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06篇
  免费   874篇
  国内免费   3659篇
安全科学   523篇
废物处理   350篇
环保管理   1008篇
综合类   6084篇
基础理论   1425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643篇
评价与监测   524篇
社会与环境   312篇
灾害及防治   6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134篇
  2022年   246篇
  2021年   323篇
  2020年   271篇
  2019年   345篇
  2018年   368篇
  2017年   366篇
  2016年   462篇
  2015年   492篇
  2014年   576篇
  2013年   708篇
  2012年   768篇
  2011年   815篇
  2010年   626篇
  2009年   799篇
  2008年   484篇
  2007年   543篇
  2006年   586篇
  2005年   492篇
  2004年   351篇
  2003年   346篇
  2002年   303篇
  2001年   258篇
  2000年   235篇
  1999年   201篇
  1998年   143篇
  1997年   129篇
  1996年   123篇
  1995年   122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71.
通过控制好氧区低DO浓度以及缩短好氧实际水力停留时间(actual hydraulic retention time,AHRT),在处理低C/N比实际生活污水的A2/O工艺中,成功启动并维持了短程硝化反硝化;系统亚硝酸盐积累率稳定维持在90%左右,氨氮去除率在95%以上。通过提取富集氨氧化菌(ammonia oxidizing bacteria,AOB)的基因组DNA,经两次常规PCR扩增和琼脂糖凝胶电泳,以纯化回收的DNA扩增片段作为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AOB数量的DNA标准品,建立了检测AOB数量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比较了A2/O系统在不同运行条件及亚硝酸盐积累率情况下AOB菌群数量。结果表明,随着系统亚硝酸盐积累率的上升,系统内AOB菌群数量也大幅上升。全程硝化和短程硝化时,系统内的AOB菌群数量分别为5.28×109cells/g MLVSS和3.95×1010cells/g MLVSS。此外,亚硝酸盐积累率的下降相对于AOB菌群数量的下降有一定的滞后性。  相似文献   
872.
选择DSA电极中的钛基掺硼金钢石膜电极(Ti/BDD),用于制革综合废水的电催化氧化处理研究,考察了在不同的电流密度、电压、电解质、pH值和电解时间等因素对COD去除率和电流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电流密度为30mA/cm2,电压为8.0 V,电解质(NaCl)浓度为2.0 g/L,pH为4.0,电催化氧化处理2 h后,废水的COD和NH4+-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83.6%和90.3%,BOD/COD为0.45,比能耗为35.34 kWh/kg COD,电流效率为37%。  相似文献   
873.
为实现紫苏醛生产过程中二氧化锰(氧化剂)的循环利用,采用一种新型的氧化-活化工艺再生得到活性二氧化锰,即以紫苏醇合成紫苏醛过程中产生的含锰废渣为原料,首先采用氯酸钠氧化含锰废渣得到初级二氧化锰,然后使用高锰酸钾对初级二氧化锰进一步活化得到活性二氧化锰。实验表明,制取初级二氧化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为4h,反应温度为90~95℃,硫酸摩尔浓度为1.5 mol/L,氯酸钠加量为理论量的130%。制取活性二氧化锰的合适条件为:反应温度在60℃时,反应时间为1.5 h;反应温度在50℃时,反应时间为2.5 h。采用氧化-活化法再生的活性二氧化锰氧化紫苏醇,紫苏醛的产率可达52.8%,与使用电解二氧化锰氧化得到的紫苏醛的产率53.1%相当,而使用初级二氧化锰,紫苏醛的产率仅为14.9%。  相似文献   
874.
旋转填料床/柠檬酸盐法吸收-解吸SO2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采用旋转填料床结合柠檬酸盐法脱除烟气中SO2的方法,考察了旋转填料床转子转速、液气比、初始柠檬酸根浓度和初始pH值等因素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超重力法超重机转子转速为1 000 r/min、液气比为7L/m3、初始柠檬酸根浓度为1.5 mol/L、吸收液的初始pH值为5.0,脱硫效率稳定在99%左右。研究了水蒸气汽提法解吸SO2时初始柠檬酸根浓度、初始pH值、SO2浓度、富液流量和水蒸气流量对解吸效率的影响,得出了影响SO2解吸率的基本规律,并进行了分析。通过实验证明该方法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75.
