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3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512篇
安全科学   149篇
废物处理   48篇
环保管理   151篇
综合类   1003篇
基础理论   342篇
污染及防治   157篇
评价与监测   33篇
社会与环境   65篇
灾害及防治   1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3年   1篇
  1971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A passive aeration composting study was undertaken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aeration pipe orientation (PO) and perforation size (PS) on som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chicken litter (chicken manure + sawdust) during composting. The experimental set up was a two-factor completely randomised block design with two pipe orientations: horizontal (Ho) and vertical (Ve), and three perforation sizes: 15, 25 and 35 mm diameter. The properties monitored during composting were pile temperature, moisture content (MC), pH,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EC), total carbon (CT), total nitrogen (NT) and total phosphorus (PT). Moisture level in the piles was periodically replenished to 60% for efficient microbial activitie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ed that optimum composting conditions (thermophilic temperatures and sanitation requirements) were attained in all the piles. During composting, both PO and P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pile temperature, moisture level, pH, CT loss and PT gain. EC was only affected by PO while NT was affected by PS. Neither PO nor PS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C:N ratio. A vertical pipe was effective for uniform air distribution, hence, uniform composting rate within the composting pile. The final values showed that PO of Ve and PS of 35 mm diameter resulted in the least loss in NT. The PO of Ho was as effective as Ve in the conservation of CT and PT. Similarly, the three PSs were equally effective in the conservation of CT and PT. In conclusion,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PO and PS showed that treatments Ve35 and Ve15 were the most effective in minimizing NT loss.  相似文献   
942.
基于事故损失基本方法和研究成果,探讨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危险化学品事故损失计算的二维要素体系。通过将事故损失划分为2个维度,一维是按照不同的损失承担者,即政府、企业、个人划分;另一维是按照损失的经济特征,即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和无形损失划分,提出事故损失计算二维要素体系,并选择适合危险化学品事故各计算要素的相应计算方法,最后通过案例加以验证。结果表明:危险化学品事故损失大部分由国家承担,且无形经济损失大于有形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43.
基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红壤实验站红壤旱地小麦-玉米轮作长期定位试验,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红壤旱地连续施肥16 a后,不同施肥条件下小麦季和玉米季土壤CO2和N2O的排放特征。结果表明,CO2和N2O排放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施肥对土壤CO2和N2O排放有明显影响,且有机肥的施用显著促进了土壤CO2和N2O排放。不施肥对照(CK)、氮磷配施(NP)、氮钾配施(NK)、氮磷钾配施(NPK)和有机无机肥配施(NPKM)处理小麦季和玉米季土壤CO2累积排放量分别为5 904、8 062、4 298、9 235、14 098和4 708、7 530、5 435、7 089、15 472 kg.hm-2,土壤N2O累积排放量分别为0.34、0.63、0.44、0.62、1.00和0.25、0.39、0.35、0.52、1.73 kg.hm-2,小麦休闲期土壤CO2和N2 O累积排放量平均占小麦生长季的63.52%和28.43%,玉米休闲季平均占玉米生长季的49.98%和32.72%,说明休闲期土壤CO2和N2O累积排放量不容忽视。除玉米季NP、NK、NPK处理外,其他各处理小麦季和玉米季土壤CO2排放通量与5 cm深处土壤温度显著相关;而土壤N2O排放通量与土壤温度间均未表现出显著相关性;除NPKM处理外,其他各处理土壤CO2或N2O排放通量与土壤水分间相关性均未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944.
黎坤  江涛  陈建耀  刘春玲 《生态环境》2011,20(3):447-451
通过两个径流场的对比试验,研究了华南湿润地区针叶林坡面氮素随降雨径流的流失规律,结果表明,氮素流失量均与坡面径流量和降雨强度具有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在没有施肥的情况下,氮流失形态以氨氮、硝氮为主,总氮产出浓度随降雨径流的增大,逐步下降,最后趋于稳定。在施放尿素的情况下,氮素随径流的流失形态以氨氮、硝氮和溶解态的尿素为主,总氮的产出浓度呈先升高而后随降雨径流的增大逐渐减少最后趋于稳定的特性。  相似文献   
945.
采用人工模拟降雨的试验方法,研究了辽宁浑河流域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在地表径流和壤中流中所产生的氮、磷流失特征。结果表明,(1)地表径流和壤中流氮、磷流失特征差异显著,地表径流氮、磷输出浓度均表现为降雨初期较高而后逐渐趋于稳定的特征;壤中流氮、磷输出浓度在整个径流过程中保持相对稳定。(2)在整个降雨径流过程中,耕地与草地氮、磷流失均以地表径流为主,随壤中流流失的氮、磷占输出量的比例较小。(3)耕地与草地中地表径流和壤中流氮、磷流失差异表明,土壤的水分下渗滤减机制对氮、磷流失具有很大的削减作用,草地中对总磷的削减作用尤为显著,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946.
