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4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121篇
安全科学   32篇
废物处理   24篇
环保管理   70篇
综合类   309篇
基础理论   97篇
污染及防治   70篇
评价与监测   21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2年   2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Industrialization plays a major role in a nation's growth. However, with an increase in industrial activities, pollution levels are also increasing. Among all industries, the sugar‐processing industry is one that requires large amounts of water to process the sugar, and, consequently, it discharges large amounts of water as effluent. Highly polluted wastewater brings changes to the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Iron compounds have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when they are used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in various applications, including when they are used to minimize the pollution levels in sugar industry wastewater (SIWW). To minimize the pollutant levels from SIWW, iron compounds have been key for uses in treatments involving chemical and electro‐oxidation. Two different methodologies of electrocoagulation and chemical coagulation have been used to treat SIWW. In electrocoagulation, an iron plate is used as an electrode material under specific operating conditions. Ferrous sulfate and ferric chloride have been used as chemical coagulants at various pH and mass loading levels. The use of iron metals shows an 82% reduction in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and an 84% reduction in color at the optimum condition of pH 6, an electrode distance of 20 millimeters, and a current density of 156 square centimeters. As a chemical coagulant, iron salt (ferrous sulfate) provides a reduction of 77% COD and a 91% reduction of color at pH 6 and a 40‐millimole mass loading. Electrochemical treatment using iron was found to be suitable to treat SIWW. The sludge generated after treatment can be burned or composted with the possible recovery of some of the treatment costs.  相似文献   
82.
盐雾试验方墨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分析了不同盐雾试验方法标准对盐溶液配制、试样的处理和检测、试验参数、试验过程控制等方面的不同要求,探讨了盐雾试验的操作技术,提出了必须严格控制盐雾试验过程的建议和不能用不同标准进行的盐雾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的观点.  相似文献   
83.
多铵复合盐分离方法是利用纯物理的方法对焦炉煤气进行处理并分离出相应的盐类,在冷却结晶的过程中,从提高物料终冷温度的角度,对该方法进行相应的节能分析。一方面可以为当前生产提供节能改造依据,另一方面可以为该方法在大规模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4.
电化学法处理含盐染料废水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电化学法处理含盐染料废水的可行性及其处理效果.结果表明,电化学法对废水的色度和COD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电解过程中余氯的产生对色度和COD的去除有决定性作用.实验确定的高浓度含盐废水电化学处理条件为:电流密度0.017A/cm2,电压10.3V,平均电导率12.35ms/cm,电解60min,色度和COD的去除率分别为85%和99.8%.电解过程无难以继续反应的中间产物生成.  相似文献   
85.
水杨酸对小麦高盐毒害的缓解作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盐敏感品种中国春、农大85021和抗盐品种冬68、茶淀红等4个品种小麦(TriticumaestivumL.)为材料,研究盐分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及水杨酸对盐害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水杨酸能够相对提高盐分胁迫条件下小麦种子萌发的数量、速度和质量;提高幼苗根和叶内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等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增强其渗透调节能力,同时提高幼苗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等细胞保护酶的活性,抑制膜脂过氧化作用产物丙二醛的积累,降低叶片质膜透性和盐分胁迫对细胞膜的伤害.所有这些变化都有利于缓解盐害,提高小麦抗盐性  相似文献   
86.
哑铃湾网箱养殖对水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2002-04~2003-01对哑铃湾不同网箱养殖区水质和底泥的实地监测调查和分析表明,哑铃湾网箱养殖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①使得养殖水环境中营养盐、BOD、COD、有机质和TSS增加,尤其是PO43--P和NH3-N增加更为明显;②使得底泥沉积物中N、P、硫化物、有机质等大量富集,其中富集现象最明显的是P、硫化物和NH4-N,其次是TN和有机质.  相似文献   
87.
用氟化钾水溶液从制药废液中回收吡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普通精馏与加盐分相技术在回收吡啶中的应用。测定了吡啶 水 氟化钾体系在25℃时的液液相平衡数据,采用Pitzer理论和UNIQUAC方程对相平衡数据进行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验值符合良好。采用氟化钾水溶液回收吡啶,当60%氟化钾浓溶液与50%吡啶/50%水的物料的质量比为2.0时,有机相中吡啶的纯度可达到92.60%(质量分数),水相中氟化钾稀溶液经蒸发回收后循环使用不影响分离性能。该工艺的开发成功为制药行业从制药废液中回收吡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88.
目的 研究AlN覆铜板在盐雾环境下的性能退化及其微观机制。方法 采用交替喷雾和干燥方法对AlN覆铜板进行15周期的中性盐雾试验,并在第1、3、6、10、15周期时检测其相关性能。主要通过击穿电压测试、介电性能测试和导热性能测试等方法,分别评价AlN覆铜板的电绝缘特性、介电损耗及导热系数,并通过扫描电镜和能谱测试对试样表面/截面微观形貌和元素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AlN覆铜板导热系数和击穿电压随盐雾试验周期的增长而逐渐退化,最大退化率分别为13.2%和73.8%。介电损耗明显增加,盐雾试验15周期后,在低频区域的最大值约为1.3。Cu电极发生明显腐蚀,生成大量绿色腐蚀产物,导致表面Ni-P镀层脱落失效。H2O分子扩散进入AlN陶瓷内部,在局部区域造成陶瓷水解,逐渐形成微裂纹。结论 盐雾试验过程中,Ni-P镀层逐渐开裂剥落,Cu电极表面最终形成大面积疏松多孔的腐蚀产物层。H2O、Cl、Na+等逐渐溶解扩散进入AlN陶瓷,导致陶瓷中空位、裂纹、杂质缺陷浓度增加,二者都会增强导热过程中的声子-缺陷散...  相似文献   
89.
以典型的单一溶腔盐岩地下储气库为例,采用ANSYS15.0建立了盐岩储气库计算模型,并通过ANSYS-FLAC3转换软 件将所建模型导入岩土通用计算软件FLAC3D中,最后通过FLAC3D模拟了七种不同埋藏深度情况下盐岩储气库溶腔的变形 情况。数值模拟结果为: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盐岩储气库位移近似呈直线增加,盐岩储气库应力同样近似线性增加; 溶腔中上部及溶腔直径最大处位移及应力最大,溶腔变形最大。根据模拟结果,推荐类似本文所建的盐岩储气库埋藏深 度应控制在800~1 000 m为宜,才能保证其运行过程中最大位移不高于1.19 m,最大应力不高于80 MPa。尽管通过 FLAC3D模拟的盐岩地下储气库溶腔形状过于单一,与实际盐岩地下储气库具有一定距离,但是不乏代表性,同样能够为 盐岩储气库运营期间的安全稳定性提供有益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0.
采用水合物生成装置分别加入二氧化碳和甲烷气体通过水合物法进行2组海水淡化实验。每组实验分别提取3次不同反应时间的水合物晶体,检测水合物中Na+、Mg2+、K+、Ca2+、B3+的离子浓度。结果表明:CH4水合物形成过程中,盐离子的脱盐效率与离子半径和所带电荷量呈线性相关性。CO2水合物生成实验中,由于Ca2+与CO2-3反应生成Ca CO3颗粒,故Ca2+离子浓度变化与离子半径和电荷量呈非线性关系。同时提出更全面的水合物法海水淡化中盐离子的排斥机制。较于反渗透传统方法,水合物法具有脱硼效果好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