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4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430篇
安全科学   16篇
废物处理   32篇
环保管理   50篇
综合类   683篇
基础理论   255篇
污染及防治   121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社会与环境   16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3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91.
持续10a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保持农业系统养分循环再利用的基础上,根据土壤养分供给力设计化肥施用量,可以在实现作物高产的同时,平衡土壤养分收支,从而避免土壤中肥料养分(主要是氮)过剩而进入环境。  相似文献   
992.
烟气中N2O生成反应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瑞兰  彭美生 《环境化学》1998,17(6):542-546
采用静态法 模拟道气中对N2O生成有影响的组分NO,SO2和H2O,以及温度进行了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随着NO,SO2和H2O浓度的增加反反应时间的加长,N2O的生态量增加,反应温升高,N2O的生成速率下降。将实验数据用尝试法和微分法进行处理,得到如下结果在N2O的生成反中对NO,SO2和H2O均为一级反应,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2.0*10^-5,8.9*10^-6,8.8*10^-8m^3.m  相似文献   
993.
Scallop hepatopancreas, fishery waste, contains relatively high levels of Cd and organic nitrogen compounds, the latter of which represent a fertilizer. In this study, raw scallop hepatopancreas tissue was thermally treated with sawdust and red loam in the presence of an iron catalyst to produce compost-like materials (CLMs). Two CLM samples were prepared by varying the content of raw scallop hepatopancreas tissue: 46 wt.% for CLM-1 and 18 wt.% for CLM-2. Mixtures of control soil (CTL) and CLMs (CLM content: 10 and 25 wt.%) were examined for the growth of alfalfa (Medicago sativa L.) to evaluate the risks and benefits of using this material for fertilization. The Cd content in shoots and roots of alfalfa, that were grown in the presence of CLM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for the plants grown in the CTL, indicating that Cd had accumulated in the plants from CLMs. The accumulation of Cd in the alfalfa roots was quite high in the case of the 25% CLM-1 sample. However, alfalfa growth was significantly promoted in the presence of 10% CLM-1. This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higher levels of nitrogen and humic substances, which serve as fertilizer components. Although the fertilization effect in case of CLM-1showed a potential benefit, the accumulation of Cd in alfalfa was clearly increased in the presence of both CLMs. In conclusion, the use of CLMs produced from raw scallop hepatopancreas tissue can be considered to have a desirable benefit from standpoint of its use as fertilizer, but is accompanied by a risk of the accumulation of Cd in alfalfa plants.  相似文献   
994.
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对2009年11月至2010年6月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生长季N2O排放通量进行田间原位观测,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免耕、少耕、传统耕作)对太湖地区稻麦轮作系统麦季土壤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植株参与下免耕、少耕和传统耕作的冬小麦生长季N2O平均排放通量分别为63.75μg·m-2·h-1、39.94μg·m-2.h-1和48.83μg·m-2·h-1,无植株参与下分别为73.48μg·m-2·h-1、52.97μg·m-2·h-1和63.60μg·m-2·h-1,麦季N2O排放通量的季节变化与5 cm、10 cm土壤温度呈显著或极显著线性正相关(r=0.400*~0.654**,n=28)。小麦种植对N2O的排放影响较大,无植株参与的N2O季节总排放量显著高于有植株参与的处理(P<0.05);耕作方式显著影响冬小麦农田N2O季节总排放量(P<0.05),有植株参与下麦季N2O总排放量少耕较免耕和传统耕作分别减少37.3%和17.9%,无植株参与下分别减少28.0%和16.7%。研究表明太湖地区冬小麦采用少耕措施可减少麦季N2O的排放。  相似文献   
995.
