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70篇
安全科学   16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300篇
基础理论   39篇
污染及防治   57篇
评价与监测   22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91.
设施菜田土壤N2O产生对O2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添加(DIS)/不添加(DI)玉米秸秆的常规设施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培养试验,利用在线自动监测培养系统,在不同初始氧气体积分数下(0%、1%、3%、5%和10%)监测土壤N_2O、NO、N_2和CO_2产生量的动态变化,并同步分析了土壤无机氮(NO-2、NO-3、NH+4)含量,同时设置添加Na Cl O3的处理抑制土壤NO-2的氧化,以期对比研究不同碳投入菜田土壤N_2O产生量对O_2的响应.结果表明,厌氧条件下土壤N_2O产生量显著高于有氧条件下土壤N_2O产生量(P0.01).当氧气体积分数≤1%时,添加秸秆的(DIS)土壤N_2O产生量显著高于未添加秸秆的(DI)土壤(P0.01).土壤中氧耗竭时会观察到明显的N_2O产生速率峰值,但N_2产生速率峰值随着初始氧气体积分数的升高极显著降低(P0.01),反之,土壤中如果没有出现氧耗竭的现象,则N_2O和N_2产生量随着初始氧气体积分数的升高显著降低(P0.01).初始氧气体积分数介于1%~5%时,培养过程中会观察到持续的NO-2累积,且在该氧梯度内N_2O/(NO+N_2O+N_2)指数显著高于0%以及10%初始氧气体积分数的处理,此外,添加Na Cl O3后,当初始氧气体积分数为5%和10%时,持续增加的NO-2与N_2O产生量两者之间线性相关(R2≥0.85).本研究结果表明,低氧条件下不完全的反硝化和NO-2诱导的硝化细菌反硝化共同作用,显著增加了土壤N_2O的产生量和N_2O/(N_2O+NO+N_2)指数;但是,有氧条件下土壤N_2O的产生量显著低于厌氧条件(P0.01).  相似文献   
192.
利用道路边大气污染的常年监测数据,对风向与无限线源成任意角的高斯内插大气扩散模式进行了系统测试,分析了影响预报精度的主要因素,在分析武汉市气象因素和天气状况的基础上,对模式进行了恰当地修正,经实测数据验证,预报准确度有了明显地提高。  相似文献   
193.
研究了Na-Ba/γ-Al2O3吸附催化剂上NO和SO2的吸附-脱附性能.Na、Ba质量分数分别为6.2%、5.4%,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分别为600 ℃和10 h,吸附温度为100 ℃,其对NO、SO2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0.052 4、0.344 mmol/g.同时考察了添加第三活性组份的影响,结果表明,Fe最为有效,Na-Ba/Fe/γ-Al2O3的NO、SO2最大吸附量分别为0.062 4、0.486 mmol/g.漫反射红外光谱研究结果表明,Fe降低了硫酸盐分解温度,促进吸附催化剂的再生.  相似文献   
194.
为了解浦东新区建区以来的环境空气质量,浦东新区环境保护监测站对1994年-2001年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SO2,NOx,TSP的质量浓度和分指数结果相比较,TSP占有最大权重,处于污染主导地位,其主要污染源为工业粉尘,烟尘,机动车排放的尾气,建筑施工及道路交通产生的尘污染。  相似文献   
195.
采用溶剂热法在不同温度(120、150、180℃)、不同时间(12、24、48 h)条件下制备MOF-5催化剂,利用热重分析仪(TG)、X射线衍射仪(XRD)、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对其进行表征,研究不同条件下MOF-5样品的水热稳定性及特征官能团、化学键等指标.结果表明,利用溶剂热法制备的MOF-5样品稳定性良好,390℃结构开始坍塌.对比FT-IR、XRD等表征结果,选择图线形状最好、出峰位置最多的120℃、24 h条件下的MOF-5样品作为载体,对其进行了Cu的负载,负载量依次为1%、3%、5%.根据TG曲线,选择在MOF-5维持稳定结构、同时与尾气排放环境中的温度较为接近的350℃作为反应温度,利用傅立叶原位红外技术考察不同负载量的Cu-MOF-5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NO吸附能力大小、吸附过程中间物的变化情况,初步研究以C3H6作为还原剂时的富氧HC-SCR反应的机理.根据原位红外反应结果看出,NO3-、—CNO、—CN是重要的中间产物,且以3% Cu负载量的催化剂中间产物变化最为丰富,催化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96.
