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4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430篇
安全科学   16篇
废物处理   32篇
环保管理   50篇
综合类   683篇
基础理论   255篇
污染及防治   121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社会与环境   16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3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通过25季种植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稻麦轮作条件下不同耕作方式和培肥制度对土壤有机质和全氮质量分数的影响。免耕土壤0~5 cm土层的有机质和全氮质量分数稍高于耕翻土壤; 5~15 cm的则有低于耕翻的趋势; 15~30 cm的无明显规律。长期休闲的土壤在整个耕层有明显的有机质和氨素累积,其中碳的累积快于氮的累积,免耕条件下比耕翻条件下累积量更大。 0~5 cm和5~15 cm土层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的处理,其有机质和全氮质量分数均显著高于单施化肥处理和不施肥处理,但均低于休闲处理; 15~30 cm土层各培肥处理则无明显差异;单施化肥的土壤有机质和全氮质量分数高于不施肥处理,但这种差异只在表层( 0~5 cm)较显著。  相似文献   
952.
袁莉  何品晶  瞿贤  邵立明 《环境化学》2007,26(5):662-665
以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和粘壤土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的渗滤液灌溉量、灌溉后土壤中矿物氮含量和反硝化酶活性对粘壤土N2O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渗滤液灌溉可促进土壤中N2O的释放,投加渗滤液的土壤样品N2O的释放通量是投加(NH4)2SO4溶液的2-3倍.粘壤土含水率为25%并且保持氧含量的条件下,渗滤液灌溉土壤后,土壤中N2O主要在硝化过程中产生.相关性统计分析表明:N2O释放通量与NO-2和渗滤液灌溉量呈显著正相关(分别为r=0.928,p<0.001;r=0.425,P<0.05),而与土壤中NO-3和反硝化酶活性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953.
为了探究推荐施肥(NPK)、增施生物炭(NPKB)和增施有机肥(NPKO)的土壤肥力和细菌群落结构差异及它们的相互关系,调查了马铃薯根际土壤特性、细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并分析这些因素对土壤综合肥力指数(IFI)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结果表明,NPKB和NPKO处理的土壤pH、有效磷(AP)、速效钾(AK)、全氮(TN)、有机碳(SOC)和C/N均显著高于NPK处理(P<0.05). 土壤IFI为NPKO最大(1.34),NPKB次之(1.21),NPK处理最小(0.65). NPKO处理较NPK和NPKB处理具有更高的细菌多样性和显著差异类群数,土壤AN、AP、AK、SOC、TN和IFI是细菌多样性指数的显著相关因子(P<0.05);pH、TN和SOC是细菌类群差异的显著影响因子(P<0.05),重要性排序为:TN(70.59%)>SOC(49.42%)>pH(27.08%). 结构方程表明,土壤pH相关的土壤特性和细菌群落多样性是影响IFI的直接路径,土壤pH相关的土壤特性还可通过影响细菌Shannon多样性间接影响IFI. 这些结果表明土壤肥力和细菌群落结构在生物炭和有机肥增施处理间有显著差异且相互关联,土壤pH和细菌群落多样性是影响土壤综合肥力水平的关键因素,其中NPKO处理对土壤综合肥力水平的提升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54.
三江平原退化湿地和农田土壤养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三江平原农业开垦导致地表水位和土壤水分下降,原生湿地退化为沼泽化草甸和典型草甸,或者直接转化为水田和旱田.退化湿地与农田土壤养分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4种样地类型0-3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为水田>沼泽化草甸>旱田>典型草甸,全氮含量差异与有机质含量差异相一致,速效磷含量为水田>旱田>沼泽化草甸>典型草甸.这说明在湿地退化为典型草甸的过程中土壤养分严重下降,水分状况是影响湿地土壤养分下降的关键因素;但是农田土壤养分仍然保持较高水平,主要是由于耕作、施肥等非水分因素的影响.由此可见,水分条件和人为干扰共同决定了退化湿地和农田土壤养分状况.  相似文献   
955.
