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7篇 |
免费 | 21篇 |
国内免费 | 43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47篇 |
废物处理 | 15篇 |
环保管理 | 28篇 |
综合类 | 116篇 |
基础理论 | 13篇 |
污染及防治 | 32篇 |
评价与监测 | 4篇 |
社会与环境 | 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14篇 |
2021年 | 16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17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17篇 |
2013年 | 19篇 |
2012年 | 19篇 |
2011年 | 12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13篇 |
2005年 | 12篇 |
2004年 | 12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1篇 |
197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241.
采用ANSYS对高温条件下铜棒代替锂离子电池的空白试验进行数值模拟,获得拟合的陶瓷化纤棉毯的比热容;然后对18650型锂离子电池的热响应进行模拟,通过模拟结果与试验数据的比较分析,获得锂离子电池内部的反应放热量;最后应用得出的陶瓷化纤棉毯比热容和化学反应热对高温环境下18650型锂离子电池的热失控进行模拟,研究18650型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0W加热条件下,锂离子电池的放热反应热为30 kJ;锂离子电池在加热1 287 s后发生热失控,热失控持续113 s后锂离子电池温度达最高,之后开始缓慢减小;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温度为500 K,热失控前温度几乎是线性增加,之后热失控导致温度迅速增加(呈指数倍增长);锂离子电池保温材料陶瓷化纤棉毯的温度变化是非线性的. 相似文献
242.
为研究细水雾灭火系统对18650型锂电池热失控的抑制效果,利用自设计实验平台进行抑爆实验,对比初爆与燃爆两个关键点及有无外部热源的温度变化图。研究表明,细水雾能够明显抑制18650型锂电池热失控,但施加细水雾的时间点对抑制效果影响较大,初爆后施加细水雾能够有效抑制,在燃爆后施加细水雾10s内温度降低200℃以上,但由于锂电池内部电解液复燃的特点,温度回升。温升速率的变化使得电池初爆的时间和温度分别提前了67.4%和44.4%,据此提出通过探测18650型锂电池初爆释放气体发现热失控发生并在最短时间内移除异常行为电池来控制电池热失控及其热量的异常传播。 相似文献
243.
244.
245.
近年来,铅蓄电池行业铅污染事故频发,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部于2011年初开展铅蓄电池行业环保专项检查工作。本文从铅蓄电池行业的生产全过程出发,从产业结构、技术装备、末端治理、环境管理等方面提出铅蓄电池行业铅污染防治措施,为铅蓄电池行业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46.
247.
目的针对深海等极端环境下载人潜水器锂离子动力电池热管理问题,对10 Ah三元镍钴锰锂离子电池展开热特性参数测量方法研究,为锂离子电池热管理建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首先利用精密测量仪器并结合传热学原理对电池导热系数进行计算,其次基于电池温度与环境温度跟随的控制策略搭建高精度的绝热实验箱。绝热环境下,电池的实际产热将会完全转化为自身的内能,与外界之间没有热量交换。在绝热实验箱中利用脉冲测试方法辨识三元镍钴锰锂离子电池的比热容。结果热物性参数测量结果具有较高准确性,带入热模型中的温度计算结果与实际温度测量结果绝对误差不超过0.5℃,平均相对误差为0.0184。结论基于实验方法得到的电池热特性参数能够反映锂离子电池的热状态,测量结果与实际值误差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248.
为进一步提高资源回收效率和降低能耗,围绕废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有价金属的资源回收问题,提出对废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进行微波焙烧前处理以强化提高各有价金属的浸出效率.结果显示,在不同微波焙烧功率条件下均存在最优焙烧时间以获得最佳金属回收率.综合考虑工序、能耗、成本等因素,研究确定微波焙烧功率600W,焙烧时间6min为较优微波焙烧处理条件,以H2SO4+H2O2为浸出体系,固液比为20g/L,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60min条件下,Li、Ni、Co、Mn的浸出率分别达96%、85%、76%、52%.微波焙烧对废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有价金属浸出效率的强化效应主要来源于以下三方面的共同作用:其一,金属颗粒在微波作用下放电产生瞬时高温;其二,在瞬时高温条件下部分金属发生还原反应转化为更易于浸出的化学形态;其三,包覆在物料颗粒表面的有机物得以高效去除,提高金属裸露程度. 相似文献
249.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