进行对比;评价结果与实际相吻合。  相似文献   
236.
沂河流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图谱特征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基于沂河流域1995年、2005年和2015年土地利用空间数据,运用地学信息图谱方法构建1995-2005年和2005-2015年两个时序单元的土地利用转移图谱和涨落势图谱,分析了沂河流域近20年来的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规律及发展过程。结果表明:(1)1995-2015年,沂河流域土地利用结构以耕地和林地为主,其中耕地和草地减少,林地和建设用地增加是主要变化趋势。(2)土地利用转移图谱以耕地与林地、草地之间的相互转换以及建设用地占用耕地为主,林地、草地转变为耕地主要发生在费县和平邑县中部地势平缓的山前平原,耕地转变为林地、草地则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北部和西南部土壤侵蚀较为严重的山区,耕地转变为建设用地主要集中在各县市城区周边经济相对发达的区域。两个时序单元中,发生变化的主要图谱单元类型及面积存在显著差异,2005-2015年土地利用发生转换的空间进一步扩张。(3)土地利用涨势图谱中新增耕地面积最大,占新增面积的比例为33.87%;落势图谱中耕地萎缩面积最大,占萎缩面积的比例为51.38%。两个时序单元中,各县市涨落势图谱变化存在明显差异。该研究可为沂河流域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37.
柴达木盆地水资源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柴达木盆地水资源规划管理决策属典型的半结构化、多层次、多决策者和多目标的决策问题,为此设计开发了柴达木盆地水资源决策支持系统。文章系统地介绍了柴达木盆地水资源决策支持系统结构框架、设计原则、开发思路、决策模式和基本功能。系统由数据库、模型库及其管理系统三部分组成,模型库包括人口动态模型、宏观经挤模型、水资源模拟模型、绿洲生态需水模型和水资源多目标优化分析模型等5个基本模型。在求解水资源多目标优化分析模型时,使用了逐步法(STEM),把多目标化为单目标进行求解,决策者在迭代权衡过程中输入经验与偏好信息来获取满意的决策信息。  相似文献   
238.
Reference evapotranspiration (ETo) is an important hydrometeorological term widely used in understanding and projecting the hydrological effects of future climate and land use change. We conducted a case study in the Qinhuai River Basin that is dominated by a humid subtropical climate and mixed land uses in southern China. Long‐term (1961–2012) meteorological data were used to estimate ETo by the FAO‐56 Penman–Monteith model. The individual contribution from each meteorological variable to the trend of ETo was quantified. We found basin‐wide annual ETo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 0.05) by 3.82 mm/yr during 1961–1987, due to decreased wind speed, solar radiation, vapor pressure deficit (VPD), and increased relative humidity (RH). However, due to the increased VPD and decreased RH, the ETo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 0.05) in spring, autumn, and annually at a rate of 2.55, 0.56, and 3.16 mm/yr during 1988–2012, respectively. The aerodynamic term was a dominant factor controlling ETo variation in both two periods. We concluded the key climatic controls on ETo have shifted as a result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during 1961–2012. The atmospheric demand, instead of air temperature alone, was a major control on ETo. Models for accurately predicting ETo and hydrological change under a changing climate must include VPD in the study region. The shifts of climatic control on the hydrological cycles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future wate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humid regions.  相似文献   
239.
The Denver Basin Aquifer System (DBAS) is a critical groundwater resource along the Colorado Front Range. Groundwater depletion has been documented over the past few decades due to the increased water use among users, presenting long‐term sustainability challenges. A spatiotemporal geostatistical analysis is used to estimate potentiometric surfaces and evaluate groundwater storage changes between 1990 and 2016 in each of the four DBAS aquifers. Several key depletion patterns and spatial water‐level changes emerge in this work. Hydraulic head changes are the largest in the west‐central side of the DBAS and have decreased in some areas by up to 180 m since 1990, while areas to the northwest show increases in hydraulic head by over 30.5 m. The Denver and Arapahoe aquifers show the largest groundwater storage losses, with the highest rates occurring in the 2000s. The results highlight uncertainty in the volumetric predictions under various storage coefficient calculations and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representative aquifer characterization. The observed groundwater storage depletions are due to a combination of factors, which include population growth increasing the demand for water, variable precipitation, and drought influencing recharge, and increased groundwater pumping. The methods applied in this study are transferable to other groundwater systems and provide a framework that can help assess groundwater depletion and inform management decisions at other locations.  相似文献   
240.
2016—2019年长江流域水质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掌握“十三五”以来长江流域的水环境质量时序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基于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2016—2019年长江流域615个可比断面监测数据,从流域主要污染特征、主要超标指标浓度时空变化等方面分析了长江流域水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2016—2019年,长江流域水质总体好转.依据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评价,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7.2百分点,劣Ⅴ类下降2.8百分点.TP、NH3-N和COD是长江流域的主要超标指标,2019年三者的浓度较2016年分别下降了28.3%、35.0%和8.0%;从流域不同级别河流来看,三者浓度在干流均为最低;从干流来看,三者浓度较高的断面主要分布在长江中游;TP和COD污染主要来自面源,NH3-N主要来自点源.研究期间,TP对长江流域水环境污染贡献最大,其断面超标率一直排在首位.针对流域水质分布特征,建议继续加强流域内TP防控,重点加强中游污染治理;同时,优化流域产业结构,进一步改善流域水质和生态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