太湖湖滨湿地沉积物氮磷与2种挺水植物氮磷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磊  李冬林  丁晶晶  梁珍海 《生态环境》2011,(10):1523-1529
在无锡太湖湖滨带布设3条样带、36个样点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表层沉积物(0~15 cm)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Cav.)Trin.)、茭白(Zizania latifolia(Griseb.)Turcz.)2种挺水植物w(N)、w(P)的变化,揭示了沉积物N、P的空间分布以及与2种挺水植物N、P的关系。结果表明:(1)表层沉积物w(N)自上而下分别为7.89~4.24 mg.g-1(0~5 cm)、7.56~3.81 mg.g-1(0~10 cm)、7.61~3.77 mg.g-1(0~15 cm),w(P)分别为1.293~0.532 mg.g-1(0~5 cm)、1.112~0.497 mg.g-1(0~10 cm)、0.952~0.471 mg.g-1(0~15 cm)。(2)生态修复区表层沉积物N、P的水平变化规律一致,按陆向辐射区-水位变幅区-水向辐射区依次递减,而从垂直变化来看,w(N)、w(P)均以表层最高,并依次向下层递减;硬质护坡区P的变化与之一致,但N的水平分布却按陆向辐射区-水位变幅区-水向辐射区依次递增,垂直分布呈现表层最低,并依次向下层递增变化。(3)2种挺水植物w(N)、w(P)不同,芦苇对N、P的吸收明显高于茭白(芦苇地上部分w(N)31.75~42.61 mg.g-1,地下部分w(N)13.57~18.21 mg.g-1;茭白地上w(N)14.78~23.57 mg.g-1,地下部分w(N)13.57~18.21 mg.g-1,而芦苇地上部分w(P)3.62~5.08 mg.g-1,茭白地上部分w(P)1.42~1.93 mg.g-1,地下部分w(P)0.35~0.57 mg.g-1)。2种挺水植物地上部分N、P吸收量远远大于地下部分吸收量。(4)相关分析表明,2种植物地下部分w(TP)与沉积物w(TP)呈正相关,而芦苇地下部分w(TP)与沉积物w(TP)相关性显著(P〈0.05),说明芦苇根系对沉积物中的P具有强烈吸附作用。(5)2种植物对太湖中沉积物N、P分配有显著影响,生态恢复区沉积物中w(N)显著高于硬质护坡,而w(P)较硬质护坡显著降低,适度恢复水生植被可有效缓解湖泊水体的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996.
利用IKONOS高分辨率(1m)卫星遥感图,进行典型抽样和地形→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综合信息提取的方法,选定了代表川中丘陵区类特征的四川省金堂县为研究区域,通过对研究区域中不同固定耕作制度下代表性田块的选取,于2005年5月—2006年5月对田块管理者进行作物田间管理、作物产出等农业生产实际情况调查和分析,进行土壤理化性状、水样的测定,并结合当地的气象资料,利用DNDC模型模拟川中丘陵区不同耕作制度下稻田温室气体的排放情况。结果表明:冬水田-水稻田(PF)水稻生长期CH4排放通量为2.24 kg.hm-2.d-1,占年排放量的80.73%;水稻生长期和冬闲期N2O通量分别为0.033和0.003 6 kg.hm-2.d-1,水稻生长期排放量为4.28 kg.hm-2,占年总排放量的83.59%。CH4和N2O排放量在水稻整个生季节存在明显的互为消长关系。油菜-小麦田(RR)水稻生长期CH4排放通量为1.16 kg.hm-2.d-1,是休闲期的20.71倍,水稻生长期CH4排放量占年排放量的90.48%;水稻生长期和非水稻生长期N2O排放通量分别为0.070和0.027 kg.hm-2.d-1,水稻生长期N2O排放量为8.01 kg.hm-2,占年排放量的54.19%。小麦-水稻田(RW)水稻生长期CH4排放通量为1.24 kg.hm-2.d-1,是休闲期的21.02倍。水稻生长期CH4排放量占年排放量的89.75%;水稻生长期和非水稻生长期N2O排放通量分别为0.089和0.030 kg.hm-2.d-1,水稻生长期N2O排放量为9.61 kg.hm-2,占年排放量的55.23%。PF年CH4排放量是RR和RW的近3倍,且少一季作物产量,应尽量将冬水田改为两季田。  相似文献   
997.
