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7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9篇
安全科学   43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137篇
综合类   219篇
基础理论   75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43篇
灾害及防治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塬地农田作为黄土高原地区发展种植业的最佳区域,近年来由于人类对农业种植类型的不合理选择,使得该区域土壤保肥持水的水平降低,且已对作物生长及农业经济发展产生严重威胁,故本文旨在研究该区域不同种植类型下耕地土壤肥力和经济效益耦合关系,从而选取合适的种植类型。本研究选取晋西南塬地4种典型样地类型(玉米、棉花、马铃薯、荒地)为研究对象,对2019年、2020年全生育期(3—10月)土壤肥力及产值产量进行测定,基于实验数据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综合分析各作物种植下肥力、经济效益状况及耦合协调度。结果表明:(1)不同种植类型下土壤肥力有显著差异,其中马铃薯种植下土壤肥力最高;(2)不同生育期土壤肥力变化有异,除土壤含水量外各肥力指标在快速发育期含量最高而生长中期显著降低,土壤含水量在快速发育期含量最低;(3)各土壤肥力指标含量在20—40 cm土层较高,土壤含水量在0—20 cm土层含量较低;(4)各种植类型下经济效益排序为棉花>马铃薯>玉米>荒地,其中棉花经济效益分别为马铃薯、玉米和荒地的1.17倍、1.36倍和3.40倍;(5)马铃薯种植下耦合协调度最高,棉花和玉米次之,荒地最低。综上,马铃薯种植对肥力改善具有重要意义,而以经济创收为目的的优势种植类型为棉花。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创收和地力保护相协调,本研究表明马铃薯为晋西南黄土残塬区兼顾经济增长和农业环境保护的最佳种植类型,应积极推广种植。以上各作物类型种植下在快速发育期应及时灌溉以减小水分对肥力改善和作物产量的限制。该研究对黄土残塬区耕地种植类型的合理选择、科学施灌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2.
将模糊综合评价和pead生长曲线法引入到流域水污染防治的效益分析当中,建立了流域水污染防治的生态效益分析方法。以云南省寻甸县牛栏江小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规划为例,采用模糊数学法对水污染造成的水资源价值损失进行了估算,采用曲线法对水污染综合防治的生态价值进行分析,得刭水资源价值和生态价值分别为2730.3万元/年和491.45万元/年。最后将所有经济效益和费用贴现,计算效费比为3.68。分析结果可知,牛栏江小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3.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控释尿素不同施用条件对冬小麦产量、氮素利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共设7个处理,即CK (空白处理,不施氮肥)、100%PU10/0(普通尿素全量基施,N 240 kg·hm-2)、100%PU6/4(60%的普通尿素基施、40%的普通尿素于拔节期追施,N 240 kg·hm-2)、80%PU6/4(60%的普通尿素基施、40%的普通尿素于拔节期追施,N 192 kg·hm-2)、100%CRU(全量树脂包膜控释尿素基施,N 240 kg·hm-2)、80%CRU(80%树脂包膜控释尿素基施,N 192 kg·hm-2)和40%CRU+40%PU(40%树脂包膜控释尿素+40%的普通尿素基施,N 192 kg·hm-2)。结果表明,无论是产量效应还是氮素利用效应,树脂包膜控释尿素(CRU)处理总体优于普通尿素(PU)处理,尤其树脂包膜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配施(40%CRU+40%PU)效果最佳,以7709 kg·hm-2的产量、36.44%的氮肥吸收利用率、15946元·hm-2的相对净收入达到处理间最高水平。该处理在减少氮素投入量的情况下,不仅促进了冬小麦增产,而且显著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拥有较高的产投比。因此,树脂包膜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的配施处理(40%CRU+40%PU)是本试验条件下最优的氮肥处理。  相似文献   
54.
介绍清洁生产在长岭分公司加氢精制装置推行的背景、实施的主要方案、效果及持续清洁生产情况。  相似文献   
55.
本文以吉林生态省建设为例,对生态省建设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56.
国家生态安全:加入WTO背景下环境保护对策探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从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充分阐述了加强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性,系统界定了国家生态安全的内涵和基本特点,分析了损害国家生态安全将带来的巨大危害性,提出了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57.
安全投资经济分析与效益评价   总被引:18,自引:10,他引:8  
安全投资分析的目的是实现必要的安全功能,减少损失,保障企业的生产安全,以便集中投资,获取最大的安全效益。笔者给出了安全效益的新定义,以安全价值和边际效益分析为基础,结合企业安全生产实际,采用FTA法,分析安全所具有的功能与所耗成本的关系。揭示安全投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作用,发现和消除不必要的安全投入,提高安全资金的利用率,以便优选安全措施方案和确定安全投资的方向,选择最优经济投入方案。运用数学方法,分析在多种生产要素限制条件下,安全投资对社会和其他方面影响的最优化问题。采用技术经济方法,评价净现值、内部收益率和投资回收期各指标是否符合设定值,确保安全投资项目的可行性,以利于人们对安全投入的认识,强化企业安全投入工作。  相似文献   
58.
从工农业生产水平、财政收入、社会发展水平、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森林覆盖率等指标评估宜春市实施生态市建设所取得的实际效益,通过比较现有发展水平与规划指标得出,生态市建设实施十五年以来,宜春市基本达到了规划的经济发展、教育、科技、文化、人口发展控制目标、人民生活提高目标和生态环境控制目标,分析了生态市试点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生态城市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59.
Worldwide, invasive species are a leading driver of environmental change across terrestrial, marine, and freshwater environments and cost billions of dollars annually in ecological damages and economic losses. Resources limit invasive‐species control, and planning processes are needed to identify cost‐effective solutions. Thus, studies are increasingly considering spatially variable natural and socioeconomic assets (e.g., species persistence, recreational fishing) when planning the allocation of actions for invasive‐species management. There is a need to improve understanding of how such assets are considered in invasive‐species management. We reviewed over 1600 studies focused on management of invasive species, including flora and fauna. Eighty‐four of these studies were included in our final analysis because they focused on the prioritization of actions for invasive species management. Forty‐five percent (n = 38) of these studies were based on spatial optimization methods, and 35% (n = 13) accounted for spatially variable assets. Across all 84 optimization studies considered, 27% (n = 23) explicitly accounted for spatially variable assets. Based on our findings, we further explored the potential costs and benefits to invasive species management when spatially variable assets are explicitly considered or not. To include spatially variable assets in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that guide invasive‐species management there is a need to quantify environmental responses to invasive species and to enhance understanding of potential impacts of invasive species on different natural or socioeconomic assets. We suggest these gaps could be filled by systematic reviews, quantifying invasive species impacts on native species at different periods, and broadening sources and enhancing sharing of knowledge.  相似文献   
60.
本文运用了生态经济学的原理,对草莓在有机和无机种植系统内能量流动、物质转化以及经济效益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处理区施用几乎相同氮量的有机肥(175kg/hm ̄2)和无机肥(164kg/hm ̄2),其有机区草莓的生长发育、产量均明显好于无机处理区;有机草莓的光能利用率和氮素产出/投入分别比无机草莓提高了64.24%和57.72%;同时证明,优质有机肥可改善草莓的良用品质,并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