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4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121篇
安全科学   32篇
废物处理   24篇
环保管理   70篇
综合类   309篇
基础理论   97篇
污染及防治   70篇
评价与监测   21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2年   2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81.
化学物添加控制湖泊内源磷负荷的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太湖五里湖湖水和未受破坏原柱状沉积物样组成的系统进行投加生石灰、铁盐和铝盐的湖水脱磷效果的实验室研究。分别一次性向各柱状样上覆水体中投加6种不同质量浓度的铝盐、钙盐和铁盐溶液,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测定。结果表明,3种化学物的添加均能使实验上覆水体中总磷质量浓度大幅度降低,并且随着投加的生石灰、铁盐和铝盐的量的增加,上覆水体中总磷的质量浓度下降幅度越大,水体中总磷的去除率越高,同时这3种化学物的添加对湖泊沉积物内源磷的释放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82.
维生素E在动物细胞内具有抗氧化等重要作用,但在植物体内的功能却鲜为人知.本实验利用CaMV35S启动子与来源于拟南芥的编码生育酚环化酶(TC)的cDNA(VTE1)构建的嵌合表达载体,以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转化烟草W38.实验结果表明,具有卡那霉素抗性的再生植株经RT-PCR检测,得到了与阳性对照一致的495bp的目标片段;转基因植株的VE含量比对照植株高2倍左右,个别株系高达11倍.实验还发现,在耐盐性实验中转基因植株对盐的抗性明显高于野生型烟草;同时,在不同盐浓度(150、250mmol/L)胁迫下转基因植株VE含量比未转化植株增加了1.3~1.8倍,首次证明VTE1与植物耐盐性之间的关系.图7参30  相似文献   
583.
盐碱地环境下芨芨草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疆的盐碱化土壤分布广泛,它与荒漠化过程相伴而生,不但造成了资源的破坏、农业生产的巨大损失,而且还对生物圈和生态环境构成威胁。芨芨草(Achnatherumsplendens(Trin)Nevski)有着耐寒、耐旱、耐盐、根系发达、适应性广,能够涵养水分、改良土壤等特性,因此芨芨草成为在新疆种植的改良盐碱地土壤的可选植物之一。目前,关于芨芨草在改良盐碱土地的过程中,它对改变盐碱地土壤微生物群落方面的研究还很少有人报道。作者采用稀释平板分离计数法测定了芨芨草不同地块垂直分布的各个土层中细菌、放线菌、真菌的数量,初步研究分析了种植芨芨草的盐碱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分布变化的特点,讨论了芨芨草的种植对盐碱地土壤环境的影响。试验表明,种植芨芨草对盐碱地土质的改良可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随着芨芨草种植年限的增加,不但使细菌和放线菌的总数升高,而且细菌和放线菌数量的垂直分布表现出向上层移动的趋势,同时出现了真菌。此研究结果为种植芨芨草改良盐碱地土壤环境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84.
本文对造纸工业制浆黑液中的碱回收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切实可行而且比传统的燃烧法投资更省的碱回收工艺,即将多效蒸发后的浓缩黑液经等离子处理后得到的黑粉,稀释后用离心过滤脱水的办法再进行碱回收。  相似文献   
585.
Technogenic surface formations near salt waste dumps are subject to salinization by sodium chloride. Synanthropic representatives of local flora that have adapted to salinization are characterized by increased concentrations of salinizing ions; redistribution of chlorides, with their predominant accumulation in above-ground organs; selective absorption with respect to sodium, chloride, and potassium ions; and decreased activity of hydrogen ions in cells.  相似文献   
586.
分析研究了天津开发区滨海盐碱土地区再生水景观河道水面流湿地生态修复中试工程水质净化效果以及河道洗盐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水面流湿地系统对COD去除效果不明显,去除率最高仅为30 % ;对氮、磷具有较高的去除率,TN、NH4-N及NO3 --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6 5 %、38%和6 0 % ,TP和PO43 -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7%和90 .2 %。另外在土壤盐分不断溶出的同时河道洗盐效果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587.
石河子市大气硫酸盐化速率与二氧化硫浓度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桦 《干旱环境监测》2005,19(1):36-37,44
对石河子市2000-2002年间硫酸盐化速率与二氧化硫监测数据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二者浓度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并由此建立了符合各监测点环境状况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588.
有机膨润土吸附水中有机物的盐效应及其机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实验室模拟研究了一系列双阳离子有机膨润土对水中不同浓度的对硝基苯酚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土样有机碳含量越高,对硝基苯酚初始浓度越低,有机膨润土对其吸附性能越好.试验了多种无机盐对有机膨润土吸附性能的影响,发现盐效应与离子荷径比和膨润土改性表面活性剂有关.无机盐阳离子相同时,盐效应与阴离子荷径比成反比;无机盐阴离子相同时,与阳离子荷径比成正比.单阳离子有机膨润土的盐效应呈负效应,长短碳链比例相当的双阳离子有机膨润土的盐效应呈正效应.  相似文献   
589.
海盐工业废渣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马铭杰  董坚  张化 《化工环保》2001,21(5):282-285
采用一定的工艺方法,提纯海盐工业废渣中的二水硫酸钙,并制取建筑石膏,用以代替天然石膏生产轻质墙体材料(石膏空心条板)以及水泥添加剂等系列石膏建材制品,经测试,这些石膏建材产品的技术性能指标均达到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590.
ABSTRACT: A vertical (laterally integrated) two‐dimensional numerical model has been applied to study the hyd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nd salt water intrusion in the Tanshui River estuarine system. The cross‐sectional profiles measured in 1978 and 1994 are schematized for model simulations. Detailed model calibration and verification have been conducted with water surface elevations, tidal current, salinity distributions, and residual velocities measured.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the model is in qualitative agreement with the available field data. The model was then used to study how hydrodynamics and salt water intrusion change in response to changes in bathymetry. The model simulations indicate that more tidal energy propagates into the estuarine system in 1994 because of the substantial increase in river cross‐sections. The limits of salt intrusion in 1994 extended farther inland than those in 1978. On the other hand, the extent of mangrove wetland in the lower estuary has increased over the past 20 years and is likely a result of the increased salinity in the estua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