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7篇 |
免费 | 30篇 |
国内免费 | 119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篇 |
环保管理 | 22篇 |
综合类 | 293篇 |
基础理论 | 45篇 |
污染及防治 | 26篇 |
评价与监测 | 18篇 |
社会与环境 | 40篇 |
灾害及防治 | 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15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13篇 |
2015年 | 15篇 |
2014年 | 15篇 |
2013年 | 21篇 |
2012年 | 30篇 |
2011年 | 44篇 |
2010年 | 25篇 |
2009年 | 38篇 |
2008年 | 29篇 |
2007年 | 30篇 |
2006年 | 28篇 |
2005年 | 16篇 |
2004年 | 18篇 |
2003年 | 17篇 |
2002年 | 23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2009年6月至2010年7月对闽江口及敖江口海域养殖缢蛏中的重金属(Cu,Hg,Pb,As,Cd)、有机污染物(TPH,DDTs,PCBs,HCHs)、麻痹性贝毒、腹泻性贝毒和微生物(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细菌总数)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闽江口及敖江口海域养殖缢蛏中的Cu、Pb、Cd、Hg、DDTs、HCHs、PCBs、DSP、PSP、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大肠杆菌含量都符合食品卫生安全要求;部分海区缢蛏体内As、细菌总数的含量超标;部分缢蛏养殖区中的TPH超标严重。 相似文献
102.
黄河三角洲河口区浮游植物组成及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10年5月、8月、11月黄河三角洲主要河口浮游植物的调查,该水域共有浮游植物42种,以硅藻门所占比例较大;细胞密度为5.3×107~2.41×109ind/m3;生物多样性H为0.56~1.4,植物物种丰度指数D为0.06~0.36,均匀度指数J值均在0.5以上。结果表明:与莱州湾、渤海湾海域相比,黄河三角洲主要河口区浮游植物具有一定的淡水特征,种类组成及数量差异较大。黄河三角洲主要河流入水口处浮游植物的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与莱州湾、渤海湾海域相比差别不大,均较低。渤海水域主要河流入水口处营养状态均为中营养型以下,且春季好于夏秋两季,表现出一定的季节趋势。 相似文献
103.
104.
闽江河口湿地资源和保护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该文介绍了闽江河口湿地的基本状况,分析了湿地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保护闽江河口湿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5.
长江口及邻近水域春季鱼卵仔鱼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根据2001~2003年间,每年5月长江口及邻近水域现场调查资料,分析了鱼卵仔鱼分布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鱼卵仔鱼的数量三年间的年际变化起伏较大,2002年为鱼卵高峰期,2003年为仔鱼峰值期。鱼卵以东经122°15′为界,呈现东少西多的分布格局,仔鱼则以30°45′为界,呈南少北多的分布趋势。盐度相对水温对鱼卵所产生的效应更为明显,水温较盐度则是影响仔鱼的更重要因子。长江径流量变动对鱼卵仔鱼数量和分布产生一定的影响。浮游桡足类与鱼卵仔鱼的摄食关系决定了其丰度变化影响着鱼卵仔鱼的数量变动。 相似文献
106.
崎头洋海砂开采对朱家尖沿岸沙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三角形单元法建立了崎头洋采砂作业区局部平面二维潮流数学模型,潮位、流速、流向和水流运动形态的验证结果与天然海域状况基本一致,在此基础上,对朱家尖东侧沙滩沙子流失现象的成因和机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结果认为:崎头洋采砂工程前后引起的潮流流场变化仅限于工程区本身及其附近区域,对大范围海域的流态没有影响;朱家尖东侧沙滩沙子流失的原因乃是由波浪入射近岸浅水域破碎后掀沙,斜向破波产生沿岸流,潮流和沿岸流共同挟带泥沙输移所致。同时出于保护环境和资源的角度,建议严格控制采砂规模。 相似文献
107.
108.
鸭绿江口滨海湿地环境保护及其资源持续利用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阐述了鸭绿江滨海湿地生态环境主要类型及其动植物资源现状、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原因 ;提出了鸭绿江口滨海湿地环境保护及其资源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09.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建立了我国河口与近海营养状况评价法. 通过分析当前富营养化概念模型研究结果,引入A(人为影响指数)和表征过滤与调节作用的ΔSA/SA(层化系数)作为压力指标,从富营养化负面效应筛选出高效的表层ρ(Chla)、d(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底层ρ(DO)、a(底栖生物个体丰度)和RT(赤潮指数)作为状态指标,并以v(未来营养盐通量年均变化)作为响应指标. 综合考虑国内外相关标准来界定评价指标分类标准,采用统计处理、矩阵法集成得到G(营养状况等级),并成功应用于九龙江河口区. 应用验证结果表明:2010年九龙江河口区G为“差”,北部采样点优于南部,与人为环境压力空间分布一致;Kolmogorov-Smirnov非参数检验显示,G为“中”和“差”的两类采样点之间的ρ(COD)、ρ(DIN)、ρ(TN)、ρ(DSi)、ρ(SPM)(其中DSi和SPM分别为溶解态硅酸盐、悬浮颗粒物)差异显著(p<0.05),ρ(TP)、ρ(DIP)因“磷缓冲”机制而趋于均匀分布(p>0.05),评价结果可识别出评价体系并未包含的主要环境因子状况;与第一阶段评价法相比,河口与近海营养状况评价法注重富营养化症状的评价,因此具有更易识别营养状况恶化与否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0.
甲藻孢囊在甲藻的生命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研究了九龙江西陂库区沉积物甲藻孢囊对温度和营养盐的萌发响应.结果显示,西陂库区沉积物中,甲藻门的丰度占微藻总丰度的1.9%~6.1%,主要为拟多甲藻属(Peridiniopsis);硅藻门的丰度占微藻总丰度的81.8%~91.8%,绿藻门的丰度占微藻总丰度的6.1%~13.2%,其他门类的藻类较少.实验模拟条件下,较高的温度能促进甲藻孢囊的萌发,甲藻孢囊在20℃有更高的萌发率,不同温度下甲藻孢囊最终的萌发率差别不大,高温能促进甲藻孢囊的萌发,同样也有助于蓝藻和绿藻的萌发增殖,从种间竞争角度来看,15℃温度相对较低但更有利于甲藻孢囊萌发并增殖占据优势.以单磷酸腺苷(Adenosine Monophosphate,AMP)作为有机磷源能促进孢囊的萌发,提高甲藻孢囊的萌发速率,但不能提高孢囊的最终萌发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