本实验研究了序批式条件下Cr(Ⅵ)和NO3-浓度、pH值和H2含量对于氢自养还原菌同步去除水中Cr(Ⅵ)和NO3-的性能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中存在氢气时,正常活性的氢自养还原菌可实现Cr(Ⅵ)的还原;Cr(Ⅵ)初始浓度不高于2000 μg/L时,Cr(Ⅵ)和NO3-的还原速率及氢自养还原菌的活性不会受到Cr(Ⅵ)初始浓度的影响;作为一种优先电子受体,NO3-会与Cr(Ⅵ)争夺电子,降低Cr(Ⅵ)的还原速率;氢自养还原菌同步还原Cr(Ⅵ)和NO3-的最佳pH值为7.0左右,酸性或碱性环境都会抑制Cr(Ⅵ)还原,且NO2-会随着pH值的升高逐渐积累;作为电子供体,H2是还原Cr(Ⅵ)和NO3-的必要条件,但H2足量后,过量提供H2不能提高Cr(Ⅵ)和NO3-的还原速率.  相似文献   
197.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Pd基TiO_2催化剂,并在富氧条件下评价其在氢气选择性催化还原NO(H_2-SCR)反应中的性能。以纳米TiO_2为载体,考察了TiO_2种类、贵金属含量、预处理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贵金属含量相同时,以TiO_2(P25)为载体的催化剂活性明显优于以TiO_2(A18)为载体的催化剂;增加贵金属含量有助于提高低温活性;降低预处理温度,有利于在整个测试温度范围内催化剂活性的提高。XPS结果显示催化剂上起活性的主要物种为金属态的Pd。  相似文献   
198.
脱硫脱硝技术展望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论述了脱硫脱硝技术现状 ,通过分析比较得出 :湿法脱硫投资和运行成本高 ,产生的副产品无法进行再利用 ;电子束烟气脱硫脱硝技术投资和运行比湿法脱硫低20%~30%,但需要严格庞大的放射线防护设施 ,电子加速器昂贵 ,电子能量损失大。笔者提出强电离放电可以将烟气中的SO2 氧化 ,然后生成固体微粒 (NH4)2SO4,提高反应速率 ,简化流程 ,有望真正解决我国的SO2NOx。   相似文献   
199.
对煤粉锅炉掺烧石油焦的污染物排放特性作了较详细的研究.煤焦粉的细度对燃烧性能影响很大,因而间接地影响NOx,SO2排放;煤焦掺混比以及煤、焦各自的含氮、硫量对NOx,SO2排放影响明显;烟气中SO2的浓度随过量空气系数α的增大而减少,过量空气系数α在1.3~1.4之间时,烟气中NOx的浓度最高.现场调试结果与实验室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实际应用中应综合考虑煤焦粉细度、煤焦掺混比以及煤焦中含氮、硫量对其燃烧特性以及NOx,SO2排放的影响,以确定合适的细度及煤焦掺混比投入生产运行中.   相似文献   
200.
Benzene is a carcinogenic air pollutant for which European legislation has set an annual limit and criteria for the number of fixed monitoring sites within air quality networks(AQMN). However, due to the limited number of fixed sites for benzene measurement, exposure data are lacking. Conside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enzene levels and other variables monitored within an AQMN, such as NO2, O3, temperature, solar radiation, and accumulated precipitation, this study prop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