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2篇
  免费   256篇
  国内免费   1679篇
安全科学   186篇
废物处理   99篇
环保管理   212篇
综合类   2507篇
基础理论   318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757篇
评价与监测   41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131篇
  2020年   128篇
  2019年   141篇
  2018年   120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158篇
  2015年   201篇
  2014年   225篇
  2013年   267篇
  2012年   287篇
  2011年   275篇
  2010年   213篇
  2009年   272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270篇
  2006年   240篇
  2005年   169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41.
江西信丰脐橙农业地球化学特征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脐橙已成为信丰县的支柱产业。通过对信丰县脐橙种植区成土母岩特征、农业地球化学特征、脐橙品种特性等方面的综合分析,得出结论:地质背景以花岗岩母岩区最佳,次为红层母岩区;脐橙品质和产量以纽贺尔最佳,朋娜次之;为满足脐橙生长的需要,要注意加施K肥、P肥及含有ca元素的肥料,土壤中K、ca、P、Mg、Fe、cu、zn等营养元素其有效态必须获得补充。  相似文献   
842.
具有脱氮除磷功能的A-A/O工艺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A-A/O工艺各区段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步骤;并用此方法模拟实际处理工艺,进行了试算,得出了相应的验算结果。  相似文献   
843.
悬浮态污泥的SRT对复合式A2/O工艺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永伟  王琳  王宝贞 《环境科学学报》2005,25(12):1608-1614
采用厌氧/缺氧/好氧复合工艺(复合式A2/O工艺)及其对照工艺(传统A2/O工艺),进行了悬浮态污泥SRT的变化对系统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悬浮态污泥浓度与其SRT的关系仍符合劳伦斯-麦卡蒂方程式的导出公式所反映的变化趋势,但其同时和反应器中填料上的生物膜数量呈相反变化趋势在总HRT为12.76 h、COD容积负荷小于1.5kg·m-3·d-1、TKN容积负荷小于0.13kg·m-3·d-1、悬浮态污泥SRT为25~5 d、水温为12~15 ℃时,悬浮态污泥SRT的变化对COD的去除几乎没有影响,出水COD均小于50 mg·L-1;但SRT的变化对氮和磷的去除有较大的影响,当悬浮态污泥SRT大于10 d时,出水NH4+-N和TN浓度分别低于15 mg·L-2和20mg·L-1,随SRT的增大,TP的去除效率下降;附着态生物膜参与硝化过程,能够提高系统总的NH4+-N去除率20%~30%.悬浮态污泥SRT宜控制为10~15 d,这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或缓解传统A2/O工艺中硝化和除磷过程对污泥龄要求的矛盾.  相似文献   
844.
水培蔬菜法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的去除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水培蔬菜法净化富营养化河水,考察了不同形态的氮磷在处理前后的变化,在此基础上阐明水培法去除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的过程与机理。  相似文献   
845.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好氧区硝化功能的强化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活性污泥法脱氮除磷工艺系统的好氧段投放高硬度聚乙烯悬浮小球作为生物载体,可以强化系统的硝肥功能,提高处理系统的脱氮除磷效率,同时避免产生填料间污泥结团。经两套试验装置的5种工况条件下平行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好氧区全池投放聚乙烯悬浮小球,装填密度在10% ̄15%,TKN去除率达98.2%,TN去除率达到86%,TP去除率达到91%。  相似文献   
846.
崔延龄 《环境工程》1996,14(2):9-11
介绍了南平造纸厂采用活性污泥表面曝气法处理制浆污水四年以来的运行状况,除COD_(cr)一项指标外,BOD_5、SS、pH均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指出了运行中存在和需改进的问题.  相似文献   
847.
Frequent occurrence of harmful algal blooms has already threatened aquatic life and human health. In the present study, floating BiOCl0.6I0.4/ZnO photocatalyst was synthesized in situ by water bath method, and and applied in inactivation of Microcystis aeruginosa under visible light. The composition, morphology, chemical states,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photocatalyst were also characteri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iOCl0.6I0.4 exhibited laminated nanosheet structure with regular shape, and the light response range of the composite BZ/EP-3 (BiOCl0.6I0.4/ZnO/EP-3) was tuned from 582 to 638 nm. The results of photocatalytic experiments indicated that BZ/EP-3 composite had stronger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than a single BiOCl0.6I0.4 and ZnO, and the removal rate of chlorophyll a was 89.28% after 6 hr of photocatalytic reaction. The photosynthetic system was destroyed and cell membrane of algae ruptured under photocatalysis, resulting in the decrease of phycobiliprotein components and the release of a large number of ions (K+, Ca2+ and Mg2+). Furthermore, active species trapping experiment determined that holes (h+) and superoxide radicals (·O2) were the main active substance for the inactivation of algae, and the p-n mechanism of photocatalyst was proposed. Overall, BZ/EP-3 showed excellent algal removal ability under visible light, providing fundamental theories for practical algae pollution control.  相似文献   
848.
微絮凝-纤维过滤法去除二级出水中磷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絮凝纤维过滤法对二级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对影响磷去除效率的几种因素作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微絮凝-纤维过滤可对磷进行有效去除,能够满城市污水再生高级回用对磷指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849.
钟玉鸣 《广州环境科学》2005,20(3):20-23,27
综述了SBR法曝气、脱氮除磷的研究进展,归纳了经典及新型SBR工艺的特点,SBR法的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850.
焚烧炉气相燃烧工况条件优化的分析与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固体废弃物焚烧过程进行了简要分析,认为设计好气相燃烧工况,使挥发性组分完全燃烧,是控制主要有害有机组分的破坏去除率的关键。计算了(1)在动力控制条件下,不同温度时的多种有机物DRE达99.99%所需的时间;(2)在扩散控制条件下,不同粒径固体废弃物的不同分析量挥发性组分完全燃烧所需的时间。讨论了炉内温度,气体在炉内停留时间,氧浓度等因素至DRE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