以γ-Al2O3为载体,以MnxCe1-xO2为催化活性组分,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负载型MnxCe1-xO2/γ-Al2O3催化剂(x=0、0.2、0.4、0.6、0.8、0.9、1),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评价了催化剂对甲苯的催化燃烧性能。结果表明,MnxCe1-xO2/γ-Al2O3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与催化剂的焙烧温度、活性组分MnxCe1-xO2的负载量以及Mn、Ce摩尔比有显著关系,其中焙烧温度550℃、负载量为20%、Mn、Ce摩尔比为4:1时,即MnxCe1-xO2/γ-Al2O3催化剂对甲苯的催化性能最佳,反应温度为180℃时,甲苯的转化率达到95%。并在连续100h的稳定性操作后,催化剂的活性基本无变化。采用XRD、BET以及SEM等分析测试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以及表面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876.
释氧材料经济有效的释氧是地下水原位生物修复的关键因素。实验通过在释氧材料中加入膨润土、磷酸二氢钾和硫酸铵等,改进释氧材料的性能。柱实验结果显示,该释氧材料释氧速率缓慢,释氧时间长,可以使溶液中DO长期保持在5 mg/L以上;另外,释氧材料中添加的缓冲剂及天然含水层介质对pH值有较好的缓冲作用,可以使pH值达到后续生物修复的要求。  相似文献   
877.
张衍  郑炜  刘锐  李伟  李荧  陈吕军 《环境工程学报》2012,6(12):4355-4360
对化学合成橡胶碱洗废水进行了有机组分和可生化性分析,废水主要含有氯甲烷、六甲苯、异丁醇、甲醇等污染物质,生化降解实验中废水TOC可在6d内从60.9mg/L下降至0.0mg/L,可生化降解性好,适于生化处理。选择混凝.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对废水进行处理,采用优化条件(pH=8、PAC=40mg/L、PAM=8mg/L)进行混凝,碱洗废水COD去除率为9.95%~72.94%(平均31.51%);混凝后的碱洗废水与冲洗废水1:5混合进行接触氧化处理,在HRT为36h的情况下,COD去除率为65.6%-72.6%(平均70.4%),出水COD为134~331mg/L,满足企业废水排放市政管网的要求;同时,实验发现COD去除率与COD容积负荷存在指数函数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878.
实验通过间歇吸附方式研究了核桃壳粉对水溶液中Pb^2+的吸附特性,探讨了核桃壳粉粒径及用量、溶液pH、Pb^2+初始浓度等参数对吸附的影响,并讨论了吸附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核桃壳粉对Pb^2+吸附的最佳pH为5.0,去除率随吸附剂粒径的减小、用量的增加、Pb^2+初始浓度的减小而增加。优化实验条件下,0~0.3mm15g/L的吸附剂在298K时,对pH=5的50mL50mg/LPb^2+溶液的去除率达96.98%。核桃壳粉对Pb^2+的吸附等温线符合Sips模型,在283、293和303K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8.25、18.27和20.94mg/g。吸附过程是放热的、混乱度减小的自发过程,且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速率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在293和303K时分别在90和120min基本达到平衡。结合FTIR和SEM手段发现核桃壳对Pb^2+的吸附以物理吸附为主,同时包括离子交换、螯合等化学吸附以及颗粒内扩散步骤,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相似文献   
879.
CO2捕集与封存是减缓气候变化的一种关键的碳减排选择方案。将CO2注入油藏作为一种碳埋存方式引起广泛关注。作为判断某一国家、某一区域或某一具体储层是否适合CO2地质封存开展的重要依据之一,有必要在规划碳捕集与封存(CCS)项目前,对潜在的封存库进行封存潜力评估。本文在已有可公开的地质资料的基础上,评估了中国陆上216个油田实施CO2地质封存的潜力,并与相关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满足埋存深度大于800 m的筛选条件下,当假设我国陆上油田全部用于CO2-EOR时,CO2封存潜力约3.6 Gt;当陆上油田全部视为废弃油藏处理时,CO2理论封存潜力约4.6 Gt。其中,东北和华北地区油藏封存CO2潜力巨大,占陆上油田CO2封存总量的60%以上;同时这里CO2集中排放源分布密集,排放源和封存地间的匹配性良好,可以减少CO2运输和封存成本。在这两个地区可以优先考虑实施油藏封存CO2项目。  相似文献   
880.
本文通过对昆明市主城区2002~2007年人均GDP与城市污染物增长数据进行分析并拟合,计算表明:昆明市主城区工业废水排放倒"U"型曲线的转折点位于人均GDP 24785.72元处,对应的工业废水峰值,约1426.77万吨。SO2排放倒"U"型曲线转折点位于24005元处,而对应的SO2排放峰值,约29417.6吨。说明昆明市工业废水及SO2污染已经越过EKC的理论计算转折点,将来一段时间昆明市污染物排放总量将会继续减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