长期施肥对太湖地区水稻土磷素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江苏常熟生态站长期施肥条件下的水稻土进行了磷素转化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的土壤全磷(T-P)含量为926~934mgkg-1,只有对照(CK)比本底值下降0.49%,其它施肥处理的T-P含量都比本底值增加14.24%~28.0%,增幅最大的是半数秸秆 磷肥(1/2OM NPK)处理(28.0%),增幅最小的是NPK(氮磷钾)处理(14.24%).增幅最大的1/2OM NPK处理的T-P含量比CK增加28.0%,年平均增加2.9%;增幅最小的NPK处理的T-P含量比CK增加14.8%,年平均增加1.5%.有机磷(Po)占全磷(T-P)的比值小于无机磷(Pi)占全磷的比值,即:Po/T-P(15%~23%)O-P(143~101)>Fe-P(103~54)>Al-P(65~29)>Ca8-P(45~18)>Ca2-P(22~3);1/2OM NPK处理能增加水稻田土壤中的Al-P和Fe-P含量,而施用NPK肥有利于水稻对Al-P和Fe-P的吸收,因为NPK处理的土壤中Al-P和Fe-P含量只比CK大而比其它处理低;施磷肥会增加水稻土中O-P的含量.图3表3参23  相似文献   
956.
伯胺N1923萃取一元有机酸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柴金岭 《环境化学》1999,18(2):146-151
考察了伯胺N1923对甲酸、乙酸、丙酸和丁酸以氯乙酸、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等一元有机酸的萃取、萃取反应属离子缔合机理,有机相中主要生成1:1的萃合物。探讨了有机酸种类、稀释剂性质、温度和无机盐等对萃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7.
冬闲水田土壤——一个重要的尚未确定的N2O释放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土壤N20生成机理和影响因素、冬闲田土壤中碳氮营养基质积累、N20强烈脉冲释放和冬闲田分布面积的分析,提出北半球热带-亚热带地区冬闲田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尚未确定的N20释放源。粗略估计N20(以N20—N计)年释放量为0.75 Tg。   相似文献   
958.
碳氮比对堆肥过程NH3挥发和腐熟度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强制通风静态堆肥试验,研究了不同碳氮干质量比(简写为C/N)处理(17.6、24.0、32.4、40.3)对猪粪堆肥NH3挥发和腐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C/N处理间NH3变化存在极显著差异.低C/N处理的NH3挥发明显大于高C/N处理;(2)当C/N为17.6、24.0、32.4和40.3时,其氮素的损失率分别为32.19%、20.80%、13.65%和7.66%,说明C/N越低,其氮素损失越大;(3)低C/N堆肥盐分过高,会抑制种子发芽率,而高C/N会导致堆肥肥料养分含量不达标.相比之下,C/N为24.0和32.4的处理较有利于减小氮素的损失和促进堆肥的腐熟.因此,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堆肥的C/N控制在25~30为宜.  相似文献   
959.
分别采用醋酸钠、甘油、乙醇和葡萄糖作为外加碳源,研究不同碳源对含盐废水短程硝化反硝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利用醋酸钠作为碳源,逐步增加NaCl盐度可以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TN平均去除率高于95%.当NaCl盐度为14.2 g/L时,采用醋酸钠、甘油、乙醇和葡萄糖作为碳源时,NO2- -N的累积率分别为98.7%、86...  相似文献   
960.
采用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在连续曝气全程好氧的运行条件下,考察不同溶解氧浓度对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性能及N2O产量的影响。控制溶解氧浓度恒定在1、2、2.5和3 mg/L。结果表明,DO为2 mg/L和2.5 mg/L时,氨氮去除率分别为97.9%和98.5%,同步硝化反硝化率均为99%。DO为2 mg/L时,系统中N2O产生量最低,为0.423 mg/L,占氨氮去除量的1.4%;DO为3 mg/L时N2O的产生量最高,为2.01 mg/L,是DO为2 mg/L时的4.75倍。系统中亚硝酸盐的存在可能是高溶解氧条件下N2O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同步过程中没有NOx-的积累即稳定的SND系统有利于降低生物脱氮过程中N2O的产生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