对N,N-二乙基-1,4-苯二胺(DPD)分光光度法测游离氯的3个较权威的版本的操作步骤在显色效果、显色物稳定性、标准曲线和实测样品结果方面进行了对比,对<水质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N,N-二乙基-1,4-苯二胺分光光度法>(GB 11898-1989)操作步骤提出了一点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减少硬质合金刀具在干式切削时产生的切削热,降低切削温度,从而提高刀具使用寿命。向AlCrSiN涂层中掺杂Mo元素,在涂层服役过程中易生成层状MoO_(3)润滑膜,降低刀面与切屑和工件间的摩擦,实现涂层刀具的自润滑功能。方法 利用高功率脉冲磁控溅射和脉冲直流磁控溅射复合技术制备AlCrMoSiN涂层,改变反应气体N_(2)流量,调节涂层的成分和结构。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AlCrMoSiN涂层的物相成分和微观结构,利用纳米压痕仪、划痕仪和摩擦试验机分别测试涂层的力学性能和摩擦学行为。结果 当N_(2)流量比增大,AlCrMoSiN涂层沿(111)晶面择优生长,衍射峰变得尖锐,(111)和(200)晶面衍射峰向小角度偏移。当N_(2)流量比为16%时,涂层的硬度和弹性模量最大,分别为17.56 GPa和292.31 GPa。当N_(2)流量比为18%时,涂层的临界载荷最高,约为70.6 N,摩擦系数最低达0.54,磨损率为1.3×10^(–3)μm^(3)/(N·μm),此时涂层最耐磨。结论 N_(2)流量比对涂层组织结构有重要影响,随着N_(2)流量比增大,涂层的力学性能与摩擦磨损性能逐渐改善。  相似文献   
999.
开展野外田间试验,在铅锌尾矿废弃地上添加不同碳氮磷源改良剂进行植被重建,从植物生长、营养元素、土壤酶活性、尾矿及植物重金属含量等方面研究其对铅锌尾矿废弃地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①添加不同碳氮磷源改良剂促进了植物在尾矿上定居和生长,植被盖度从6个月的2. 0%~20. 0%增长到30个月的62. 5%~98. 5%;生物量从6个月的9. 4~115g·m-2增长到30个月的389. 0~2 358. 3 g·m-2.②添加不同碳氮磷源改良剂增加了尾矿营养元素含量(有机碳、水溶性碳、硝态氮和有效磷分别增加了6. 0%~93. 3%、1. 3%~49. 3%、12. 3%~214. 7%和2. 7%~81. 3%)和提高了土壤酶活性(脱氢酶、β-葡萄糖苷酶、脲酶和磷酸酶活性分别提高了0. 3~2. 8、0. 1~1. 4、0. 1~0. 6和0. 1~0. 5倍).③添加不同碳氮磷源改良剂不同程度地降低了尾矿中重金属有效态含量(DTPA-Cd、DTPA-Cu、DTPA-Pb和DTPA-Zn分别下降了2. 5%~40. 2%、1. 4%~25. 6%、1. 4%~15. 2%和0. 4%~24. 9%)和植物体内重金属(Cd、Cu、Pb和Zn分别下降了12. 1%~58. 7%、6. 4%~46. 0%、20. 2%~68. 0%和11. 7%~58. 1%)含量.④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植被盖度、生物量与尾矿营养元素和土壤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与尾矿重金属有效态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植物地上部分重金属含量与尾矿重金属有效态含量、营养元素和土壤酶活性相关性不明显.综合分析表明,碳氮磷源改良剂是铅锌尾矿废弃地植被恢复良好的改良材料.  相似文献   
1000.
鄱阳湖流域面源污染负荷模拟与氮和磷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基于气象、土壤、土地利用、数字高程模型和农业管理等数据基础上,对输入鄱阳湖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等"五河"上的7个水文站的径流、泥沙和面源氮(N)和磷(P)污染负荷进行参数的敏感性分析,利用实测数据对参数校准和验证,通过SWAT模型对2003—2012年十年间入湖的径流、泥沙和面源N、P污染负荷进行了模拟.2003—2012年面源总氮(TN)、总磷(TP)、硝氮(NO-3-N)、有机氮(ON)和有机磷(OP)面源污染负荷入湖特征呈现出:时间变化上,年际间变化大、年内集中在4—7月入湖,鄱阳湖N、P污染负荷主要来自于面源污染,入湖面源TN组份中NO-3-N所占比重较高,TP组份中OP所占比重较高的特征;空间分布上,"五河"中赣江流量和流域面积最大,流域各项面源N、P污染物入湖量最大;修水流量和流域面积最小,流域各项面源N、P污染物入湖量最小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