近30年我国自然灾害灾情时间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艺  马玉玲 《灾害学》2011,26(3):65-68,82
利用民政部统计核定的1978-2009年全国年度灾情数据,以及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从灾情指标的绝对量、相对量及其变异系数入手,分析了我国自然灾害的年际、年代际趋势变化和波动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30年来,我国自然灾害灾情年际和年代际变化趋势明显。总体上,死亡人口下降趋势明显,人口受灾情况、农作物受灾情况和直接经济损失上升趋势明显,但相对直接经济损失下降趋势明显,房屋倒塌比例也有所下降;1990年代,灾害造成的各项损失较之1980年代增大趋势明显。我国自然灾害的影响范围趋于相对稳定,而灾害强度波动性较大,且有增大趋势。灾情的趋势和波动变化特征,反映了全球气候变化下极端事件更加频发,强度有所增加的趋势。灾情指标的大小与年度主要灾害类型以及重灾年份有关。  相似文献   
947.
针对渤海西岸盐业生产中所遭受的暴雨、突发性的雷阵雨、大风(短时)、风暴潮、低温等气象灾害,阐述了其灾损评估的理论依据,全面分析了影响原盐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的各种因素,选取了其合适的气象灾害指标,并进行分级,确定了灾害的评估方法,并建立了灾损评估模型,通过检验,说明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48.
黑龙江省雷暴灾害损失风险评估与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黑龙江省2001-2005年78个气象站的雷暴资料,采用加权综合评价法和AHP决策分析法首次对黑龙江省雷暴灾害损失风险进行了评估,并与GIS技术耦合进行了雷暴灾害损失风险区划。结果表明:雷暴灾害高损失风险区分布在哈尔滨、绥化及双鸭山的市区,危险性和暴露性因子为主导因子;中等损失风险区集中在哈尔滨以及绥化所辖的大部分县市,还有牡丹江、鸡西、大兴安岭地区的部分县市,以及齐齐哈尔市、黑河市和讷河县等地;轻、低损失风险区分布在齐齐哈尔、黑河的大部分县市及东部平原地区。  相似文献   
949.
利用蓄滞洪区的现有洼淀拦蓄洪水,实现其洪水资源化是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水资源的重要途径。以天津市大黄堡洼蓄滞洪区为例,建立了蓄滞洪区洪灾风险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相对风险度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并分析计算了大黄堡洼7种洪水资源利用情景下的综合风险度、相对风险度、损失、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结果表明:与综合风险度相比,相对风险度更为直观形象,便于决策者判断,据其能更及时地做出应对策略,了解损失、效益值受蓄水量和淹没范围的共同影响。最后综合分析风险、损失、效益计算结果,优选出合理的洪水资源利用情景,并分析了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950.
几种修复措施对Cd淋失及土壤剖面运移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典型Cd超标稻田土壤开展室外盆栽实验,选取石灰、生物炭、苎麻、苎麻+有机酸EDTA添加强化富集植物等当前具有大田推广潜力的重金属超标土壤修复措施为研究对象,分析降雨、土壤双重酸性环境不同修复措施下土壤剖面有效态Cd含量变化及其径流流失特征.结果表明,生物炭(2%质量分数添加量)相比其他处理可显著提高土壤p H,苎麻添加EDTA则明显降低了土壤p H.同次降雨事件中,苎麻处理所产生的径流水样中水溶态Cd质量浓度显著高于水稻降雨排水,水稻生物炭添加处理径流水Cd质量浓度明显低于石灰添加及其他各处理,苎麻添加EDTA后径流水Cd质量浓度比苎麻显著升高,石灰处理(0.3%质量分数添加量)对土壤p H、径流水Cd质量浓度影响不明显.实验周期内,径流水Cd的质量浓度呈现春季高于夏季的特征.生物炭添加可显著降低0~20 cm土层有效态Cd含量且具一定持续效应,EDTA添加则显著提高了0~20cm土层有效态Cd的含量,而添加一段时间后含量则明显降低,但20~40 cm土层有效态Cd含量则略高于其他处理,具有一定的次表层土壤Cd活化效应.综上,生物炭等碱性固化材料添加修复措施可降低Cd污染土壤对地表受纳水体、土壤剖面下移的污染风险,而有机酸强化植物修复技术对地表水、深层土壤Cd污染风险较大,因此有机酸强化植物修复措施在大田推广时应充分考虑重金属的二次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